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自從陸羽生人間,人間相學事春茶

自從陸羽生人間,人間相學事春茶

科/普/時/間

貢潤祥普洱茶膏,為普洱茶精粹品,完整保留普洱原葉有益物質,科技剔除農殘重金屬、多餘氟含量,是大健康時代不可或缺的安全、健康、便捷、好喝的優質茶飲!

話說南北朝時期,

只有文人才嗜好喝茶。

不吃羊肉愛喝牛奶,

天天吃燉鯽魚喝清茶。

生活過得是相當滋潤。

不過,這個時期,茶與其說是飲品

不如說是——蔬菜。

熬茶湯就像熬菜湯,把採下來的細小茶葉往下面這個這像鍋一樣的茶缶一扔,等茶葉熬得混混稠稠的,就盛到飯碗里喝,還要調味,放上蔥片薑片橘子皮,怕苦就再加大棗薄荷,囫圇一煮便完成了。

南北朝時期釉陶茶缶

「自周以降及於國朝茶事,竟陵子陸季疵言之詳矣。然季疵以前稱茗飲者,必渾以烹之,與夫與夫瀹蔬而啜者無異也。」

——唐朝皮日休在《茶中雜詠》序

這種煮茶方式一直延續到了中唐時期,

一個人的出現,

改變了茶的製作方式,

並且讓茶真正進入了大眾的視野。

公元733年,

竟陵(今湖北天門市),茶聖陸羽出生了。

陸羽滿三周歲後,父母便將他遺棄在路邊。

從這一刻起,

就註定了陸羽坎坷漂泊的命運。

陸羽先被龍蓋寺住持僧智積禪師拾得。

後被送去當地儒士李公代為撫養。

改名為「李季疵」。

「(陸羽)字鴻漸,不知何許人,有仲宣、孟陽之貌陋;相如、子云之口吃。」

——《陸文學自傳》

李氏夫婦有女,名為李季蘭,

沒錯,就是中唐詩壇上那位最富盛名的

女冠詩人,女道士,

一個集美貌與才華於一身的女子。

李季蘭幼時「美姿容,神情蕭散,專心翰墨,善彈琴,尤工格律」

——《唐才子傳》

少年時代,

兩人一起學習,一起玩耍。

似乎嗅到了愛情的味道~

兩小無猜/青梅竹馬/天生···

沒有一對!

陸羽七八歲時,

李氏夫婦帶著李季蘭回到了故鄉湖州,

把陸羽送回寺廟。

接下來,就是一個少年的叛逆史。

智積禪師耐心勸導陸羽皈依佛門,

陸羽不依,

當和尚,不入佛門?

當和尚,不潛心佛學?

這可怎麼得了!

說理不行,那就體罰吧。

於是禪師安排陸羽去做,

洗廁所,掃寺廟,牧牛等臟活苦活,

令人意外的是,

身體的疲累未改變陸羽對詩書的嚮往。

並發出以下感嘆

「歲月往矣,奈何不知書」——陸羽

少年陸羽不知道自己未來想做什麼,

但可以肯定的是,

絕對不是當和尚。

智積禪師對自己有救命之恩。

正面衝突是不行的,

拗不過就,

跑!

天無絕人之路,

陸羽找到一份演員的工作。

他長得並不算帥氣,

所以從來沒做過男主角,

機靈滑頭的丑角倒是被他演得入木三分。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丑角陸羽得到名臣李齊物的賞識。

藉此機會,陸羽便進入了進入了火門山鄒老夫子門下受業七年,系統學習詩詞。

可謂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大唐詩詞極盛,詩壇群星閃耀,

人外有人,山外有山,

才華,出身,仕途,

這些困擾著年輕氣盛的陸羽。

鬱郁不得志的陸羽並不知道,

命運給他安排了另一條道路。

從火門山下來之後,

年僅十九歲的少年陸羽便心無旁騖,

投入到對茶事的研究考察工作中去。

「不羨黃金盞,不羨白玉杯,不羨朝入省,不羨暮登台,千羨萬羨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來。」——《六羨歌》

