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周邊型公寓 這些代表上海門面的老大樓都有故事
上海有一些出鏡率很高的具有代表性的老大樓,比如位於6條馬路組成的岔道口的武康大樓,淮海中路雁盪路西北隅的「彈眼落睛」的永業大樓,南昌路、茂名南路的交叉口東北角的回頭率很高的南昌大樓等等。這些大樓有個共同的名字,叫做周邊型公寓。
周邊型公寓,一般是建在街道轉角處,底層作為商店出租,既方便居民購物,又美化街景,但此型公寓朝向很難選擇,且環境較為喧囂。上海周邊型老公寓較多,其中有一些特別有代表性。
1949年之前,由於地塊分割的緣故,上海很多街角、不規則的岔路口轉角都會呈現各種形狀,如要建造一些容積率低、大方、寬闊的庭院式豪宅,實在勉為其難,那麼巧妙利用地形拔地而起的高層公寓就應運而生。
這些高層公寓分布也是有一定規律性的。主要集中在原租界範圍內,並隨著越界築路,沿幾條東西幹道向西發展。主要有貝當路(今衡山路)、霞飛路(今淮海中路)、辣斐德路(今復興中路)、聖母院路(今瑞金一路)、邁爾西愛路(今茂名南路)、靜安寺路(今南京西路),愛文義路(今北京西路)等周邊地區。就公寓的數量和質量而論,原法租界的數量最多,質量上乘,原公共租界的滬中區域,數量和質量均屬中等,滬東區域則數量極少,從以上介紹的這些老公寓中也可以看出這個規律。
武康大樓
武康大樓所處的位置,在6條馬路組成的一個岔道口上,6條路分別是淮海路(因東西方向而故有2條)、餘慶路、天平路、興國路和武康路。這些著名的道路與許多名人,在這裡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故事。
大樓建於1924年,投資方是當時滬上法資地產巨擎萬國儲蓄會中國建業地產公司。原名諾曼底公寓,匈牙利建築師鄔達克的設計作品。他因地制宜、根據地形,將建築的平面設計成三角形。底層由於人行道不寬,建成法國風格的外廊式樣,騎樓形成連續的券廊。整個建築是法國文藝復興風格。為解決採光和通風,在北面開2個口子。居室絕大多數朝南。戶形的結構較靈活,有1~4戶室,居室63套,傭人住房30多間。電梯3部,在當時是比較先進的。其一、二層像個巨大的基座,三層、頂層有環通的走廊。第三層採用三角古典山花窗楣。四至五層,縱向有幾組外挑式的陽台。立面三段之間有連續長通陽台形成三條腰線,中段最髙,為水泥仿石牆面。
武康大樓落成後不久的影像。I.S.S. 為 International Savings Society的縮寫,也就是萬國儲蓄會
公寓建成後,大多數住戶為洋行外籍職員,直到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夕,許多西僑撤離上海,諾曼底公寓才開始出現中國住戶。抗戰勝利後,著名的孔家二小姐——孔令偉買下大樓,成為其最大業主。1953年,諾曼底公寓被上海市人民政府接管並更名為武康大樓,著名電影藝術家鄭君里、趙丹、王人美、秦怡、吳茵、孫道臨夫婦等都曾經在此居住過。
《人民日報海外版》2001年8月曾刊登過一篇名為《詩人孫道臨》文章,其中這樣介紹孫老在武康大樓的家:「孫先生家的客廳不大,一組沙發圍成一個溫馨的會客區。幾座頂天立地的書櫥沿牆而立,把個20平方米左右的空間幾乎佔滿了。好在朝南是一堵全透明的落地景觀窗,窗外是一如半間客廳大小的陽台,擺滿了先生平時栽種的綠葉植物。舉眼望去,這些綠色盆栽植物又與路對面一幢白色建築物大院內綠地連成一體,讓你感到坐擁在孫先生的客廳里,彷彿就像是置身於綠樹成蔭的寬敞庭院里,給人以十分清新舒暢之感。孫先生告訴我,就為了這片難以割捨的美麗綠色,他在此一住就是近30年,從沒動過搬遷他處的念頭。」
公寓1928年建成,原名華盛頓公寓(Washington Apartments)。位於衡山路高安路口西南角。建築平面根據銳角形地形,沿街作V形布置。由於兩面臨街,底層作店鋪。標準層由三個單元拼接而成,每個單元,設主樓梯和輔樓梯,平時供主人和傭人交通線路分開用,突發事件時供疏散用。除了樓梯外還設電梯一部,是上海公寓建築中較早使用電梯的公寓。初建時,公寓為9層,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築面積為8825平方米,是當時規模最大的公寓。
1982年房屋大修時加建二層。該公寓摒棄當時在上海十分流行的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風格,較早地接受西方現代建築的理念,十分簡潔。外牆為黃色水泥拉毛,當時在出入口門框及上方的窗肚牆上特意作裝飾藝術風格的處理,圖案用白水泥製作,圖形抽象。
華商李石林、卓鏞詩,是西湖公寓最初的主人,在建樓的五年後,兩人以該公寓為抵押,拆借新沙遜洋行旗下華懋地產公司資金65萬5千元法幣。後因無法還本付息,只得將公寓以116萬元賣於債主。後來買進的新沙遜洋行,7個月後以150萬法幣賣出,賺了一票。該公寓的設計師為亞歷山大·亞龍一世(Alexander I. Yaron),他 是一位流亡上海的白俄軍官,也是土木工程建築師。他的作品包括著名的大華飯店(Majestic Hall),以及皋蘭路聖尼古拉斯教堂。民國時期的名媛嚴仁美以及上影廠著名製片人丁里都曾是公寓的住戶。
