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賞日——宜興紫砂壺魅力
楓葉城
楓葉城
楊昊昆
00:00/03:57
賞 壺
拾 趣 物 語
Sand-fired pot
紫砂壺 鑒 賞 日
APPRECIATE
DAY
胡 談
壺 趣
紫砂壺是中國特有的手工製造陶土工藝品,其製作始於明朝正德年間,製作原料為紫砂泥,原產地在江蘇宜興丁蜀鎮。紫砂壺在拍賣市場行情看漲,是具有收藏價值的「古董」,名家大師的作品往往一壺難求,正所謂「人間珠寶何足取,宜興紫砂最要得」。
宜興黃龍山,紫砂之寶藏
都說水是茶之母,壺是茶之父。如果說,水的靈性喚醒了茶的天然稟賦,那麼,茶湯的孕育,則離不開壺的醞釀。在所有泡茶的器皿中,紫砂壺以其獨特的材質、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蘊受到追捧。
那麼對於很多剛開始接觸賞玩紫砂壺的朋友,又如何去鑒賞一把紫砂壺的優劣呢?今天我們就請來我們常年隱匿於大唐西市的老朋友,深受許多師奶厚愛、備受少女追捧、擁有招牌式笑容、被稱頌為紫砂界「王祖藍」的親民BOSS,為大家帶來本期的紫砂壺作品鑒賞。
主持人:自從上一次他在節目中與我們大家相識已過些許日子,我們許久未曾見到他的蹤跡了,以至於我們相信,在滄海中,他是一粒沙,隱藏在茫茫人海中。
主持人:你以為你躲起來就找不到你了嗎,沒有用的。你是那樣拉風的男人,不管在什麼地方,就好像漆黑中的螢火蟲一樣,是那樣的鮮明,那樣的出眾。你那憂鬱的眼神,唏噓的鬍渣子,神乎其技的泡茶功夫,還有那隻滿刻經文的佛道杯,都深深的迷住了我們。不過,雖然你是這樣的出色,但是行有行規,不管怎麼樣,你要為你曾經許下的承諾負責啊!做宣傳不要錢的啊!
神秘老朋友:......我以為憑我們兩個人的交情可以講點感情,想不到還是一筆買賣!
主持人:......不要這樣......不管怎麼說,你始終是我們心目中的獨一無二,風度翩翩的紫砂小王子。
他既沒有柔美的身段,也沒有亮麗的雙眸,但他有進取的心,有似水的夢懷,有崇高的理想,他堅信腹有詩書氣自華。
——他是「紫砂007」——《只為愛壺的你而生》
主持人:今天我們一共為大家帶來了4件紫砂精品,下面就有請......人見人愛,鳥見鳥呆,風靡萬千師奶,刺激老臘肉市場,挽救無數失足男女,一把陶壺走江湖的號稱「紫砂007」的.......宮先生出場!!!
GIF
全世界最最最熱烈的掌聲響起來,
膜拜的浪潮洶湧而來!
1
「倒把西施」壺
作者:周俊
泥料:黃龍山原礦朱泥
尺寸:長12cm、高7cm、
身桶直徑8.5cm、容量220cc
工藝:全手工制
這把「倒把西施」是最為經典的傳統器型之一。所謂西施壺,顧名思義:應該和西施一樣美,或者說這種壺的靈感來源於西施。「西施壺」,完整的稱呼應該是「西施乳壺」,簡稱「西施」或「西施乳」,壺嘴便是西施的口,身體則剛好是壺的盛水部位,把手便是纖細的腰姿。
「倒把西施」原名叫文旦壺,文旦壺中的格調高雅者,原先稱其為西施乳,言壺之形若美女西施之豐乳,確實此壺象豐滿的乳房,壺紐像乳頭,壺嘴流短而略粗,壺把為倒耳之形,蓋採用截蓋式,壺底近底處內收,一捺底,後人覺「西施乳」不雅,改稱「倒把西施壺」。
這把壺泥料選用天然原礦朱泥,可能有些初識的朋友會問,為何此壺會選用朱泥呢?
