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猛原則,一點兩面,四組一隊,四快一慢,林彪打勝仗的幾大狠招

三猛原則,一點兩面,四組一隊,四快一慢,林彪打勝仗的幾大狠招

林彪16歲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8歲時南下廣州,入黃埔軍校學習軍事,並加入了中國共產黨;21歲進駐井岡山,成為中央蘇區的開創者之一;23歲任紅軍第四方面軍軍長,帶領紅軍轉戰南北;48歲,被授予共和國元帥軍銜。

林彪曾帶著10萬人馬進入東北,帶回83萬鐵騎殺向關內;從哈爾濱一路平推到海南島,勢如破竹。

林彪曾躬身隱退10餘年不問世事,後以多病之身重返政壇,一返就坐到了中國的第二把交椅;排除異己、拉幫結派、最終命喪他國折戟溫都爾汗……

有人說,斯大林想用10個裝甲師一個林彪。今天我們只談軍事,談一談價值10個裝甲師的林彪戰術。

關於戰術,林彪曾親自總結出幾點:

三猛原則(猛打、猛衝、猛追),一點兩面,四組一隊,四快一慢,三種情況三種打法。

猛打、猛衝、猛追

要求士兵猶如猛虎下山,不惜一切代價打擊敵人。用士氣壓倒敵人,用武力征服敵人,用大無畏的精神震懾敵人。唯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他做到了,以至於後來所有的對手聽到林彪兩個字就犯憷。一個字,牛。

一點兩面,就是圍點打援,將十分之八九的兵力放在一點上,集中所有力量在一個拳頭上。用十分之一二的兵力牽制被困之敵,集中優勢敵人殲滅解圍之敵。

布上口袋讓敵來鑽,一旦上當,死死咬住,集中優勢兵力像楔子一樣穿插、分割、打入敵內部,打亂其建制使其顧頭不能顧尾,迂迴包圍殲滅之。圍點為虛,打援為實。布網以待,求得全殲。曾經鄭洞國被圍長春,東北剿總司令衛立煌眼睜睜看著鄭部被困而不敢發一兵一卒。他怕什麼?就林彪的圍點打援。就是說,林彪完全有張飛的氣勢了,一夫往那一站,吼一嗓子,萬夫嚇得掉褲子。

四組一隊即:火力組、突擊組、爆破組、支援組組成一個突擊隊。

三個人組成一個組,四個組組成一個班。這種科學分工的打法為人民軍隊戰鬥的正規化提供了樣板。戰爭不是逞匹夫之勇,它是一門技術更是藝術,林彪四組一隊的戰法突破了過去傳統意義上一擁而上的混亂局面,更有效更有利的打擊了敵人。這也是四野以極小的代價換取東北全面解放的要領之所在。

四快一慢是指:準備要快,前進要快,擴張戰果要快,追擊要快,發動總攻要慢。

林彪有一句名言叫:思考、判斷、定決心、下命令。思考、判斷要慢,他能在地圖前坐上幾天幾夜,這就是傳說中的運籌於帷幄之中。多考慮戰鬥中可能出現的狀況,將一切問題解決於戰鬥之前。排除障礙以致戰鬥伊始就掌握主動權。穩、准、狠,戰鬥謀劃期講究的是穩,戰鬥打響了,就要直撲敵人,以最短的時間發動最猛烈的攻勢,快速、準確的打擊敵人,不給敵人喘息的機會,一鼓作氣拿下,迅速打掃戰場撤離陣地。它的精髓在於:敵明我暗,迅速出擊,打完就走。始終處於不敗一地。

林彪的戰術,至今仍然書寫於美國西點軍校的教材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風明月逍遙客 的精彩文章:

楊家將如何走紅的?還原評書背後的真實歷史

TAG:清風明月逍遙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