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藥材:苦地膽

中藥材:苦地膽

藥材名稱:苦地膽

別名:苦龍膽草、天芥菜、雞痾粘、土柴胡、馬駕百興、草鞋底、牛插鼻、鐵燈參、披地持、地楷杷、牛托鼻、土蒲公英、吹火根、毛兜細辛、鋪地娘、鐵掃帚、鐵筶杯、鐵丁鏡、一針刺、鐵燈柱、毛刷子、地苦膽、兔耳風、草鞋根、理肺散、鋪地丹、牛吃埔、鐵燈盞、兒童草、假蒲公英

採收加工:夏末採收,洗凈,鮮用或晒乾。

藥用部位:全草

產地:江西、福建、台灣、廣東、廣西貴州及雲南等

科:菊科

原植物:地膽草

植物情況:多年生草本

莖直立,粗壯,二歧分枝,莖枝被白色粗硬毛。

單葉,大都為基生;葉片匙形、長圓狀匙形工長圓狀披針形,長5-18cm,寬達2-4cm,先端鈍圓,基部漸狹,邊緣有圓齒狀鋸齒,兩面被白色長粗毛,下面沿脈及葉緣的毛較密;莖生葉少而小。

頭狀花序約有小花4個;總苞片8枚;多數頭狀花序密集成復頭狀花序,被通常3枚、卵形至長圓狀卵形、長1-1.5cm的葉狀苞片所包圍;花冠筒狀,淡紫色;全為兩性花,先端4裂,一邊開裂。

瘦果有棱,被白色柔毛,先端具長硬刺毛;冠毛1層,污白色;中上部細長,基部寬闊。葯期7-11月,果期11月至次年2月。

苦地膽藥材性狀:本品全長15-40cm。根莖長2-5cm,直徑0.5-1cm;具環節,密被緊貼的灰白色茸毛,質堅,不易折斷,斷面白色,根莖下簇生多數皺縮鬚根,棕褐色,具不規則的縱皺紋。莖圓柱形,常二歧分枝,密被緊貼的灰白色粗毛。葉多基生,展平後完整葉呈匙形或倒披針形,長6-15cm,寬1-5cm,黃綠色至綠褐色,具較多腺點,先端鈍或急尖,基部漸狹,邊緣稍具鈍齒;兩面均被昆貼的灰白色粗毛,幼葉尤甚,葉柄短,稍呈鞘狀,抱莖;莖生葉少而小。氣微,味微苦。

苦地膽藥性:

【炮製】去雜質,篩去灰屑,可入葯。

【性味】味苦;辛;性寒

【歸經】歸肺;肝;腎經

【功能主治】清熱;涼血;解毒;利濕。主感冒;百日詠;扁桃體炎;咽喉炎;眼炎;黃疸;腎水腫;月經不調;白帶;瘡癤;濕疹;蟲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5g,鮮品30-60g;或搗汁。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熏洗。

【注意】《南寧市藥物志》:體虛者忌之。《廣西中藥志》:寒症勿用。《泉州本草》:孕婦慎用。

【各家論述】

1.《生草藥性備要》:散瘡,涼血,消毒,去痰。理鼠咬、蛇傷,亦能止血。治腸風下血。

2.《本草綱目拾遺》:葉:可貼熱毒瘡。

3.《廣州植物志》:治濕熱。

4.《福建民間草藥》:利尿消脹。

5.《南寧市藥物志》:葉:敷熱毒瘡,乳癰,跌打。

6.《廣西中藥志》:清熱解毒。治痧氣熱病,搗爛敷熱瘡。煎湯熏洗兼內服治眼睛上膜。

7.《閩東本草》:溫脾利水,寬中下氣。治水腫,腹脹,咳嗽,疳積,疝氣。"

【復方】

治鼻出血:地膽頭、豬肝各酌量。同煎服,連服三至四次。

治陽黃疸:地膽頭連根葉洗凈,鮮者四至六兩。煮肉食,連服四、五天。

治單腹殿脹:苦地膽二兩。煎水分早晚二次服,或和亦豬肉燉服。(方以下出《嶺南草藥志》)

治尿閉:地膽草五錢至一兩。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治腳氣:苦地膽全草一至二兩,豆腐二至四兩。酌加開水燉服。(《福建民間草藥》)

治熱淋:鮮地膽草三兩,瘦豬肉四兩,食鹽少許。加水同煎,去渣,分四次服用。(《江西民間草藥驗方》)

治扁桃體炎,咽喉炎:地苦膽二錢。泡入300毫升熱開水中半小時,內服,每天一劑。亦可製成片劑含服。(廣西《中草藥新醫療法處方集》)

治腋下生腫毒,散腫止痛,膿已成者亦安,亦治一切腫毒:天芥菜以鹽醋同搗敷之。(《醫林集要》)

治癰腫:㈠鮮地膽草全草煎水,熏洗患處。㈡地膽草全草七錢,酒、水各半煎服。(《江西民間草藥驗方》)

治指疔、乳癰:鮮地膽草全草適量,酌加甜酒釀糟同搗爛,敷於患處。(《江西民間草藥驗方》)

治絲蟲病淋巴管炎:地膽草一兩。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治蛇傷:天芥菜同金沸草入鹽搗敷之。(《綱目》)

治翼狀胬肉:苦地膽十斤,醋二十斤,銅塊一斤。先將銅燒紅,立即放入醋中,取出燒紅,再入醋,如此反覆數十次,再將新鮮苦地膽放入醋中浸泡一個月,過濾,滴眼用(有刺激感不用特殊處理,半小時後恢復正常)。(廣西《中草藥新醫療法處方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苦地膽 的精彩文章:

TAG:苦地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