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南方絲綢之路上的博南縣

南方絲綢之路上的博南縣

南方絲綢之路上的博南縣

位於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西部的永平縣是祖西南設縣較早的地區之一。《大清一統治》載:「後漢置博南縣,屬永昌郡。晉省,蕭齊復置,梁以後廢」①歷史上,永平縣近500年的時間被稱之為「博南」。 而博南縣什麼時候納入中國版圖?博南縣的縣治在哪兒?博南縣名淵源等有關問題,有待進一步的探索與考釋。鑒於史料和考古發掘的限制,立足現有研究成果,對博南縣的情況作一點思考與探討。

一、春秋戰國時期中印民間商道經過博南

方國瑜從戰國楚墓出土的琉璃珠考證「故很早時期,楚蜀商賈在西南地區活動,不泛遠走身毒之徒,開通中印文化交流,始於公元前四世紀中葉以前。」②「到公元前三百年間,秦自蜀經略西南各地,又在公元前二百八十年間,楚將庄蹻率兵至滇,秦、楚爭奪西南地區,即循商賈通道而來。」③並用騰衝李根源先生《學生還鄉吟·漢五珠錢》「在騰衝城西八里發現漢代五銖錢」、「漢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鑄五銖錢」來證實「騰衝舊屬益州永昌郡無疑」。④又論證說「一九五三年在北京舉辦楚文化展覽,陳列長沙出土戰國文物,有琉璃珠,可以確定這是在公元前四世紀時期由印度經過雲南帶到楚國的,中印兩國之間在公元前四世紀已有交通是可以肯定的。」⑤段立生認為,這條通道至遲於公元前二世紀便有商賈往來。⑥方鐵從滇王墓及成都先秦墓葬出土大量來自太平洋、印度洋地區的環紋貨貝應證,這條民間便道在先秦時已經存在。⑦霍巍從西南夷地區發現的出土文物來看, 很可能西南夷對南方絲綢之路的初開至少可以上溯到戰國時代。⑧

這些論述充分表明,庄蹻入滇、秦修五尺道,就是沿著中印「民間商道」修築而成,早在公元前4世紀中葉以前的春秋戰國時期,四川通往印度的民間商道就已形成,且民間商道應從博南山周邊區域經過。

二、東漢武帝劉徹時期博南山周邊已納入中國版圖

博南山及其周邊區域納入中國版圖,離不開博南山道的開通,博南山道的命名又來源於博南山。

(一)歷史背景

《史記》載:及元狩元年,博望侯張騫使大夏來,言居大夏時見蜀布、邛竹杖,使問所從來,曰:「從東南身毒國,可數千里,得蜀賈人市。」或聞邛西可二千里有身毒國。騫因盛言大夏在漢西南,慕中國,患匈奴隔其道,誠通蜀,身毒國道便近,有利無害。於是,天子乃命王然於、柏始昌、呂越人等,使閒出西夷西,指求身毒國。至滇,滇王嘗羌乃留為求道西十餘輩。歲余,皆閉昆明,莫能通身毒國。⑨從記載可知,張騫在大夏(阿富漢巴里黑)時看到了蜀郡(四川省成都市)出產的細布和邛都山(位於四川省西境)出產的竹子做的手杖,一問得知,這兩種物品是從東南方身毒國(印度)買回來的,好像聽到過邛都的西面大約二千里存在身毒國。張騫因此極力申說,大夏國在漢朝的西南面,仰慕中國,憂慮匈奴阻隔他們與中國的交通,假若能開通蜀地的道路,身毒國的路既方便又近,對漢朝有利無害。於是漢武帝就命令王然於、柏始昌、呂越人等,讓他們尋找捷徑從西夷的西邊出發,去尋找身毒國。他們到達滇國(雲南省晉寧市),滇王嘗羌就留下了他們,並為他們派出十多批到西邊去尋找道路的人。過了一年多,尋路的人們全被昆明(雲南省大理洱海附近)所阻攔,沒能通往身毒國。

《史記》又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天子發巴蜀兵擊滅勞濅、靡莫,以兵臨滇。滇王始首善,以故弗誅。滇王離難西南夷,舉國降,請置吏入朝。於是以為益州郡,賜滇王王印,復長其民。⑩方國瑜認為「漢所以經略西南,即為通身毒道。既設郡縣,此道可通,當有取此道入身毒者,然前漢事迹未見獲於記錄焉。」?公元前122年張騫出使西域歸來,向漢武帝彙報了在阿富汗境內看到「蜀布」和「邛竹杖」的事,並建議漢武帝從民間商道通往阿富汗境內,繞過匈奴的阻礙與大夏國建交,漢武帝採納了張騫的建議,派人出去尋找通道,結果在今大理一帶受「昆明族」的阻撓,不能打通道路。公元前109年,滇王歸附了漢朝,並設置了益州郡、授「滇王之印」。

