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飄逸俊朗、風流千古:從吳善璋書法作品中品鑒唐詩宋詞的魅力

飄逸俊朗、風流千古:從吳善璋書法作品中品鑒唐詩宋詞的魅力

撰稿:李占彥

編輯:俞軍三

月滿弦

 半壺紗

劉珂矣 

00:00/04:14

筆墨紙硯是華夏民族的智慧明燈,把書法連同中國文化的歷史照耀得燦爛輝煌。

書法創作是多麼神奇的一件事情,書法家用自己的手,以中國的毛筆,通過硯台磨好的墨,酣暢淋漓地在宣紙上抒情,成就藝術華章。文字一但成為書法,就化繭成蝶,具有了靈魂,成就了一生的華美。

唐詩宋詞和書法是中華文化美的歷程中最為壯觀的風景。唐詩宋詞與書法的結合,可謂珠聯璧合,是文化與藝術的精彩呈現。只有中國書法,才能夠讓詩歌煥發出無限的魅力,讓人獲得心靈的陶醉。多讀古人的詩,尤其是唐詩宋詞,可以提高一個人的內涵和氣質。

我認為,書法家在以古詩詞創作書法作品的過程中,其本身就是與古詩人進行心靈交流的一個過程,是一次穿越時空的對話。

我雖然不善書法,但我喜歡閱讀歷代書法家的字帖,常常秉燭觀賞。王羲之的書法出神入化,妙不可言,梁武帝蕭衍評他的書法:群鴻戲海、舞鶴游天。顏真卿的作品厚重大氣、古樸蒼勁,彷彿字裡行間滿是故事,端詳每一個個體,都會產生渾厚的共鳴。柳公權的書法端莊清雅,是款款而行的小家碧玉,相遇的時候,舉止言行、一顰一笑都中規中矩。歐陽詢的書法剛勁強健,是江湖中的俠客,冷峻中不失俊朗秀美。趙孟頫的書法風流倜儻、柔美舒展,蘊涵著千般嬌媚、萬種柔情。觀懷素的書法奔放恣肆,宛如飛天神女,把人的思緒引向九霄天外,在賞心悅目中心蕩神馳,讓人產生無限的遐想。

王冕《墨梅》詩云:「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書畫藝術的世界雲蒸霞蔚,氣韻生動,讀來就會讓人眼界頓開。無論是典藏書籍,還是碑文石刻;無論是中堂條幅,還是門楣楹聯。從三山五嶽到五湖四海,從高高廟堂到尋常百姓家,書法的內容或說古論今警醒世人,或傳承倫理道德教人向善,或托物言志凈化心靈。書法不僅在於外在的美,更在於妙筆書寫出的高尚德操。

書法作品的創作,是書法家心靈的表露。「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不僅反映一種書法境界,更有對人生百態的領悟。

吳善璋先生是我認識的一個書法家,是讓我景仰的大家。先生的書法飄逸俊朗、剛勁有力、力透紙背、風度卓然,每每讀來,都有一種驚艷的感覺,總是令人心旌搖曳、興會淋漓。

我尤其喜歡先生書寫的唐詩宋詞的書法作品。

認識先生,頗有些傳奇的意味。

二零零零年初到銀川的時候,認識了當時銀川市文聯主席高耀山老師。一次到高耀山老師的辦公室請教文學方面的問題,在高耀山老師那裡欣賞到了吳善璋先生的書法作品。十八年過去了,我依然清晰地記得,先生書寫的是唐代詩人王灣的《次北固山下》,是一副橫幅作品,靈動的書法作品,彷彿每一個字都是活的,如同遇見妙齡的女郎一般人就痴了,從此便喜歡上了先生的書法。

後來,每到一個地方,只要看到吳善璋先生的書法作品,都要駐足欣賞一番。後來也倒騰先生的書法作品賺些零花錢,周圍認識的人中如果有誰需要吳善璋先生的書法,便托認識先生的人得到人情作品,然後從中賺些差價,貼補自家的生活。後來,也與先生通過幾次電話,但都未謀面。二零一六年,我的枸杞文化小品集《尋苗枸杞香》要出版,為了能夠充分體現枸杞文化的魅力,需要一些枸杞文化方面的書法作品,於是約了先生,先生爽快地答應了我的需求,從《詩經》中摘選了描寫枸杞的著名詩句「湛湛露斯,在彼杞棘,顯允君子,莫不令德」,寫成斗方贈給我。

