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開國之君為何偏愛屠殺功臣,真實原因令人抓狂
原標題:古代開國之君為何偏愛屠殺功臣,真實原因令人抓狂
細觀中國歷史,就會發現,歷朝歷代的開國皇帝大多有一個嗜好——屠殺功臣。
開國之君一般都是智謀超群、雄才大略的明君雄主,為何卻偏愛屠殺功臣,落得薄情寡義、忘恩負義的惡名呢?
解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看開國之君對待功臣的一些軼事。
漢朝開國皇帝劉邦在打江山,特別是和項羽進行楚漢爭霸時,靠的是蕭何、張良、韓信、陳平這樣的奇人異士,靠的是曹參、夏侯嬰、樊噲、周勃這樣的絕世武將,然而,他平定天下建立漢朝後,馬上就翻臉不認人,開始上演倚天屠龍記,
一個個功臣被冠以各種「莫須有」的反叛罪名遭到屠殺,特別是在楚漢爭霸中立下汗馬功勞的韓信被誅殺時,一句「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成了千古絕唱,讓人唏噓不已,更引得很多人感嘆韓信過於「愚忠」,如果韓信在楚漢爭霸的關鍵時期聽信謀士蒯徹之言,選擇「另起爐灶」,自立為王,從而三分天下,那會是一種怎麼樣的局面?中國的歷史是否因此而完全改變呢?
除了韓信被冤,劉邦先後殺掉的功臣還有英布、彭越,就連和他從小穿一條褲子長大的盧綰(燕王盧綰,造反,最後逃亡匈奴,沒死成)和自己的親妹夫樊噲(劉邦病重時疑心與樊噲,下旨要陳平周勃去殺他,結果周勃還沒行動,劉邦就死了,樊噲因此逃過一劫)也不放過。如此翻臉不認人,劉邦被稱之殺功臣專業戶的先祖一點也不為過。
無獨有偶,到了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時,這位心智和才謀都不遜色於劉邦的開國之君,似乎想從各方面都完勝劉邦,他在屠殺功臣上比劉邦更兇殘更冷酷。
朱元璋首先是創造性地成立了一個特務機構——錦衣衛。然後以這個恐怖組織為中心點,開始刻意打壓和屠殺功臣。錦衣衛會按照皇帝的意思,網羅大臣們各種罪狀,並把這些罪狀無限上崗上線,無限放大放長,然後牽引起出無數無辜的人來,最後一網子打盡。也正是因為這樣,朱元璋先後製造出慘絕人寰、震驚天下的藍玉案、胡惟庸、空印案、郭恆案等「四大特案」來,前後共誅殺害10餘萬人,其中隨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功臣幾乎死亡殆盡,且不說能算盡上下五千年的絕世謀臣劉伯溫都沒能逃出他的天羅地網,就連跟最忠於朱元璋的兒時夥伴徐達也沒能逃出他的魔爪。虎毒不識子,朱元璋的狠毒由此可見一斑。
當然,相對於劉邦的殘忍,朱元璋的狠毒,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雖然也在建國後拿功臣開涮,但採取的手斷就溫和許多,採取的方式也高明許多。他沒有採取嫁禍於人、莫須有等方式來直接屠殺功臣,而是採取了一個更文明的方式——杯酒釋兵權。
大致過程就是,趙匡胤為了防範功臣「黃袍加身」,安排了一場類似於「鴻門宴」的宴會,召集禁軍將領石守信、王審琦等功臣赴宴,席上趙匡胤叫他們多積金帛田宅以遺子孫,歌兒舞女以終天年,果然,功臣們一聽,知道皇帝對他們不放心了,如果此時不識時務,還緊握手中的兵權,不但會惹禍上身,而且連性命都將不保。再說趙匡胤還給了他們後半輩子享受榮華富貴的條件,退休後,除了免除官職,除了上交兵權,除了保持爵位,有補貼維持生活——薪酬照拿,五險一金全包,豐衣足食沒有一點問題。有棚改房住——除了超級無大的別墅,還有良田數畝、奴僕N名,因此,功臣們第二天便都交了兵權,告老還鄉,以享天年去了。而趙匡胤這種文明處理功臣的方式也被後人津津樂道。
當然,還有的開國之君也想屠殺功臣,但時機不成熟,原因是他們建國後,國勢並不穩定,甚至國家還處於割據,處於沒有完全統一的狀態。為了平天下、定社稷,他們既對功臣很是不放心,但也對功臣很倚賴,因為在征戰的關鍵時刻還離不開這些功臣們的智謀和勇猛,因此,絕不能赤裸裸地屠殺這些功臣。
比如隋朝的開國皇帝楊堅,他建立隋朝時,南邊還有陳國存在,直到多年後,隨著隋朝的強大,這才派兵將陳國給滅了,完成了南北大統一。這個時候,他對手下功臣們的依賴還來不及,又怎麼會怎麼敢屠殺功臣呢?