朱泥本屬於紫砂紅泥中的一種,因其含鐵量極高又產在嫩泥礦之下層,故被稱作「未觸風曰之石骨」,整體質地較脆。而說到朱泥,又一定要提到朱泥制壺的收縮比,其收縮比達到28%左右,製作成品率相對較低,所以許多匠人師傅都不願多做朱泥壺,這也有了「朱泥無大品」的論調,相對來說小品更多一些。
(關於朱泥的點點滴滴,我們將在以後的節目中專門為大家介紹講解。)
朱泥原礦
那麼各位看官又要問了,你說了這麼多朱泥的優劣,還是沒說為什麼要用朱泥啊?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們的作者周俊老師只做朱泥!!!
是的,你沒聽錯,沒看錯,周俊老師只做朱泥壺,這是周俊老師的一大個人特徵。所以長年累月下來,作者對朱泥的習性已然非常了解,技能也很是成熟。尤其「明針」技法非常紮實,而「明針」是宜興紫砂壺成型重要工序,表面「精加工」的主要工具,更是紫砂極其重要的加工手法。「明針」功夫好壞決定了第一次燒制過後是否能夠很好的形成第一次包漿效果......。
主持人:......恩......宮先生,打斷一下,可不可以繼續先介紹作品,關於「明針」技法我們在以後節目中再開專題來介紹吧。
好的,我們再來繼續看這把「西施壺」,此壺由作者全手工拍打泥料,全手而制。該壺造型傳統標誌,全器型由壺頂至壺底一氣呵成、渾然一體,整個壺身飽滿豐腴、氣度極佳,壺嘴與壺把、壺身緊密呼應,比例恰到好處,甚見功力。
鑒於朱泥透氣性好,這把「倒把西施」嘴口略小,較聚香氣,所以比較適合用來沖泡半發酵類的烏龍茶、單樅茶、鐵觀音,以及高山茶。
那麼這把「倒把西施」壺目前的市場價格約在5000元人民幣左右,應該說還是性價比非常高的一件作品,值的入手推薦。
(遙想當年我買的第一把紫砂壺,就是一把毫無名氣的「西施壺」)
作者周俊 親筆證書
2
「祥龍供春」壺
作者:盧昕健
泥料:黃龍山原礦段泥
尺寸:長15cm、高8.5cm、身桶直徑11.2cm、
容量500cc
工藝:全手工制
這件作品以傳統「供春壺"為主題,在其基礎上增加了祥龍元素,作品採用原礦段泥所制,所表現的龍供春壺亦別有一番韻味,質地特純,泥質細膩、成色清逸和美。
作者非常注重細節的處理,以通身為雲,龍頭從身壺自由突出,十分霸氣雄渾,反面則有神龍之軀爪,彷彿整條龍貫穿壺身一般,龍尾則從壺身另一側擺出,仿若是龍身藏於雲霧之中。
個人尤為喜歡壺鈕造型,為一株靈芝,結合以祥龍為主題,不但表現出富貴吉祥,且有一種霸氣凝聚於上。作者製作的此款龍供春壺可謂抓住了經典,蒼古老味十足,將龍的形象進一步神話,整個作品仙韻飄飄。
其實有記載供春壺是紫砂壺的鼻祖,是一款古老且經典的器型,是明代正德、嘉靖年間,江蘇宜興制陶壺名藝人龔春所作的壺。供春壺造型古樸精工,溫雅天然,質純薄堅實,負有盛名,素有「供春之壺,勝於金玉」。
供春壺非常考驗作者的制壺工藝,現在一般市面上見到的供春壺多以模具製作,難見純手工製作的佳品。此供春壺又加以了「魚化龍」製作的點滴元素,胎極薄而質極純,充分顯示了蘆昕健老師卓越精闢的技法。
2012年初見此壺時我便已神傾,這樣題材的作品選用這樣的泥料,顏色鮮明,充分顯示出整個雕刻工藝的精細及美感,整件作品寓意極好,富貴迎人。