王灣的《次北固山下》全詩如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作為開元初年的北方詩人,王灣往來於吳楚間,為江南清麗山水所傾倒,並受到當時吳中詩人清秀詩風的影響,寫下了一些歌詠江南山水的作品,《次北固山下》就是其中最為著名的一篇。尤其其中「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兩句,得到當時的宰相張說的極度讚賞,並親自書寫懸掛於宰相政事堂上,是讓文人學士作為學習的典範。由此,這兩句詩中表現的那種壯闊高朗的境象便對盛唐詩壇產生了重要的影響。直到唐末詩人鄭谷還說「何如海日生殘夜,一句能令萬古傳。」

書法形式呈現唐詩宋詞,為唐詩宋詞美學式傳播創造了條件。

吳善璋先生自幼就愛好書法,有著堅實的基礎,從楷書入手推及篆隸、行草諸體。尤其對王羲之、顏真卿、歐陽詢、孫過庭、米南宮、王鐸、何紹基、趙之謙、吳昌碩等進行認真的研究,並借鑒漢簡、敦煌遺書、晉人殘紙等豐富自己的藝術語言,追求簡捷、流暢、清峻、典雅的藝術風格。

吳善璋先生的書法飄逸俊爽,讓人過目難忘,龍飛鳳舞的筆法中,有著出神入化的神奇。先生的書法,瀟洒大氣、遒勁有力、氣勢貫通,力透紙背,正如書法鑒賞者所云:「可說筆筆有出處,橫豎撇捺皆有淵源。他的書法作品有極具現代性,其現代性表現在點畫的活潑跳蕩以及每一筆都極富張力,極富彈性上面;他的字,可說是用活了古人筆墨,是古人筆墨的現代化。」

吳善璋先生的書法藝術用筆明快,字態洒脫,參差錯落,跌宕有致,風韻靈動多變,形成了簡捷流暢清俊典雅的風格。作品入選全國書法展等國家級大展十多次,還應邀在新加坡、日本、韓國等國家和台灣、香港等地區展出。

一個書畫鑒賞家曾曾評道:眾所周知,無論是點畫的書寫、還是結體的安排、直到章法的布置,書法的最高境界是「恰刮好處」。而這「恰到好處」,是無法量化為具體的操作標準的,而只能憑著自己的藝術感覺來判斷,因而這也是書家的必備條件之一。吳善璋的這種能力,也屬於出類拔萃,所以不管他寫什麼,便都能從心所欲地「恰到好處」。

書法是國之瑰寶,看不完的錦山秀水、春花秋月,回味不盡的鄉愁旅思、離情別恨,書不盡的江山社稷、家國情懷。山因書法增秀,石因書法生情,水因書法含韻。書法的世界,經過幾千年的凝練與沉澱,愈久彌香。

同樣,經過幾千年的淬鍊,證明了唐詩宋詞是中國文化中最為光彩奪目的明珠。以書法的形式體現文化精粹唐詩宋詞,更能讓其煥發光彩。

唐代大詩人杜甫的《望岳》是中國人家喻戶曉的一首五言律詩,是書法家常選的書寫內容。詩云: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盪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望岳》是杜甫青年時期的作品,詩中充滿了詩人青春的浪漫和激情。青年時代的浪漫與激情。詩題為《望岳》,但全詩卻沒有一個「望」字,緊緊圍繞詩題的「望」字著筆,由遠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後是俯望。詩人描寫了泰山雄偉磅礴的氣象,抒發了自己勇於攀登,傲視一切的雄心壯志,洋溢著蓬勃向上的朝氣。這首詩寄託雖然深遠,但通篇只見登覽名山之興會,絲毫不見刻意比興之痕迹。若論氣骨崢嶸,體勢雄渾,更以後出之作難以企及。