「安史之亂」後,

陸羽一路考察茶事,

輾轉來到湖州,

從此定居於此。

起早貪黑,跋山涉水,

以茶民為友,以茶葉為伴,

大量的實地考察資料充實《茶經》的寫作。

十餘年過去了,

《茶經》騰空出世,

筆法精鍊,內容全面。

可藉此一窺茶聖情懷和茶道精神。

陸羽是茶葉界當之無愧的KOL和文案大師,

《茶經》一出,

飲茶便逐漸成為一種社會風尚,

可見,陸羽帶貨能力一流。

「陸羽性嗜茶,始創煎茶法。

至今鬻茶之家,

陶其像置於錫器之間,雲宜茶足利。」

——趙磷《因話錄》

「自從陸羽生人間,人間相學事春茶。」

——宋代詩人梅堯臣

陸羽也是行走的水質檢查儀,

說有一次,

當眾辨別了江心之水和江邊之水。

味覺極其刁鑽。

除了陸羽過硬的業務能力。

八卦具有好奇心的小編還想了解下

名人的感情史。

這一查,我就震驚了。

咳咳,掉線幾十集的女主終於上線了。

鏡頭切回公元755年,

安史之亂爆發後,

陸羽離開了家鄉竟陵。

一路漂泊,來到了湖州,

在這裡,見到了小時候的玩伴李季蘭。

此時的李季蘭,

已經出落成眉目如畫的嬌俏女子。

大概長這樣

季蘭,名冶,以字行,峽中人,女道士也。美姿容,神情蕭散。專心翰墨,善彈琴,尤工格律。——《唐才子傳》

陸羽有意追求李季蘭,

有陣子李季蘭生病了,

他立刻端湯送葯、殷勤相伴。

殷勤到好友皎然都找不到他。

我想這就是見色忘義情深義重之人吧

皎然還寫了首詩說這事兒······

尋陸鴻漸不遇

皎然

移家雖帶郭,野徑入桑麻。

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

扣門無犬吠,欲去問西家。

報道山中去,歸時每日斜。

李季蘭知曉陸羽的好意,

寫了首詩作答謝。

湖上卧病喜陸羽至

李季蘭

昔去繁霜月,今來苦霧時;

相逢仍卧病,欲語淚先垂。

強勸陶家酒,還吟謝客詩。

偶然成一醉,此外更何之。

他鄉重逢/郎才女貌/天生···

還是沒有一對!

李季蘭心有所屬,

並不鐘意陸羽。

令人意外的是,

陸羽的情敵不是別人,

正是皎然。

不過

女有情,郎無意。

皎然婉拒了李季蘭。

真是一場遺憾的三角戀啊~

走進人生後半場的陸羽,

未娶妻,也無子。

《茶經》是陸羽一生智慧的結晶。

「一生為墨客,幾世作茶仙」

——唐代詩人耿湋

《茶經》也是中國乃至世界現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紹茶的第一部專著,使茶葉生產從此有了比較完整的科學依據,對茶葉生產的發展起積極地推動作用。

《茶經》中,記載了茶葉的「膏化」現象。這是歷史文獻中較早出現茶葉「膏化」現象的記載,距今已經一千兩百多年。茶葉的「膏化現象」是「茶膏」作為一款產品的雛形,是「茶膏」誕生的歷史發端,「茶膏」發展史由此開始。

「或以光黑平正,言嘉者,斯鑒之下也;以皺黃坳垤言佳者;鑒之次也。若皆言嘉及皆言不嘉者,鑒之上也。何者?出膏者光,含膏者皺,宿制者則黑,日成者則黃,蒸壓則平正,縱之則坳垤,此茶與草木葉一也,茶之否臧,存於口訣。」——《茶經》

貢潤祥普洱茶膏傳承了普洱茶膏的發展的歷史,把中國茶膏產業發展到一個全新的歷史高度和歷史時期。

貢潤祥普洱茶膏凝積數十倍普洱原茶精華,茶多酚、兒茶素、茶褐素、有益酶、氨基酸等物質比例達到平衡,調節身體內在,是安全、健康、方便、好喝的茶膏。

取普洱養生精華

經典飲品新主張

茶香自然流轉,獨沁心脾。

細品醇和細膩,

餘韻悠長。

心懷美好,

一盞茶膏,

敬友敬己敬生活!

邂逅茶膏之美,

沉醉生活大境。

END

普洱茶膏學堂 30講 | 完

如想了解更多普洱茶膏相關知識,

請點擊菜單「茶膏學堂」,即可查看。

* 部分圖文源自網路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人、花、茶三不負,紫鵑,一個神奇的名字
小編髮圖揭露福州這家網紅抹茶店,老闆都急哭了!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