在歷史上,供春確有其人,他生於明正德年間,這在宜興縣誌和有關陶瓷的史料裡面都有記載。民間也流傳著關於供春壺的故事:傳說明代正德年間有一位讀書人在宜興的金沙寺複習迎考,他的書童供春就在寺內向金沙寺僧學慣用紫砂制壺,並且進行了自己的改造,把原來實用性為主的壺製作得更有文化氣息。當時文人們對於奇石有種獨特的審美,他們認為「丑極」就是「美極」,如果一塊石頭達到了「瘦、漏、透、皺」的程度,這就是一塊美石。當時供春仿照金沙寺旁大銀杏樹的樹癭,也就是樹瘤的形狀做了一把壺,並刻上樹癭上的花紋,燒成之後,這把壺非常古樸可愛,很合文人的意,於是這種仿照自然形態的紫砂壺一下子出了名,人們都叫它供春壺。由於身份原因,供春結交的都是一些讀書人,文人愛喝茶,大家在一起談論文學時品茶聊天,所以供春壺在文人中一下傳播開了
「龔春學藝」
由於段泥色淺,易養臟,所以建議此壺沖泡以綠茶為優,而壺肚身較大,綠茶可完全展開於內,香氣充分外放;又或可以生普洱沖泡,生普洱的香氣也非常適合餵養此壺。
現在這把「龍供春」壺目前的市場價格約在10000元人民幣左右,而且應該說鑒於此壺的做工和泥料,市場價格還將繼續攀升,值的收藏推薦。
作者蘆昕健 親筆證書
3
「方圓」壺
作者:王鵬棣
泥料:黃龍山原礦底槽青
尺寸:長14cm、寬9cm、高6.8cm、容量280cc
工藝:全手工制
這是一把方圓壺,也可稱天地方圓壺,經典壺型之一。壺身方圓結合、方中見圓,初看平淡無奇,觀之才覺有味,愈看愈有趣,餘味無窮。
整款壺型趨於古樸,方形壺鈕略似合斗之形,壺蓋圓潤緊實,氣密性極佳;壺身輪廓清新,線條剛勁有力且流暢;壺體似方形,有吞食天地之氣宇,壺嘴的造型方中帶圓,出水爽利;端把呈方形,端握有力,和方形壺身完美呼應;圓形壺蓋和方形壺身、端把形成鮮明的對比,寓意「天圓」,壺鈕方形設計,蓋與鈕間的短頸增添了端莊穩重之氣,襯託了壺的古樸端莊之神韻。
作者功底紮實,「明針」處理極好,這把壺在未泡水之前,就已凸顯油質光澤。
這把壺,壺身刻有「人望山、魚窺荷」的書法,該書法為作者本人燒制前親自刻繪,字體風格極具個人特色。王老師在刻繪方面的功力也是卓越超群,也在業界頗有聲望。
這款天地方圓紫砂壺,端正秀美,既古樸醇厚,又簡約時尚,天圓地方理念加之壺身「人望山、魚窺荷」的詩句,可謂構思精妙,匠心獨具。
《添魚具詩·箬笠》
唐代:皮日休
圓似寫月魂,輕如織煙翠。
涔涔向上雨,不亂窺魚思。
攜來沙日微,掛處江風起。
縱帶二梁冠,終身不忘爾。
喜歡紫砂壺的朋友們都應該聽過所謂「一方抵十圓」的說法,由於方壺在燒制過程成中極易開裂,也造成方壺相比圓壺在製作過程的難度,所以很多時候市場價值也相對較高。
底槽青泥料屬於紫泥中的上品,非常適合沖泡生普洱和熟普洱,長期餵養色澤光潤,油亮,極為怡人。
根據市場行情,這把「方圓壺」壺目當前的價格約在10000元人民幣左右,由於作者出色的制壺工藝並結合極具個人風格的刻繪,使得這類作品有非常熱絡的關注人群,市場價格也在穩步增長,喜歡此風格的可以收藏。
作者王鵬棣 親筆證書
4
「瓜悅」壺
作者:楊笛
泥料:黃龍山原礦紫泥
尺寸:長14cm.7、高8.5cm、
身桶直徑10.7cm、容量400cc
工藝:全手工制
