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期待去上海這幾個地方旅遊 聽說很美
外灘(英文:The Bund;上海話拼音:nga thae),位於上海市黃浦區的黃浦江畔,即外黃浦灘,外灘全長1.5公里,南起延安東路,北至蘇州河上的外白渡橋,東面即黃浦江,西面是舊上海金融、外貿機構的集中地。1943年起,外灘的正式路名為中山東一路。外灘矗立著52幢風格迥異的古典復興大樓,素有外灘萬國建築博覽群之稱,是中國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上海重要的地標之一。1996年11月,國務院將其列入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8年3月,上海外灘在全面推進「第一立面」(即臨江建築群)功能置換的基礎上,同步啟動了「第二立面」(即非臨江的外灘建築群)功能置換工作。
豫園(Yu Garden)位於上海市老城廂的東北部,北靠福佑路,東臨安仁街,西南與上海老城隍廟毗鄰,是江南古典園林,始建於明代嘉靖、萬曆年間,佔地三十餘畝。園內有江南三大名石之稱的玉玲瓏、1853年小刀會起義的指揮所點春堂,園側有城隍廟及商店街等遊客景點。豫園在1961年開始對公眾開放,1982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園主人四川布政使潘允端從1559年(明嘉靖己未年)起,在潘家住宅世春堂西面的幾畦菜田上建造園林。經過二十餘年的苦心經營,建成了豫園。「豫」有「平安」、「安泰」之意,取名「豫園」,有「豫悅老親」的意思。豫園當時佔地七十餘畝,由明代造園名家張南陽設計,並親自參與施工。古人稱讚豫園「奇秀甲於東南」,「東南名園冠」。潘允端晚年家道中落。1601年(明萬曆二十九年)潘允端去世,潘氏家庭日趨衰微,無力承擔園林修繕和管理所需的巨大開支。明朝末年,豫園為張肇林所得。其後至1760年(清乾隆二十五年),為不使這一名勝湮沒,當地的一些富商士紳聚款購下豫園,並花了二十多年時間,重建樓台,增築山石。因當時城隍廟東已有東園,即今內園,豫園地稍偏西,遂改名為西園
世博園(上海世博園)區規劃用地5.28平方公里,浦東3.93平方公里,浦西1.35平方公里,圍欄區域(收取門票的區域)範圍約3.28平方公里,位於南浦大橋與 盧浦大橋之間及盧浦大橋以西區域,沿黃浦江兩岸南北分布。世博園5大場館群分別為獨立館群、聯合館群、企業館群、主題館群和中國館群。其中獨立館的建築群集中在黃浦江邊,每棟建築由一個國家出資建設,用於展示該國的科技成果。今後,搭乘軌道交通後,或許不用出站就能直達世博園區各棟樓宇;虹橋地區將建成三條慢行交通示範路段。昨天,由上海市宏觀經濟學會、同濟大學、上海市發展改革研究院等聯合舉辦的「低碳?綠色?可持續發展城市規劃與實踐」研討會傳出消息,上海將積極構建慢行交通體系,為公眾打造多層次、多功能的非機動車道網路。
上海人民廣場(上海話拼音:shenmhin guangshan,發音:z??nmīn kuɑ??z??),位於上海黃浦區,是上海的政治、經濟、文化、旅遊中心和交通樞紐,也是上海最為重要的地標之一。廣場北側是上海市人民政府所在地,西北側為上海大劇院,東北側為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南側為上海博物館,人民大道穿越其中。位於上海市中心的人民廣場是上海最大的公共廣場,廣場兩側各設17米寬的綠化帶,綠化總面積達8萬平方米,總面積達14萬平方米,過去作為全市人民遊行集會的場所,可容納120多萬人。上海人民廣場成形於上海開埠以後,原來稱上海跑馬廳,是當時上層社會舉行賽馬等活動的場所。廣義上的人民廣場主要是由一個開放式的廣場、人民公園以及周邊一些文化、旅遊、商業建築等組成。
TAG:快樂的小燕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