(二)博南山道及通博南歌

《華陽國志·南中志》載:孝武時通博南山,度蘭滄水、耆溪,置雟唐、不韋二縣。徙南越相呂嘉子孫宗族實之,因名不韋,以彰其先人惡。行人歌之曰:「漢德廣,開不賓。渡博南,越滄津。渡蘭滄,為他人。」渡蘭滄水以取哀牢地,哀牢轉衰。?方鐵考證「西漢擊敗嶲、昆明,將其居住地併入益州郡,同時開通博南山道應在武帝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之後不久。」?段立生認為「元封六年(前105年),漢軍收服昆明夷和哀牢夷,設嶲唐、不韋等數縣,屬益州郡。」?以此推斷,約公元前105年西漢王朝擊敗嶲、昆明之後,在漢朝軍隊控制的區域設設置了嶲唐縣和不韋縣,接著並開通了「博南山道」。正如上文所述,這條春秋戰國時期的「民間商道」,在這一時期正式成為了官道,《中國古代交通史》宜認為「漢通大夏的商路早於通西域的商路。」?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若水》對「行人歌」亦作了記載,並認為因「土地絕遠,行者苦之」而歌之。?唐代張柬之在《請罷兵戍姚州疏》中認為「昔漢以得利既多,……蜀人愁怨……蓋譏漢貪珍奇鹽布之利,而為蠻夷之所驅役也。」?徐嘉瑞認為:《南中志》曰:「益州西部,金銀寶貨之地。具其官者,皆富及十世。」而披榛斬棘,冒毒霧,沖瘴煙之人,反勞苦而無所得,故行者苦之,而為歌曰:「漢德廣,開不賓。渡博南,越滄津。渡蘭滄,為他人。」此為最古之勞動者怨嘆之歌曲。蓋為漢室開通西南,不意為他人也,其怨毒如此。故遇廉吏,則相安無事。遇貪吏則反,姑繒、楪榆、哀牢、雍闓之反,皆由此也。?趙櫓《〈通博南歌〉辨略》認為歌謠「是廣大的被迫服苦徭重役者,苦而歌其事。……具有民歌的『感於哀樂,緣事而發』(班固語)的特點,其表現手法又使用諷刺性很強的『顛歌』。?然而,縱觀關於博南山道的記載,從「蜀布」、「邛竹杖」、「蜀賈人市」,到山道開通,再到張柬之「珍奇鹽布之利」,均與商品和市利有關。再看當時的商人的情況:漢武帝時元元獰三年(前120年)實行鹽鐵專賣,接著實行鹽鐵官營……狩四年(前119年)頒布算緡令和告緡令排抑富商大賈……西漢時期,是富商大賈的興盛期,自武帝實施鹽鐵專賣抑商政策後,富商大賈勢力回落,到成、哀之際,其勢力又陡上升,其原因當與鹽鐵專營等抑商政策的松馳不無關係。?如此說來,當時的情況有可能是:漢武帝開通博南山道、置不韋縣和嶲唐縣後,在這兩個邊陲縣治設立市場,開始徵收市利,並按當時的策略,封了不韋鐵官和附近比蘇的鹽官。「蜀賈」商人在西漢前其沒有開通官道時,沿小路到保山周邊做生意,利潤豐厚。漢武時開通了官道,開始徵收高額的市利,且還採用一系列抑商政策,商人千里迢迢「渡博南、越滄津、渡蘭滄」,到不韋、嶲唐進行交易,利潤大不如前,甚至賠本,原本的利潤都被漢王朝統治者和當地的夷人君長收去了,最後發出了「為他人」的感嘆。

