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家族經歷百年風雨,在鰲江鎮歷史上留下濃厚的一筆!有人知道嗎?
近現代的平陽鰲江是浙南閩北的商埠中心,出現了一批頗有商業成就的本地家族,如王廣源、孫震發、金益和等家族,其中,金益和家族後裔曾任平陽商會會長,開闢了平陽縣第一條內河輪船航線。
永嘉場遷來
商號金益和成為地名
清初展界後的古鰲頭下埠的八角亭、安瀾渡(1949年後改稱勝利渡)一帶,是鰲江小鎮非常熱鬧的地方。此地不僅是鰲江流域的貨物集散地,也是浙閩兩省的交通要道。據筆者粗略統計,清代,永嘉場移民不斷遷來,其中包括永昌堡的王姓、寺前街的孫姓、下垟街的高原張姓、普門的張姓,以及永嘉場上金的金天煌、金天耀兩兄弟後人,分居在上埠和下埠八角亭附近,並在上埠訪賢閣附近的田野邊,蓋起了一座金家祠堂。而另一支居住在下埠八角亭河頭對面,其地後來被叫做金益和。
鰲江八角亭河頭,河對岸為金益和原址,鰲平航線的起點。
金益和其名來歷,金家後人對此也說法不一,有說是祖上糕餅店的商號,也有說是釀酒坊的行號。在金家祖屋前,有一片寬闊的灰坦地,四周圍上了圍牆,據說曾是用來曬醬放酒埕的作坊。過去平陽的釀坊行號都帶有「和」字,比如「九和」「九成和」「李萬和」等等。但奇怪的是,金家後人卻一直沒把「金益和」作為他們的商號來使用,或許是他們的後人不再從事釀酒行業的緣故。但在地方上,這個家族曾經用過的行號卻留在民眾的口碑里。清末民初,金家後人在八角亭埠頭開有煙店、化妝品店,行號是「金同順」「金同興」,都沒再使用「金益和」商號。
金益和的祖屋據說有200來年的歷史,曾出過一個武生員,祖屋正廳掛著清朝道光、咸豐年間匾額,直到1973年,由於人口日繁,加上老屋年久失修,為了改善居住條件,金家人不得不拆掉祖屋,在原址建起了平房。
金蓮初辦實業
開平陽風氣之先
民國年間,金氏後裔金蓮舫、金蓮初兄弟名振古鰲頭。據《金氏家譜》記載,金蓮舫(1873-1927),「性靈敏,少習商業,嗣以商業不能發展,轉入政界……日與官紳相往來,文學亦隨之而進」,「地方遇有公益之事,莫不商諸蓮舫」。據現年95歲的鰲江人繆昌來說,當年地方人都知道下埠有賢紳金蓮舫,做事公道,善於調解地方糾紛。
金蓮初
金蓮舫胞弟金蓮初(1884-1972),更是在平陽做出了幾件首開風氣的事業。1925年,金蓮初購置了輪船和客駁,開始在八角亭河頭經營鰲平航線,很受來往於鰲江兩岸渡口群眾的歡迎。當年鰲江至平陽昆陽的內河貨運運輸都是靠小木船,使用木槳人力,從鰲江鎮八角亭河頭出發,需要2個多鐘頭才能划到縣城昆陽坡南河頭。現代化的機器輪船使鰲江兩岸的交通更便利快捷,促進了平陽社會和經濟的發展,他也成為平陽縣經營內河運輸第一人。後來,金蓮初又購置了輪船,辦起鰲江開往福州的海上運輸航線。
1930年,金蓮初創辦了鰲江電力碾米廠,從上海購置一部24馬力引擎,還聘請了上海師傅指導。電力廠在夜間帶動一台10千瓦發電機,供居民照明。民國27年,他在鰲江和平陽縣城間架設一條配電線路,由鰲江送電,配變容量15千伏安,安裝在縣城南門城頭,為社會培養出一批電力人才,如七級電工的金立鑫,宜山發電廠廠長金立旺,上海中石化電力系統總工金立禎等人,至今他們的家庭成員多從事電力工作。同鰲江名士王理孚的「王廣源」遭遇一樣,鰲江電力碾米廠也曾受平陽縣長張韶舞的勒索威脅,私營的電力廠被強令改為公有事業。但金蓮初據理力爭,說就算官司打到「大理寺」也要堅持下去,導致張紹舞的圖謀未能得逞。
金蓮初熱心社會公益,擔任過平陽商會會長,早年捐資修建鰲江新堂、荊溪山東纂禪寺。抗戰時期,日寇轟炸鰲江,鰲江南門街周邊的人向農村逃散,都要通過金益和與水心村之間的木橋,木橋不堪重負。抗戰勝利後,他首倡並出資把木橋改建為石板橋,為了紀念抗戰勝利,橋名取為「勝利橋」。1949年後,金蓮初被定為開明紳士,上世紀六十年代初作為地方上德高望重的鄉紳,列席縣政協會議。有一次去縣裡參加政協會議,領導得知他牙齒不好,特地吩咐廚房安排鬆軟食物。
金蓮初與其兄一樣,喜與文人交往,40年代為「頤社」成員。「頤社」效仿「戊社」,由鰲江名士王理孚、王惺園、王子久、葉卓然、金蓮初、林濟川、孫志璆、張叔玉、潘品梅等九人組成,吟詩撰聯,漫談家事國事,盡得頤養天年之樂。
子孫繁衍
遠赴巴西法國經商
金蓮初二子金立俊(1915-2004),生性儒雅,為人正派,輕財仗義,14歲去溫州白累德醫院當學徒,成年後迎娶本地名中醫楊滌生的女兒,曾在溫州市區的甌海醫院、康樂藥廠、肥皂廠等處工作。
抗戰勝利後,日本人撤離台灣,台灣社會急缺各類專業人士,平陽不少人告別妻兒而赴台。金立俊熟識制皂工藝,在家鄉金益和辦過制皂作坊,應溫州知名實業家余毅夫邀請,去台灣中部彰化縣羅東鎮新興肥皂廠負責技術工作。1949年後,金立俊在余毅夫創辦的「新興火腿廠」擔任廠長,由於是台灣的第一家火腿廠,因而十分引人注目。火腿廠一直辦了七年多,隨著余毅夫回大陸而關閉停產。上世紀60年代初,由巴西開銀行的庄姓朋友的介紹,金立俊去巴西做檯布生意。
改革開放後,有著創業基因的金益和家族重立商業潮頭。金立俊之子金慎強、金慎寶遠赴法國從事皮件生意。當時法國的皮件生意主要由猶太人壟斷。溫州人憑著勤勞耐苦,逐漸佔領了法國以及周邊國家的皮件市場。同時,兩兄弟積极參与法國華人組織活動,爭取在法的中國人合法權益,多次被選為法國華僑華人會副主席。他們也一直關心家鄉的發展,每逢鄉親訪問法國,除了代表法國華僑華人會安排接待外,還經常宴請,共商家鄉的發展規劃。如今金慎強、金慎寶都是法國華僑華人會名譽主席,其後裔也有多人在經商。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雖然如今金益和作為一個地方,消失於新一輪的城鎮改造中,但金益和家族在鰲江的城鎮形成歷史上留下了濃厚的一筆。他們心胸豁達,敢為人先,勇於創業,同時熱心社會公益,注重文化教育的家族遺風,是鰲江各優秀家族的共同特質,也是典型的溫州人精神。
來源:溫州日報
記者:劉榮鋒
※陪人聊天就能賺錢?想不到噩夢開始……
※寫字便是田園——記平陽書法家張國鈞老師
TAG:平報傳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