不懂得詩中真意,是很難寫出好的書法作品來的。吳善璋先生,善於從詩中尋覓靈感,用心靈寫出的作品彷彿也透著青春的靈動之氣。

杜甫的《登高》七言律詩也是書法家常選的內容。詩云: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這是一首最能代表杜詩中景象蒼涼闊大、氣勢渾厚的七言律詩。前兩聯寫登高聞見之景,後兩聯抒登高感觸之情。由情選景,寓情於景,渾然一體,充分表達了詩人長年飄泊、憂國傷時、老病孤愁的複雜感情。而格調卻雄壯高爽,慷慨激越,高渾一氣,古今獨步。明代胡應麟《詩藪》說,全詩「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勁難名,沉深莫測,而精光萬丈,力量萬鈞。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無昔人,後無來學,微有說者,是杜詩,非唐詩耳。然此詩自當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

吳善璋先生善於從唐詩中汲取營養,以書法的形式,表達對唐詩的喜愛。杜甫的《登高》一詩,是吳善璋先生喜歡書寫的內容。

書法可以提現一個人的情懷和品位。一個家庭,如果有書房,有字畫,必是一個書香之家。時時夢想,希望能夠擁有先生以詩仙李白的《將進酒》為內容的橫幅,懸掛在客廳,肯定是蓬蓽生輝。詩仙《將進酒》詩云: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君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側耳聽:

鐘鼓饌玉何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將進酒》是詩仙李白用樂府古體創作的古體詩,當為「賜金放還」以後所作。這是我經常喜歡誦讀的唐詩經典之一,每每讀來,總有一股豪情生出。詩由黃河興起,氣象磅礴,感情發展也像黃河之水那樣奔騰激蕩。詩中有著宣揚縱酒行樂的思想,但對自我的積極認知和充分肯定讓這首詩充滿昂揚的精神氣,而且詩中用飽滿的激情,用豪邁的氣勢來寫酒。酒是詩人對抗統治階級上層的興奮劑,有了酒,像是有了千軍萬馬的力量。但酒也是詩人的精神麻醉劑,使他不能做正面的反抗,這些都表現了時代和階級的局限。理想的破滅是黑暗的社會造成的,詩人無力改變,於是把衝天的激憤之情化作豪放的行樂之舉,發泄不滿,排遣憂愁,反抗現實。

全詩洋溢著豪情逸興,具有出色的藝術成就。篇幅不算長,卻五音繁會,氣象不凡。它筆酣墨飽,情極悲憤而作狂放,語極豪縱而又沉著。詩篇具有震動古今的氣勢與力量,這誠然與誇張手法不無關係。《唐詩別裁》云:「讀李詩者於雄快之中,得其深遠宕逸之神,才是謫仙人面目。」此篇足以當之。

以詩仙李白《將進酒》為內容的書法作品,是書法收藏者的上佳之選。

唐詩宋詞或氣勢磅礴、氣吞山河、波瀾壯闊、聲勢浩大;或婉轉悠揚、意境優美。國學大師林語堂先生曾說:「詩歌教會了中國人一種生活觀念,通過諺語和詩卷深切地滲入社會,給予他們一種悲天憫人的意識,使他們對大自然寄予無限的深情,並用一種藝術的眼光來看待人生。」以唐詩宋詞為主題,是眾多書法集創作的載體,讓人獲得的美之享受是雙重的。唐詩宋詞是中國書法領域取之不盡的題材,在詩學領域創造了絕美的境界。詩者,表其心,如聞其聲;書者,彰其韻,如臨其境——詩、書的完美結合,將給讀者帶來視覺上的衝擊和心靈上的震撼!

先生好靜,創作書法時,喜歡在高度寧靜的環境下進行創作。先生喜歡茶,每次創作前,都要泡一壺佳茗,在茶香中醞釀「詩情」,進行創作構思,當進入一種物我兩忘的境界時,先生就開始創作,用毛筆在宣紙上,抒寫墨韻,揮灑詩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我的家族情懷與書學研究
公主、女王與鬥志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