然而,到了晚年,楊堅對功臣的不放心不信任還是體現出來了。比如說刻意打壓「一號功臣」楊素就是最好證明,這個在建隋過程中立下汗馬功勞的功臣,論功勞無人能出其右,但楊堅在天下大事皆定後,對他越來越疏遠,甚至處處找他的碴子。但考慮到了政治影響,楊堅最終沒有直接屠殺他,而是罷免了他的官職,讓他告老還鄉去了,已經算是仁至義盡了。
也正是因為這樣,到了楊堅的兒子楊廣執政時,楊素的兒子楊玄感乘著楊廣三番五次征伐高句麗之時,做出了謀反的事來。楊玄感之所以這麼做,其中主要原因就是為父親打抱不平。
再比如元朝的蒙古帝國,他們建國後,南邊要消滅宋朝的殘餘勢力,東邊要防止高麗等外族的虎視眈眈,西邊則要拓展疆土。因此,打壓或屠殺功臣都不現實。
彪悍的蒙古帝國後來打到歐洲去了,當時最大疆域的面積高達3300萬平方公里,創下了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地理版圖。當然,看到這裡,也許有人會說,蒙古人是一個內部很團結友好的友好民族,不會象漢人那樣窩裡斗。但是,不管任何民族都有自己血性的一面,但也有隋性的一面,正所謂人不為已,知誅地滅。蒙古人也不例外,成吉思汗鐵木真死後,他的四個兒子為了爭奪皇位也上演了窩裡斗。而鐵木真手下的那些功臣們只不過早就選擇了靠邊站隊罷了。最終窩闊台勝出,他和他手下的功臣們笑到了最後,而其他的功臣們也隨著爭鬥的結束或被打壓或被遣離,所有風波也有被這樣化於無形了。
這個在清朝時也如出一轍,清朝成立後,花了數十年才徹底平定中原,統一天下,這其中功臣們自然不能屠殺。也正是因為這樣,也成了隱患,君不見康熙剛上位時,朝中大權被功臣鰲拜所掌控,後來康熙還是利用自己的那群「小侍衛幫」,歷經數年的精心準備謀劃才得已誅殺差點篡成功的鰲拜。
當然,也有例外的。個別開國之君建國之後,不但不屠殺功臣,反而更加厚待功臣,讓他們榮極一時、富貴一生。
比如說東漢的開國皇帝劉秀,就是善待功臣典範。劉秀不但給予功臣們以高官厚職,而且還精選28位功勞最大、能力最強的大將,在洛陽南宮雲台閣弄了個封神榜——雲台二十八將。也正是因為這樣,劉秀後來被世人一致稱讚。
※此朝皇子出生三天要「敲腦」,九天要「吊起」,滿周歲時已成富翁
※皇帝裝病試探兩寵妃,此女勝出後「推薦」對手為皇后,結果太悲催
TAG: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