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錯配偶的動物,比如有些甲蟲會誤認為啤酒瓶是伴侶!
選錯配偶的動物
一隻美麗的「雌性甲蟲」吸引了周圍所有雄性甲蟲的注意力。儘管「她」並沒有表現出任何願意交配的意圖,但「她」的崇拜者們仍然對「她」緊追不捨。然而,這些雄性甲蟲的追求是徒勞的,因為它們追求的對象其實只是樹蔭下的一個被人丟棄的啤酒瓶——啤酒瓶的瓶身像雌性甲蟲般閃耀著琥珀色的寶石光澤,而其底部的弧形線條也與雌性甲蟲外殼上閃閃發光的裝飾線條非常相似,這些都幫助「啤酒瓶女士」吸引來倒霉的雄}生甲蟲們。
甲蟲並不是會選錯配偶的唯一動物。根據進化學,每一個個體都在選擇最合適的配偶,以將自己的基因儘可能多地遺傳給後代。但是,影響動物擇偶的因素很多,而且其複雜性遠遠超出我們的想像。前幾年,英國倫敦動物園舉辦了一個名為「動物為什麼會選錯配偶」的會議。會上有科學家指出:研究令人費解的動物擇偶實例,有助於我們更好地了解動物的擇偶觀,發現其中的「進化動力」。有時候,犯錯比做出正確選擇能教給動物們更多的東西。
奇怪的擇偶方式有時候正好揭示了動物令人驚嘆的狡猾策略。有一種名叫短鰭花鯔的魚,
通常情況下,雄魚會尋找個體最大的雌魚進行交配,因為雌魚身體大小往往代表著其生育能力的強弱。但有時候,正在配對的雄魚會遭遇其他雄魚的伏擊。為確保交配成功,有的雄魚進化出了一種交配詭計——它先佯裝對一條較小的雌魚感興趣,甚至會與其交配,而它的競爭對手很可能被它的這種行為愚弄,也游過來與這個雌性「誘餌」進行交配。這時,前者就可以偷偷溜到自己真正心儀的雌魚身邊進行交配了。
一種生活在西歐森林中的田鼠——歐洲棕背鼠,
由於領土交互重疊,雄鼠以實力確定自己的統治地位,並在族群中建立起等級制度。理論上,雌鼠對雄鼠可以有很多的選擇,但它們卻不得不面對一個兩難的選擇,即被它們拒絕的「追求者」很可能會進入它們的巢穴,殺死它們的幼崽。為了避免這種殺嬰行為,雌鼠採取的繁殖策略是:儘可能多地與周邊的雄性交配,哪怕對方的等級地位很低。雌鼠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它們知道雄鼠通常是不會殺死自己的後代的。雌鼠還有一個「終極武器」——有選擇地放棄一些等級地位低的雄鼠的後代,將精力更多地用於照顧那些心儀伴侶的後代。
當然,有時候擇偶錯誤的的確確是錯誤。以黑琴雞為例。
一到每年的繁殖季節,黑琴雞就會大量聚集,強壯的雄性通過爭鬥獲取在集群中心「炫耀求偶」的機會,其他雄性則只能退到外圍。不過,有時候「敗北者」似乎更幸運——它們會被一些年輕的雌性所青睞。這些雌性之所以會犯這種錯誤,是因為它們剛成年,正經歷自己的第一個交配季節,還不知道應該花費足夠多的時間來尋找合適的交配者。
年輕黑琴雞的配對雖然不理想,但至少符合擇偶最重要的標準:配對的伴侶是相同的物種。而有些動物甚至忽略了這個最基本的要求——它們會與其他物種的異性進行雜交。
兩個物種進行交配,根據其親緣關係的遠近程度,可能繁殖出雜交的後代,但這些後代的健康程度和繁殖能力通常都低於那些血統純正的個體。因此,從進化的角度看,不同物種間的交配是不可取的。在自然界,如果有雜交種存在,就意味著有不同尋常的事情發生了。
生活在美國西部乾旱平原的美國平原鋤足蛙,為了抵禦乾旱,它們在一年的大多數時間都處於蟄伏狀態,只在暴雨之後蘇醒並開始交配。
雌蛙將卵產在大雨過後形成的小水塘中,小蝌蚪一出生就爭分奪秒,搶在水塘乾涸之前長出四肢,以保證生存。如果一隻雌蛙發現自己身處一個很快將乾涸的淺水塘中,它就可能選擇一種極端的交配方式——選擇墨西哥鋤足蛙作為配偶進行繁殖,因為這種蛙的蝌蚪成長更快,有更多機會存活下來。儘管這種雜交後代可能存在其他方面的問題,但至少它們中的一部分可以繼續繁殖下去。
需要指出的是,交配繁殖的首要動機並不總是產生優秀後代。有一種螽斯,
其雌性在交配時會吃掉配偶的後翅,喝掉配偶的血,以補充自己的體能。研究發現,在飢餓的情況下,雌性螽斯往往不會對與之交配的雄性過於挑剔,在繁殖季後期更是如此。它們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繁殖季即將過去,而可供選擇的同種雄性可能已經沒有了,它們只能和其他種類的剩下的雄性交配。這種配偶方式或許解釋了為什麼不同種類的螽斯並沒有特別明顯的差異。
導致動物異常擇偶的原因還有很多。例如,倭黑猩猩會進行頻繁的交配,
寬吻海豚會採取同性交配,它們這樣做都是為了維繫社群關係。科學家對上述這些「標新
立異」的交配形式的研究還處在初期階段,但有一點已經很明確:在動物王國,從來就沒有固定的擇偶原則,伴侶的選擇,以及其他任何決定,都基於許多因素的共同影響。動物界中沒有錯誤的伴侶,只有關於這種配對的錯誤的解讀。
回到文章的開頭,雄性甲蟲選擇啤酒瓶交配就是如此。昆蟲學家認為,雄性甲蟲的交配原則是儘可能廣泛地進行交配,因此它們的擇偶標準必然很低,所有的橙褐色的、有光澤的東西都可能吸引它們。
TAG:宇宙小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