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王者之城 凝固的音樂

王者之城 凝固的音樂

Coronation Ode, Op.44: VI. Land of hope and glory

 Elgar 

Royal Military School Of Music Band 

00:00/04:27

蘭斯(Reims)素有「王者之城」之稱,自11世紀起到1825年查理十世,所有的法國國王必須在蘭斯的聖母大教堂舉行加冕禮才算是真正登上王位,前後共有25位法國國王在這裡加冕登基,其中包括法國第一位國王克洛維(Clovis)和由聖女貞德護送加冕的查理七世,惟一例外的是自封皇帝並且在巴黎聖母院加冕的拿破崙。今天的蘭斯為法國東北部交通樞紐,香檳區的經濟首府。

蘭斯的標誌——蘭斯聖母大教堂

王者之城

毗鄰巴黎為蘭斯帶來了「王者之城」的榮耀,也帶來了無窮的血淚和殺戮。古羅馬時期,蘭斯被稱作杜洛科圖魯姆(Durocorteron),意為「圓形的堡壘」。的確,從公元5世紀抵抗匈奴王阿提拉和日耳曼蠻族部落開始,到1940年抵禦納粹德國的入侵,蘭斯始終是巴黎的屏障和門戶,戰火不斷,保衛著大巴黎的安全。當時的杜洛科圖魯姆,是古羅馬帝國比爾吉卡省的首府,其繁華程度遠勝過當時的巴黎,現在蘭斯市中心建於公元3世紀的戰神門(Port de Mars)就是當時榮耀的見證。戰神門寬108英尺(約33米),高43英尺(約13米),是為頌揚奧古斯都大帝(Augustus)所建的4座紀念性拱門中的一座。這4座拱門位於蘭斯城的兩條軸線,正是現在以皇家廣場為中心的十字交叉的四條大街的盡端,拱門在9世紀時諾曼人入侵法國北部時被複原。

戰神門

遠眺皇家廣場軸線

在5世紀對抗日耳曼人的戰役中,當時的蘭斯大主教聖尼卡西斯(Saint Nicasius)為了保護蘭斯人民,擋在了入侵的士兵前面宣揚基督教義,慘遭殺戮,但被砍頭的聖尼卡西斯依然在大聲誦念基督教義,侵略者們彷彿感到了進入地獄的恐慌,最終落荒而逃。聖尼卡西斯同他的前輩巴黎大主教德尼一樣,最終被刻畫為手捧自己頭顱的殉道者。蘭斯大教堂北立面中間拱門左側的一組三人雕塑,中間為托著自己頭顱的聖尼卡西斯,其右側應為聖尤特洛皮亞,中間拱門門楣浮雕就描繪了聖尼卡西斯及聖尤特洛皮亞為蘭斯百姓殉道的故事。

幾個世紀後,在曠日持久的英法百年戰爭(1337~1453年)中,蘭斯遭到了嚴重的破壞,連聖母大教堂都被摧毀,現在看到的建築是後人在原址上重建的。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蘭斯面對納粹德國的進攻堅挺4年,流經蘭斯的馬恩河就見證了一戰中最殘酷的一次會戰——著名的馬恩河會戰(又名蘭斯保衛戰),協約國軍隊在馬恩河畔轉敗為勝。1945年5月7日,也是在這座聖城,德國將領簽署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投降書。因此蘭斯雖然歷史悠久,但是屢遭戰火摧毀,市區已經沒有多少古迹,多為政府在戰後結合史料修復的。

市政廳軸線

蘭斯典型街道

蘭斯大教堂

蘭斯大教堂的修建從13世紀開始。總建築師可能是讓·道爾貝,西立面可能是讓·勒盧設計的,工程進展緩慢,直到15世紀才完成。大教堂內部長138.75 米,寬30米,高38米。形制基本上完全遵循了沙特爾模式,只不過回歸了沙特爾之前的迴廊和放射狀禮拜堂,橫廳的位置更靠近歌壇,並且沒有突出於東西牆面,只將東面橫廳的兩個耳堂作為教堂的入口。

相較於裝飾貧瘠的沙特爾,蘭斯的結構和裝飾構件的雕刻之精美,變化之豐富,都大大超過了前者。蘭斯大教堂擁有公認最經典的哥特立面。它的西立面已經不再是一個面,而是有厚度的一件雕塑。雕塑若是位於立面牆面上,勢必會受到很多制約,蘭斯的建築師不是將雕塑看成是裝飾的一種,而是從雕塑的角度出發,讓教堂的建築形式主動為雕塑提供空間,這就是三個入口層層凹進形成門廊的意義。

蘭斯大教堂西立面(速寫)