(三)博南山名由來

清人呂吳調陽在漢書地理志祥釋中認為:博南者洱海之南也,洱海西受諸小水,密比如博,局山在其南,故曰博南。然則,博南者,通嶲唐之道也,瀾滄水即永平西南之沙木河之水,形似蘭英懸垂,耆溪即永昌府北之清水河,水形似指,膠於飴也,然則瀾滄者通不韋之道也,明帝是置縣於瀾滄,而以博南為名,蓋已不知博南所在矣。?任乃強認為:博南者,本作「薄瀾」,取薄臨瀾滄江之意,踰山而下,即瀾滄江橋,故取為此名。俗從省便,寫作博南。?有人認為「博南」音近「布朗」,古博南有較多濮人居住,或許與布朗先民有關。?東漢許慎著《說文解字》【卷三】【十部】:「博,大通也。從十從尃。尃,布也。補各切。」桂馥《說文解字義證》【十部】「博,大通也。從十從尃。尃,布也。補各切。」大通也者,當是大也、通也。從字面意思理解,「博南山」就是「南面的大山」,在哪裡的南面呢?應是嶲唐「南面的大山」。推測當時漢武帝修築博南山道之時,修築哀牢國地段的「指揮部」設在嶲唐縣。「嶲唐縣故城,在今雲南永平縣西北。」?遇到這樣一座險峻的大山,築路的頭目需向「指揮部」報告大山開鑿艱難的情況,在向「指揮部」彙報時,不用當地少數民族的俗名,以在「指揮部」嶲唐縣之南之意,起了一個「博南山」的漢名,推而廣之,沿用至今。或許,又如任乃強先生所說,本「薄瀾」,俗從省便,而寫作「博南」。但可以肯定,「博南山」這一名稱,1900多年前就已產生,並被1600多年前晉朝時期的常璩先生記錄在《華陽國志》之中。同時博南山及其周邊區域在「漢武帝時已入嶲唐縣。」?納入了中國版圖。

總之,公元前105年(西漢元封六年)從雲南驛(祥雲),經龍尾關(下關),至永平(漢稱博南縣),然後越過博南山,橫渡瀾滄江,到達滇西重鎮永昌?的博南山道已正式開通,今永平沿博南山道的大部分區域已納入了中國版圖,歸屬益州郡嶲唐縣。「博南山道」的開通,為後來稱之「蜀身毒道」、「南方絲綢之路」、 「西南絲綢之路」、「蜀布之路」的中國連接南亞、西亞以至歐洲的陸路的全線開通打下了堅實基礎。

三、東漢明帝劉庄時期置博南縣

當通往西域的商路在東漢時期斷絕之際,其商品多走南方這條商路,即抵今雲南保山之後,或西行經緬甸、印度、巴基斯坦到阿富汗,或南行經緬甸伊洛瓦底江畔到印度洋。?東漢時期的博南山道作為聯繫南亞和統一中國的戰略作用更加突顯,博南縣應勢而立。

(一)博南縣的設置

《後漢書》載: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哀牢王柳貌遣子率種人內屬,其稱邑王者七十七人,戶五萬一千八百九十,口五十五萬三千七百一十一。西南去洛陽七千里,顯宗以其地置哀牢、博南二縣,割益州郡西部都慰所領六縣,合為永昌郡。注釋說:永平十年,置益州西部都慰,居嶲唐。《續漢志》六縣謂不韋、嶲唐、比蘇、葉榆、邪龍、雲南也。?《水經注》載:「博南,山名也,縣以氏之。」?從以上記載可知,永平十年(公元67年)至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博南山道沿線的大部分區域歸屬於益州西部都慰嶲唐縣,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設置了博南縣,博南縣的名稱來源於「博南山」名。

(二)博南縣的縣治

《華陽國志》:「博南縣西山高三十里,越之得瀾滄水,有金沙,洗取以為金。」?任乃強先生認為:「博南縣,以博南山得名,山在縣西,故曰西山。」?錢林書認為:博南縣故城,在今雲南永平縣西南。?《論橫·驗符篇》載:永昌郡中亦有金焉,纖靡大如黍粟,在水涯沙中,民採得日重五銖之金,一色正黃。?《後漢志》記載:博南縣,「永平中置,南界出金」。任乃強認為:博南南界,即博南山下瀾滄江,有大迥折處,上游衝來金屑、金塊至此大都停滯於沙岸中,構成金穴。?至於「博南南界」,可能在雲南省保山市昌寧縣大田壩鄉大田壩村白沙坡附近的瀾滄江段。1976年在此地發現了青銅器,1994年5月發掘墓葬50座,清理墓葬50座。墳嶺崗墓葬的時代,應大約在戰國至西漢初期。墓主可能是嶲、昆明族人。?推測墓主極有可能是「博南南界」戰國時期的淘金人。公元前105年到公元69年設縣時,博南山道已經歷了174年的風雲變幻。至公元69年前後,地處今永平縣西南博南山下的花橋驛站已逐漸形成初具規模的集市,為設置縣治打下了基礎,正如張會軍所言「花橋被理所當然地作為了博南縣縣址」。?然而,由於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西南邊疆戰事連連,而博南縣縣治又屬於重要的軍事關隘,成為兵家必爭之地,故縣治舊址因年代久遠和戰亂難以尋找蹤跡。

