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愛好 > 別人家的魚池,魚缸,魚,從來沒讓我失望過,一到我自己...

別人家的魚池,魚缸,魚,從來沒讓我失望過,一到我自己...

會養魚,造景,懂生活的人都關注了

水族圈!





來源:中國錦鯉俱樂部、水牧場、facebook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每每想起海子的這首詩,總讓人情不自禁地對這樣的理想居所心生嚮往。






美式魚池與傳統意義上的魚池有著較大的區別,優點很多,比如簡單、快速、省錢、可以再利用等等。論及最大的優點就是不用泡池,魚池做好之後可以馬上下魚。






典型的「北京煙缸」——雙層底排地缸。為了盡量增大主水體,減少傷魚的障礙,使魚便快速進入沉澱倉,設計者張曉峰及其「團隊」沒少下工夫、動腦筋。





鍾先生家2噸水體的頂樓花園魚池、18~25cm的水深,無視魚友驚呼「看那大魚的背鰭都已露出水面」,12尾平均體長55cm的豐腴錦鯉在沒有底排的水池中兀自悠遊,一派怡然自得的喜人風光,不禁讓人如咬破花椒一般咋舌稱絕。






此缸由中錦名人何生幫忙設計,造缸名人霍生上門製造。地缸使用至今,感覺設計得很完美,1~2天用PVC管堵住反向底排和面排進入沉澱倉的入水口,輕鬆拔管便可將沉澱倉的污水排走,簡單完成換水。基本上,一周內把其它倉的底水輪著排走,清洗沉澱倉的短毛刷就可以了。






接觸錦鯉時被它那華麗、色彩豐富、巨大的體型等深深吸引,於是在2005年動工建了第一個魚池。35噸魚池布局還算合理,但位置不算利用到極致,隨著自己養魚知識和經驗不斷的豐富及理念的更新,一直有著改池的衝動。2010年底終於下定決心拆池重建。






改造前的魚池原本是自家院子園林造景裝飾的一部分,種了一些荷花,養了一些中檔的錦鯉,有一個簡單的過濾系統。養了三年的錦鯉,隨著養鯉的要求和數量的提高,舊魚池已經滿足不了現有錦鯉的飼育要求,於是決定動手築造新池。






魚池於2013年6月底正式動工,歷時3個多月,於10月底基本完工。因為是新建池,具體效果要等運行後慢慢體會,但就造池而言,個人認為以下兩個方面非常重要:一是要靜心「潛水」,懂得造池各方面理論,知道如何做方可動手。否則造出一潭死水來不僅自己看著鬧心,也養不好魚。二是要選擇有責任心的施工隊伍。因為地方資源等因素,有時候不一定能找到專業的施工方,即使找得到,通常費用也不低。




錦鯉愛好家們應該都有一個體會,「以鯉會友」這個詞不僅僅是關於養魚的交流,更體現在跟魚有關或無關的方方面面,這個位於遼寧丹東的150噸庭院景觀池顯然又是一個「朋友式」的作品。







這個世界上有一群「怪咖」,他們買房只問花園的大小和朝向,好好的魚池說推倒就推倒,讓自己很忙卻樂在其中……種種「怪異」行為全是因為愛上了一種叫錦鯉的魚。因為愛鯉,築池為樂,這些魚友們的經歷就是最真實的寫照。





在北京以現在的房價想要再購置大院落的房子作為第一居所並不容易,所以唯有在現有的小院子上打主意。空間不夠,沒有足夠的縱深做景,那麼就不考慮和式或中式錦鯉池,做個簡約的歐式魚池總可以吧!





整個魚池為長方形,長3.9米、寬2.2米,設計水深約1.6米。過濾池設在主池的側邊,長2.2米、寬1.1米。主池的底水管為1條110管、面水管為1條75管、主池的進水口兩個都採用63管,主池和各過濾倉的排污管都採用75管,過濾倉的過水用大理石做成擋水板過水,採用上進下出的方式。







上海浦東新區某獨棟別墅,花園面積700多平方米,造有3個魚池。

1號室外池80平方米;2號室外池11平方米;3號暖棚池10平方米。1號室外池140噸;2號室外池22噸;3號暖棚池20噸。







130噸大池是由2套獨立的5倉溢流組成,並由4組4層的滴流輔助。2套獨立過濾系統中帶有各自的魚用馬桶,沉澱物及魚類不參與循環,直接排入雨水井,減少了過濾倉的負擔。每個過濾倉都有獨立的曝氣裝置,一般過濾倉的通風是由地板縫來完成。







傳統文化里的魚大多有著吉祥美好的寓意,如魚米之鄉、年年有魚、吉慶有魚、魚躍龍門等等。我特別喜歡「如魚得水」那種境況,所以無論走到哪裡,總是要養些魚。每當心情煩燥不安時,回頭看看水中無聲遊動著的魚,心裡就會平靜下來。







在我心目中,新池必須達到以下條件或功能: 


(1)80噸左右的水體。雖然按照我家花園的面積可以挖一個200噸的大池,但考慮到水電費及日常管理的工作強度,80噸水體的池子最為合適;


(2)有效的過濾系統(溢濾+滴濾);


(3)8~9米的長度;


(4)和諧融入花園;


(5)擁有自動排污補水系統。







水景在家庭空間里的應用實例最為普遍,小編也將陸續將收藏整理的大片與朋友們一一分享。透過這些照片,彷彿能感受到了主人對清雅極致生活的追求。園林不是一朝夕,水景亦如此。這每一方水景美至如此,少則幾個月,多半年一年。這期間,離不開作者精心的打理和維護。所以,在家裝空間的應用中更容易發現令人讚歎的水草造景作品。






















往期精彩




    ●  

上面做飯下面養魚,海底世界帶到廚房!


    ●  

採用溢流+滴流+水道的70噸新錦鯉魚池設計建造過程,圖文介紹全過程


    

●  

庭院觀賞魚景觀錦鯉魚池樣式、大小、水深、池壁、池底、排水口等建造要求


    ●  

用錦鯉魚池裝點你的庭院,美得很!


    ●  

屋頂上養魚你見過嗎?


    ●  

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為土豪卧室打造的超級海水魚缸!


    ●  

愚人節,魚人節日快樂!酒店樓頂花園土豪養魚境界!


    ●  

3米大缸,連闖缸魚都是虎魚!這才是真的土豪!


    ●  

土豪的魚缸是怎麼樣煉成的!


    ●  

土豪級的圓形缸造景


    ●  

圍觀新加坡土豪是怎麼玩造景的




(號內搜索)可以找到更多您想要的內容


下圖左右滑動查看全過程





分享水族知識,傳遞快樂生活!


感謝每一天有魚景及您的陪伴!


一切靜好,而我們一直在!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水族圈 的精彩文章:

觀賞魚之王——錦鯉
養魚就是折騰,說說90缸近1年的變遷吧

TAG:水族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