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老子和《道德經》

老子和《道德經》

老子,名老聃,春秋末年楚國人。他原來是周王朝的一位史官,管理過周王室的 藏書。相傳孔子年輕時曾向他請教過有關周禮的問題。老子晚年,看到周王朝日趨沒落,便回到故鄉隱居,一邊種田,一邊教書授徒,講道論德。

戰國初期,老子講道論德的語錄廣為流傳,後經他的門徒整理彙集成為《道德經》,此書被後人稱為《老子》。全書花有五千多字,用韻文寫成。此書曾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對人類文明產生重大影響」的50本書之一。在《道德經》中,老子用「道」來說明宇宙萬物的演變。老子反對商周以來占統治地位的「上天有靈,天道有為」的唯心主義觀點,認為構成萬物基礎的「道」不僅是物質性的存在,而且是自然無為的。他曾這樣說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他看來,天、地、人均是從「道」中派生出來的,而「道」本身卻不神秘,只是一種自然的、物質的存在。正因為老子把「道」作為他思想的核心,所以人們把他創立的這一學派稱為道家。在老子的《道德經》中,還包含了極為豐富的樸素辯證法思想。他認識到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有其對立面,如有無、美醜、難易、剛柔、強弱、禍福、榮辱、智愚、巧拙、大小、進退、生死等等。這些對立的方面是相互依存的,失去一方,另一方也就不存在了。老子在這裡揭示的其實就是宇宙間普遍存在的矛盾關係。而且在老子看來,這些對方的矛盾是會發展和轉化的,人們必須從變化發展中才能真正把握住事物的本質。這方面他說過一句很有名的話: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這就是說禍與福是相互轉化的。成語故事「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正是對這一觀點的形象說明。

老子還在社會制度方面提出了「小國寡民」的理想社會。這種社會用他的話來描繪是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因此,這種社會的特點是國家小,臣民少,人 人知足,個個寡慾沒有壓迫,沒有戰爭,每個人都能安居樂業。其實,在當時那個激烈變革的春秋時代,這種無為而治的小國寡民的社會理想根本不可能實現。但老子提出的這種帶有空想色彩的社會政治理想卻對後來的進步思想家和社會改革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譬如,我們在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中就能看到這種影響。

老子的思想在戰國時期經過莊子的繼承和發展,不僅使道家學說形成了百家爭鳴中非常重要的一派,而且在兩千多年的歷史發展中,成為惟一可以和儒家孔孟之道抗衡的最大思想流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枝七色花 的精彩文章:

清明、寒食將至,我以古詩寄衰思

TAG:一枝七色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