(三)博南縣的區域

尤中先生論述:「蓋漢武帝時越過博南山置嶲唐、不韋二縣,以今永平縣北部之地入嶲唐縣,至東漢永平十二年之時,又以今永平縣南部及昌寧等地設博南縣。」?新設的(博南、哀牢)兩個縣,是擴大了的西南邊疆地方,其地在今保山地區(除保山縣之東部和北部之外)、臨滄地區、思茅地區、德宏州、西雙版納州一帶,乃至越出了今德宏州、臨滄地區、西雙版納州的邊界線之外。?並提出東漢時的博南縣應為:今永平縣、臨滄地區、思茅地區、西雙版納。?至蜀漢建興三年(公元225年)諸葛亮南征之時,對永昌郡的設置作了調整,把「雲南、楪榆二縣移雲南,並設置了永壽、南涪、雍鄉三個縣。」?尤中認為,調整後博南縣應包括:今永平縣至臨滄地區、思茅地區。?民國《永昌府志﹒地輿志﹒卷四﹒疆域》載:「晉武帝太始七年(公元271年)分益州地置寧州,永昌其屬部也,領縣八:曰不韋、永壽、比蘇、雍鄉、南辨(涪)、嶲唐、哀牢、博南。」晉朝和南北朝時期,博南縣範圍為今永平至臨滄一帶,屬永昌郡。元康末(公元299年)永昌府南移永壽,脫離朝廷控制。南朝宋寧州刺史不能控制永昌郡,南齊曾一度復置永昌郡,然南齊亦不能有效的控制永昌郡,尋即廢省,故「永昌郡「有名無名,曰空荒不立。?《南齊書·州郡志》載:「永昌郡(有名無名,曰空荒不立):永安、永〔壽〕(按:尤中注)、不建、犍、雍鄉、西城、博南。?《元史﹒地理志》載:永昌府,唐時蒙氏據其地,歷段氏、高氏皆為永昌府。元憲宗七年,分永昌之永平立千戶。至元十一年,立永昌州。十五年升為府,隸大理路。領一縣:永平。下。縣在府東,鹿滄江之東,即漢博平縣(按:應為博南縣)。唐蒙氏改勝鄉郡,屬永昌。至元十一年,改永平縣,隸永昌府。?按《大清一統治》載:「梁以後廢」,則永平被稱之為博南縣的時間從公元69年到約公元560年,共491年。從立縣之初包括「今永平縣、臨滄地區、思茅地區、西雙版納」,到諸葛亮南征時調整為「今永平縣至臨滄地區、思茅地區」,晉時調整為「今永平至臨滄一帶」,直到梁時廢縣。約公元560年起,200多年的時間裡,博南縣名存實亡,「空荒不立」,盜賊四起,民不聊生。唐貞元十年(794年),南詔在原博南縣地設置了勝鄉郡,屬永昌節度。?此後的疆域應與近代的疆域較為相近。民國《永昌府志﹒地輿志﹒卷四﹒疆域》載:永平縣在府東北,東至漾濞交蒙化廳界一百四十五里,西至丁當山交保山縣界六十里,南至稻田交順寧府界六十里,北至干海子交雲龍州界八十里,東西廣二百四十里,南北袤一百四十里。然而,在《雲南通志》中又有「永和中,改永平縣」語,經查閱,此說法來自顧炎武撰《肇域志》:永平縣,後漢為博南縣,屬永昌郡。明帝永平十二年置,於故哀牢國瀾滄江迤東之地置縣。晉因之,永和中,改永平縣。?根據《南齊書》記載可知,此說法不成立。

綜上所述,春秋戰國時期中印民間商道經過博南,東漢明帝劉庄時期置了博南縣,縣治在今雲南省大理州永平縣博南鎮花橋村一帶。博南山因為山道的開鑿而有了漢名,博南山道因通過博南山而得其名,博南山隨著山道的馬邦名揚四海、永載史冊。

注釋:

①雲南省永平縣誌編篡委員會編篡:《永平縣誌》[M].雲南:雲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7頁.

②方國瑜著:《中國西南歷史地理考釋》上冊,[M].上海:中華書局,1987年版,第8頁.

③方國瑜著:《中國西南歷史地理考釋》上冊,[M].上海:中華書局,1987年版,第21頁.

④方國瑜著,林超民編:《方國瑜文集(第四輯)》,[M].雲南:雲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43頁.

