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運動抗癌沒效果?那是因為你鍛煉的方法不對!

運動抗癌沒效果?那是因為你鍛煉的方法不對!

生命在於運動,運動對身體健康帶來的益處是眾所周知的,在對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脂肪肝等多種疾病的預防和輔助治療中都能起到重要作用。那麼,運動能不能防癌和抗癌呢?

答案是肯定的!各國科學家通過長期、大量樣本的研究,取得了多項正向的研究結果。

運動可防癌,也能降低癌症複發、死亡率

1增強運動可降低13種癌症發病風險

有研究發現,保持高水平的休閑運動(包括步行、游泳、跑步等)與13種癌症發病風險降低明顯相關。其中包括多種我國發病率較高的癌種:

食管腺癌風險降低42%

肝癌降低27%

肺癌降低26%

胃賁門癌降低22%

結腸癌降低16%

直腸癌降低13%

乳腺癌降低10%(也有研究稱降低近30%)

此外,運動對腎癌、子宮內膜癌、白血病、膀胱癌、膽囊癌的發病風險也有一定的積極影響。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運動可以讓吸煙患者的肺癌發生率降低30%以上。在大力倡導控煙的前提下,推薦仍在吸煙的人多多運動也是極好的~

2運動讓乳腺癌患者複發和死亡率大降50%

運動不僅降低乳腺癌發病風險,對於乳腺癌患者也大有益處。平均每周散步3-5小時的患者,複發和死亡風險比不鍛煉的患者減少了一半。

無論是健康女性還是乳腺癌患者,無需長期運動,僅單次運動就可以產生明顯的抗癌作用。運動不僅可以抑制乳腺癌細胞的增殖,還能顯著減弱其形成腫瘤的能力。

美國還將運動納入了乳腺癌的標準治療指南中,建議患者每周進行 150 分鐘左右的中等強度鍛煉。

3結直腸癌和前列腺癌患者也能通過運動獲益

研究發現,患有非轉移性結直腸癌的患者運動得越多,複發和死亡的風險就越低。與不愛鍛煉的患者相比,進行較多鍛煉的患者的癌症複發率和死亡率明顯降低。

而非轉移性前列腺癌患者每周如能進行3小時以上的鍛煉(騎車、打網球、慢跑或游泳等),其死亡風險比鍛煉不足1小時的患者低61%。

運動抗癌,奧秘何在?

1、運動能使人吸入大量氧氣。體內高氧環境有助於抑制腫瘤的生長和轉移。有氧運動還能有效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清除體內自由基,減少癌症發生幾率。

2、運動能使人體體溫升高,大量出汗。 癌細胞對熱的承受力遠不如正常細胞,較容易被升高的體溫殺傷。汗水還可以把體內的一些致癌物質如鍶、鉛等及時排出體外。

3、運動可使人血液循環明顯加快,癌細胞就像急流中的小沙粒一樣,無法在某個內臟器官站穩腳跟、生長發育和轉移擴散。機體處在運動狀態時,血液中分泌出的有抗癌作用的干擾素比平時要增加一倍以上。

4、運動能調節內分泌和免疫功能,降低胰島素、雌激素以及其他一些癌症發展相關的生長因子水平。

5、運動能放鬆身體和精神,改善人的情緒,幫助減輕精神壓力對免疫系統的損害。

6、運動能鍛煉意志,增強戰勝癌症的信心和毅力。當人患病尤其是患了癌症之後,堅強的意志、必勝的信念、樂觀的情緒、頑強的鬥志對戰勝病魔至關重要。

7、運動有助於預防超重,並減少超重帶來的各種有害影響。

科學運動,量力而行

最好的抗癌運動是什麼?

關於運動形式,其實是不拘一格的,嚴格意義上說,並沒有所謂最好的抗癌運動。散步、做家務、瑜伽、太極、騎車……都能為你帶來獲益,大家可以根據個人具體情況和喜好來進行選擇。影響獲益大小的,是運動總量的高低。

最佳的運動量是多少?

國際上並沒有專門針對癌症患者的運動量建議,通常都是參照普通人的運動量也就是每周150分鐘的中等強度訓練。

但具體到個人,一般應該根據其生活方式、身高體重、年齡、日常消耗、個人體質等確定運動量,並隨著身體狀態的變化進行調整,最好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雖然有研究顯示運動量大帶來的收益也大,但最佳的做法其實是量力而行。每個人的疾病階段和身體狀況不同,不必糾結於每天一定要達到多少步或者多長時間。

如何判斷運動是否適度呢?

如果運動時出現輕度呼吸急促,感到有些心跳加快、周身微熱,運動過後全身有輕鬆愉快的感覺,這表明運動適量;如果運動時呼吸困難、頭暈目眩、大汗淋漓、心跳得像要蹦出來一樣,運動過後全身沉重得不想再挪步,那一定是運動過度了。

心率也是一個關鍵因素。運動使心率增快才能達到鍛煉效果,要達到中等強度,心率應達到最大心率(最大心率=220-年齡)的50%~70%。能耐受者也可進行更高強度鍛煉,但心率一般不要超過150次/分,以免機體過度缺氧。

如果出現體溫過高、病情複發或某些部位有出血傾向時,應停止鍛煉,以免發生意外。

此外,不同癌種的患者還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針對性訓練。如肺癌患者,可以通過吹氣球或做腹式呼吸來恢復或增強肺功能。運動系統腫瘤(如骨癌)患者,往往因病情做過截肢手術,術後鍛煉應以恢復運動功能為目的。

Tips:

1讓運動成為一件愉快的事,比如陪家人一起散步,與晚輩玩耍,邊運動邊聽音樂;

2運動時要穿舒適的衣服和鞋子,注意補充水分;

3運動前適當熱身,運動後及時拉伸;

4如果體力不能完成長時間的運動,分解成多次短時運動也不錯;

5正在放療的患者盡量避免游泳,可能增加感染風險,而且消毒液會刺激皮膚。

影響癌症預後的因素很多,有些因素是不可控的,但進行運動每個人都能做到。運動既廉價又有效,科學適度的鍛煉也不會對身體產生任何副作用,是促進康復的一大法寶。

著名的投資人李開復,罹患晚期淋巴瘤後,除了接受規範治療,也意識到了運動在抗癌中的重要性,為了讓自己多運動,索性放棄開車用步行和公共交通代替,並開始練習瑜伽,每周還要爬山兩三次,並在爬山的過程中放空身心,享受與大自然親近的過程。很幸運,17個月後,他身體內再也看不到腫瘤的影子了。

多一些身體鍛煉,少一些癌症治療

運動使人遠離癌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抗癌 的精彩文章:

玉米能抗癌排毒,但這3種情況下不能吃,尤其第3種,快告訴家人
想要防癌抗癌?這幾種抗癌食物,一定要多吃!

TAG:抗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