西立面細部

在蘭斯,雕塑可以出現在任何地方,頂部的尖塔,玫瑰花窗上部的牆面,三個入口門廊及其頂部……其中中央正門旁邊的四尊雕像,代表了哥特時代教堂雕像的最高水平。蘭斯的建築師最好地表達了哥特教堂西立面的「有機性」,它絕不僅僅是一個高大的牆面加上隨意布置的雕塑,相反,是一個經過設計的富有表現力的整體。這些雕塑,不僅增加了教堂的「可讀性」,也使得整個建築具有了動感和生命力。

蘭斯的象徵——微笑天使

在教堂外部的飛扶壁處理上,蘭斯繼承了沙特爾的大膽改造,並且簡化了飛扶壁的裝飾式構件,使得它本身更細更輕盈,結構和形式都更加清晰。

南立面飛扶壁

蘭斯的內立面也可以看成是一幅巨大的自然主義雕塑。所有的角飾柱的柱頭都裝飾有繁複的植物主題的雕刻,柱子本身也捨棄了沙特爾的八邊形而全部採用圓形,直徑自下而上有著微妙的變化。就連拱頂的輪廓線都有好幾層線腳,以此來削弱拱頂厚重的感覺。中廳兩側的尖拱元素的線條也比沙特爾的要輕柔,拱也更尖。

中廳內景

中廳側廊

這種對於雕塑的執拗追求,還體現在蘭斯大教堂的窗花格上。在沙特爾及以前,高側窗的窗花格只是凹進牆體的圖案,是平面的,而蘭斯使用的則是柵欄窗花格,這更加強調了雕飾的立體和複雜程度。在蘭斯大教堂內部,幾乎看不到一個完整的牆面,原先裸露的牆面都被線性的骨架裝飾起來,與窗花格鏤空的骨架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體系,只不過虛實有別。教堂內除了有常規的聖徒雕像之外,還有一組組的聖經故事雕塑,按照時間順序排列,彷彿一座雕塑博物館。據統計,在蘭斯大教堂,共有大大小小的雕塑2302尊。

西立面內雕刻牆

著名畫家馬克·夏加爾繪製的彩色玻璃

在繼承沙特爾模式的基礎上,蘭斯大教堂的設計師們還是以他們非凡的想像力從細節到整體都賦予了這種模式更精緻更考究的處理和改進,它「將雄偉與精緻、邏輯與離奇結合在一起」,是「堪與萬神廟相媲美的哥特建築」。

文化遺產

蘭斯作為歷史文化名城,有多處世界文化遺產,除了大教堂外,還有法國國王於加冕前後居住、召見大臣的居所陶宮(Palais du Tau),及守護著加冕用聖油瓶的聖雷米教堂及修道院(BasiliqueSaint Remi)。496年,克洛維在贏得蘇瓦松勝利的10年後來到蘭斯,在大主教聖雷米(Saint Remigius)的勸說下皈依基督,這位以殘暴著稱的君王成為首位受洗的蠻族國王。聖雷米用傳說鴿子從天堂帶來的裝在聖瓶中的取之不竭的油為他洗禮,這個聖油瓶就保存在了聖雷米修道院,並成為了每次國王加冕時塗聖油儀式的重要物品,代表無盡的權力,成為法蘭西君權神授的重要標誌。

蘭斯大教堂南側的陶宮

聖雷米修道院

聖雷米修道院保存了原修道院的建築主體,包括9世紀時精美的中廳,1049年寬闊的中庭和12世紀末期哥特式的祭壇,修道院內還收藏有很多中世紀的手工藝品,比如以葡萄園生活為主題的彩繪玻璃等。聖雷米教堂是在蘭斯聖克里斯托弗小禮拜堂(Saint Christopher)之上建築起來的,原來的小禮拜堂由於前來朝聖者和捐贈的日益增多,積蓄了大量財富,於是於11世紀開始擴建為一座羅曼式風格的修道院教堂。整個修道院及教堂在一戰中曾遭到嚴重破壞,當時的教堂拱頂和多處牆面均被炮火炸飛,修道院幾成廢墟,經過艱苦重建,才恢復了昔日的景象。

聖雷米修道院中廳及聖壇

除了知名的古迹,蘭斯還是一座獨具魅力的「香檳之都」。作為香檳大區的首府,它是全法乃至世界最權威的香檳酒產地,因此參觀大小酒庄也是遊客來到蘭斯的重要目的之一。人們可以在酒庄一邊品酒,一邊了解香檳酒的製作流程,這裡更是香檳收藏家的樂園。在香檳酒的熏陶之下,蘭斯的市中心彷彿也蒙上了一層高貴優雅、醇醉迷人的氛圍,商業街燈紅酒綠,但從來不會熙熙攘攘。這座王者之都,就這樣平和接受著世人的朝拜,但這裡的人們從來不會忘記生活本質的美好。

蘭斯的香檳酒庄

夕陽中的蘭斯醇醉迷人

注釋:

本文未註明來源圖片均為作者拍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弘石藝典 的精彩文章:

德法之爭 凝固的音樂

TAG:弘石藝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