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最後一件作品,也是我個人非常喜歡的一把壺,其作者也是目前被行內專家一致看好,並會在未來市場持續升溫的一位年輕工藝師。
這是一把全手工制的花器,初見此壺,可能很多朋友會認為這是市面一些人口中上所說的「黑泥」,其實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這把壺的泥料其實是紫泥,而之所以渾身墨黑,是因為在燒制過程中採用了「捂灰」工藝。
那麼什麼是「捂灰」呢?「捂灰」在古代是作為一種掩蓋泥色不勻的裝飾手法,「捂灰」之後茶壺通體都成黑色,假如茶壺燒成後壺身顏色不一,比如泥料中有黑暈,那就可以使用「捂灰」來補救。經過「捂灰」後,壺體顏色統一了,但出人意料的是燒成的「捂灰壺」竟然如此美麗,色墨而不呆板,越是好的泥料燒出的效果越好,泥色愈加溫潤,質地也似鐵石。
此瓜悅壺採用黃龍山原礦紫泥,純手工精製,不僅外形酷似南瓜,更是集聚了南瓜的神韻,猶若瓜熟待落。
壺紐、壺把皆以南瓜藤為原型,形象逼真;然而壺嘴雖也似傳統南瓜藤條狀,但卻不彎不折,精巧別緻,創意極新;壺身處兩處瓜疤,雕刻的極為寫意,卻不失神氣,瓜上的瓢蟲,也較傳統的刻繪大為不同,做的極其有意境。
傳統瓜悅壺以瓜形為壺體,瓜藤為壺把,構思和諧巧妙,取材自然,雅而不俗。
此壺除了兼具傳統特色,色澤古樸,虛實相間,形態逼真,整體製作上也增加了較傳統風格不同的當代藝術元素,使之看上去,饒有趣味。無論是壺身圓融作筋紋狀,還是與眾不同的更剛硬線條的瓜藤壺把、壺嘴,都別有韻味。
我們經過充分觀賞,可以確切地說這把壺,除了兼具傳統也融合當代,是一件打破原有創作理念,開創新紫砂藝術的代表作。
那麼前面我們說了,這件作品的作者是一位非常有潛力的年輕工藝師,作者名叫:楊迪,是我國著名研究員級工藝美術師——吳鳴大師的外甥,也是吳鳴大師的唯一傳承人。而楊笛自幼耳濡目染,完成學業後正式紫砂壺創作,聰穎善學,並虛心求教,得到諸多大師及眾實力派名家耳提面命。其個人創作技法也突發猛進,敦厚紮實,充滿著思想的靈氣,整個創作氣質兼具古典氣質和當代藝術的融合,個人作品價值被全線看高。
紫泥泥性佳,加之有了「捂灰」,不易養贓,所以在選擇沖泡的茶葉方面比較寬泛,可以說任何茶葉都可選擇,個人覺得紅茶等全發酵的茶類非常適合餵養此壺。
楊笛的這把「瓜悅壺」目前的市場價格約在20000元人民幣左右, 鑒於作者的綜合實力以及發展潛力,個人認為楊笛已具備未來向一名紫砂大師發展的各種要素條件,市場價格必定持續走高,非常值得收藏推薦。
作者楊笛 親筆證書
結束語:
通過今天的鑒賞學習,相信即便是許多初入門的朋友在接觸選擇紫砂壺時,可能也都學會自我總結歸納些著重點,那就是紫砂壺的四要點「型、泥、功、款」,這四字是鑒賞收藏一把紫砂壺的逐步要點、環環相扣。
有空的時候,大家還是應該往市場上多看看,多聽聽,但是切記,今天的紫砂市場魚龍混雜,切莫要有貪小便宜,撿漏的心裡,我也將和大家在以後的日子裡繼續共同學習、提高、進步!
下次見啦 朋友們!
本期結束
拾趣物語
喜歡您就請點贊、請關注、請轉發!
TAG:拾趣物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