⑤方國瑜著:《彝族史要》 [M].四川: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1984年版,第40頁.

⑥段立生:《博南古道考》,[J].雲南:《東南亞》,1985年02期.

⑦方鐵:《〈史記〉、〈漢書〉失載西南夷若干史實考辯》, [J].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04年3期.

⑧霍巍:《「西南夷」與南方絲綢之路》,[J].四川,《中華文化論壇》2008年S2期.

⑨漢·司馬遷撰:《史記》,[M].上海:中華書局, 1959年版,第2995頁.

⑩漢·司馬遷撰:《史記》,[M].上海.中華書局, 1959年版,第2997頁.

?漢·司馬遷撰:《史記》,[M].上海:中華書局, 1959年版,第2997頁.

?(晉)常璩撰、劉琳校註:《華陽國志校注》,[M].四川:巴蜀書社,1984年版,第427頁.

?方鐵:《〈史記〉、〈漢書〉失載西南夷若干史實考辨》,《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和社會科學版)》,[J].北京:2004年第3期.

?段立生:《博南古道考》,《東南亞》,[J].雲南:1985年02期.

?中國公路交通史編篡委員會:《中國古代交通史》,[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年版,第107頁.

?北魏·酈道元著、陳橋驛校證:《水經注校正》,[M].上海:中華書局,2007年版,第826頁.

?方國瑜主編:《雲南史料叢刊(第二卷)》,[M].雲南:雲南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110頁.

?徐嘉瑞著:《大理古代文化史稿》,[M].上海:中化書局,1978年版,75至76頁.

?趙櫓:《〈通博南歌〉辨略》,《思想戰線》,[J].雲南:1981年03期.

?齊濤主編:《中國古代經濟史》,[M].山東:山東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第376頁至376頁.

?清·呂吳調陽:《二十五史補編第一冊·漢書地理志祥釋》,[M].上海:開明書店緝印,1936年版,第1222頁.

?晉·常璩撰、任乃強校註:《華陽國志校補圖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294至295頁.

?德昂族簡史編寫組:《德昂族簡史》,[M].雲南:雲南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10頁.

?錢林書編著:《續漢書郡國志匯釋》,[M]. 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324頁.

?尤中著:《中國西南邊疆變遷史》,[M]. 雲南:雲南教育出版社,19787年版, 第13頁.

?段立生:《博南古道考》,《東南亞》,[J].雲南:1985年02期.

?中國公路交通史編篡委員會:《中國古代交通史》,[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年版,第107頁.

?宋·范曄撰,唐李賢等註:《後漢書(第一○冊)》,[M]. 上海: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2849頁.

?北魏·酈道元著、陳橋驛校證:《水經注校正》,[M]. 上海:中華書局,2007年版,第826頁.

?晉·常璩撰、任乃強校註:《華陽國志校補圖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286頁.

?晉·常璩撰、任乃強校註:《華陽國志校補圖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294頁.

?錢林書編著:《續漢書郡國志匯釋》,[M]. 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325頁.

?黃暉撰:《論衡校釋》,[M].上海:中華書局出版社,1990年版,第839頁.

?晉·常璩撰、任乃強校註:《華陽國志校補圖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294頁.

?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雲南昌寧墳嶺崗青銅時代墓地》,[J].北京:《文物》,2005第8期.

?張會軍:《永平古驛縣衙初考》;[N].大理:《大理日報》,2012年7月25日第A3版.

?尤中著:《中國西南邊疆變遷史》,[M]. 雲南:雲南教育出版社,19787年版,第6頁.

?尤中著:《中國西南邊疆變遷史》,[M]. 雲南:雲南教育出版社,19787年版, 第15頁.

?尤中編著:《雲南地方沿革史》,[M]. 雲南:雲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0頁.

?謝承仁主編,《楊守敬集(第一冊)》,[M]. 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475頁.

?尤中編著:《雲南地方沿革史》,[M]. 雲南:雲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59頁.

?參考尤中編著:《雲南地方沿革史》,[M] .雲南:雲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2頁至102頁.

?南朝梁﹒蕭子顯撰:《南齊書》,[M].上海:中華書局,1972年版,第305頁.

?許嘉璐主編:《二十四史全譯﹒元史》,[M].北京:漢語大辭典出版社,2004年版,第1165頁.

?雲南省永平縣誌編篡委員會編篡:《永平縣誌》[M].雲南:雲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7頁.

?清﹒顧炎武撰:《肇域志》,[M].上海:上海古箱出版社,2002年版,2417至2418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話博南 的精彩文章:

TAG:大話博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