永業大樓,原名楊氏公寓(Young Apartments)位於淮海中路雁盪路西北隅,1933年竣工。大樓為6層鋼筋混凝土結構。佔地面積3266平方米,建築面積10391平方米,由馬海洋行設計,余洪記營造廠承建。建築平面沿雁盪路為L形。底層設有19個商鋪位和4個公寓出入口,另有一個汽車出入庫。其標準層由4個大單元組成,各有專用電梯及垃圾道。 戶型以2室戶和3室戶為主。轉角處為4室戶,還有少量1室戶,大多戶型為套間式,邊角空間利用作壁櫥。沿雁盪路的公寓朝向為東偏南約10度,故朝向較差,由於有些單元前後分戶布置,因此部分居室通風很差。沿外牆大多設凸窗懸樓,有的還設有凸陽台,而層轉角處原有弧形凹陽台。屋面圓形日光室上覆蓋攢尖頂,類似北京天壇,中西合璧,很是別緻。整棟建築立面效果層次豐富,頗有韻律。公寓的圍院內還有司機宿舍以及大樓管理處,也就是當時的「物業辦公室」。
原名愛司公寓(Estrella Apartments,Estrella為西班牙語「星」之意,多用於女性名),位於瑞金一路150號淮海中路口。1926年4月設計,1927年建造。佔地面積0.7畝,建築面積2941平方米。七層,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地處路口轉角,屬上海早期建造的周邊型公寓,鄔達克設計,鋼筋混凝土結構。帶有法國文藝復興風格。立面間隔布置強調豎向構圖的凸形窗,窗設竹節狀細圓柱。上部雙重檐口間飾半圓券的三聯窗以水平線條相連。鄔達克在凸窗之間設計了輕巧的挑陽台,虛實對比的手法使得立面更為活躍,上部腰線挑出,成為柵欄陽台,別具一格。
瑞華公寓
常熟路209弄1—4號, 原名賽華公寓( Savoy Apartments), 建於1928年。由法商營造公司(Minutti and Co.)設計。這幢九層高的建築,造型簡潔,風格突出,佔地4233平方米,建築面積11600平方米。
建築外牆面為水泥平板拉毛。屋檐下部和建築底部的幾何圖案,及樓梯的鐵花欄杆裝飾,使整幢建築體現出強烈的裝飾藝術派風格。建築師根據地塊特點,將公寓主樓沿街布置,主樓後面建兩層汽車庫,主樓與汽車庫之間設庭院。主樓底層4個主入口設在院內,避免受馬路交通干擾,但沿街也有開設4個小門,便於住戶進出。部分沿街開間作為商鋪,鍋爐房也設在底層。瑞華公寓從外觀上看最顯著的特點是,輔助樓梯處為敞開立面,更具層次感。外立面裝飾帶是抽象的雲水圖案,頂層是抽象的朝陽和鳳紋圖案,也算是裝飾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結合。該樓在20世紀50—60年代,曾經作為上海市委機關宿舍大院,有著許多故事,許多老一輩上海人在回憶起那段歲月時,都會提及這棟建築。
南昌大樓
今天的南昌路,舊時是法租界的環龍路。在南昌路、茂名南路的交叉口東北角,即南昌路294—316號(茂名南路151—153號),有座造型別緻的大樓,原名阿斯特屈來特公寓(Astrid Apartments ),如今的名稱是南昌大樓。簡單說一下環龍路的背景。清宣統三年,即1911年,法國人環龍(Rene Vallon)在上海進行飛行表演,不幸機毀人亡。為了紀念他,法租界當局就命名這條路叫「環龍路(Route Vallon)」。後來,1917年蘇聯十月社會主義革命,一大批俄國流亡貴族集中住在法租界的霞飛路,在這裡經商。環龍路毗鄰霞飛路,所以也成為黃金地段。
20世紀70年代,站在錦江飯店樓頂南望,可以清晰地看到南昌大樓的背面(北立面)
南昌大樓茂名南路151—153號入口以及門頭上方的ART-DECO裝飾(席聞雷 攝)
郭氏家族的永安地產公司( property company Wing On)看準這個趨勢,1933年投資興建公寓,由俄籍設計師列文(W. Livin-Goldstaedt)設計,關於這位設計師的資料甚少。建築8層,是鋼筋混凝土結構,佔地2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1196平方米。為平面楔形,楔端立面是建築構圖的中心。南昌大樓也是裝飾藝術建築風格(ART-DECO)較為典型的代表。
南昌大樓舊時被人稱為「等級森嚴」。它在老上海灘上也是赫赫有名,其中的設計有但是甚是罕見的一梯兩戶,廚房和客廳的連接處還有3個多平方的獨立備菜室,那是為招待客人,主人家的廚師可以把菜燒好放到備菜室中,再由傭人端上。電話線也是事先有了暗線,現在的住戶仍在使用,說明以前每戶都是配備電話的。在沿街的處於南昌路和茂名路路口的「V」型南昌大樓的後面,可以說是被南昌大樓包裹著的是一幢四層樓的保姆樓,在南昌大樓的每個廚房裡,都會有電鈴的設計,從這裡可以和住在後面的「下人」聯繫,隨叫隨到。保姆樓里終日沒有陽光,每個房間都是標準的7個平方,一樓原來就是車庫。舊時這裡每戶都有冰箱和西餐台,後來因為合用套間的比較多,所以流失了不少。廚房裡帶烤箱的管道煤氣灶在這裡也可以見到。
※台灣作家李敖病逝,享年83歲
※特朗普欲借對敘動武「一石多鳥」
TAG:上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