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電影太酷了
1 .
《你從未在此》說的是一個殺手解救未成年少女的故事。導演琳恩·拉姆塞的能耐是,把這個老氣橫秋的故事,講述得新鮮欲滴。
她省略了這類故事標配的火爆場面。影片中兩處不得不出現的的暴力畫面,第一處,主人公Joe解救小女孩妮娜時大殺四方,是調用監控器中的黑白畫面,使用不連續剪輯呈現的。
走廊的空鏡頭。樓梯的空鏡頭。
主人公Joe在門口一鎚子干翻一個人。
Joe走路。
推開一個房間的門,燈光下,跳動的人的影子。一個人跑出,Joe跟出,一鎚子一鎚子砸死。
走廊的空鏡頭,一個人的腳橫在畫面右下角。
Joe在走廊里走動,一個屍體趴伏在腳下。
妮娜從一個敞開的門裡走出,繞過一個屍體,走過鏡頭。
背景音樂是《Angle Baby》,女生一直淺吟低唱。
第二處暴力場景臨近結尾,攝影機跟著Joe在州長家裡穿行,粉色的床,雕花的樓梯扶手,有撞翻的桌椅,歪倒的身體。
Joe肩膀扛著一個榔頭,在走廊里穿行。
最後,州長躺在地毯上,脖頸上一道裂開的口子,鮮血已經乾涸。
這部以殺手為主要視角的電影,大部分時間用來描述殺手的日常。
晚上回家,和母親談論電視台剛剛播放的《驚魂記》。跪在衛生間里,擦溢到地板的水。坐地鐵去領最新的任務。
接到任務後,像個藍領那樣去五金商店,專心挑選膠帶、鎚子。執行任務前,洗澡,穿上舒服的衣服。
2 .
《你從未在此》最動人的就是影像表達的獨特性。
近二十年,電影方面最令人痛苦的,就是電影語言沒什麼進步。電影人用電影技術的爆炸去掩飾電影語言上的乏力。
所以,《你從未在此》更令人震驚。
在去年的戛納電影節上,標註為95分鐘的電影,放到80分鐘就結束了。發布會上,導演琳恩·拉姆塞承認,「影片還未完成」。
第一次有一部未完成電影參加了戛納的主競賽單元,還拿到了最佳男主角和最佳編劇。
最殘酷也是最浪漫的一個畫面,出現在母親被殺之後。Joe下樓,大開殺戒。
最後一個人被打傷後,他餵了他一片止疼葯。
兩人肩並肩躺在地板上,聽《I"ve never been to me》,跟著哼唱。
不遠處是橫陳的屍體,凝結的鮮血,而樓上,躺著被殺死的母親。
最具儀式感一幕出現在水葬母親一段。
隨著母親身體一點點沉沒於水下,Joe也跟著下沉。絕望,哀傷,但美得不像話。
你無法忽視《你從未在此》中的音效。
導演不是製作了新的音效,而是重新處理了日常聲響。她根據人物和故事的發展,對日常聲音做了或增強或變異的處理。
這些常見的聲音,煥發出獨特的魅力,不但參與進敘事,更起到了情緒暗示的作用。
聲音和畫面作用到一起,就是影像敘述,就是所謂的電影感。
《你從未在此》的魅力,即在於此。
3 .
Joe這個殺手的形象,太獨特了。
之前也有殺手,如萊昂。有著各種心理問題,但從沒有像Joe這樣被深刻地折磨,有著濃重的自毀傾向。
影片第一個鏡頭,就是他頭上套著塑料袋倒數。
童年的記憶,如鐵烙一樣折磨著Joe。後來,在戰場上,他看見為了一塊巧克力殺人。再後來,相依為命的母親被殺,他成了這個世界的孤魂野鬼。
影片最傷感的兩個鏡頭,一個關於Joe,他站在父親的怒罵里,如狂風中的一片落葉。
另一個關於小女孩妮娜,被解救出來後,她擁抱Joe,並試著用身體去報答他。
在還不知道身體的真正意義之前,她早早就知道身體的作用。
妮娜和他,是時間摺疊後,重合的兩個人生。
3 .
Joe像一頭壯碩的獅子,鬚髮戟張。在影片大部分時間沉默不語。但總有一些回憶,破門而入。如暴雨將至,天邊一閃即逝的閃電。
根據這些碎片,可以拼湊出Joe的過去。
小時候,父親家暴母親,他只能站在牆邊,瑟瑟發抖。
在他殺死闖入者時,一個一閃而過的鏡頭裡,是鼻青臉腫的母親,趴在沙發下,向他做出小聲的手勢。
影片最後,幹掉州長,他脫掉上衣,哭泣。然後看見剛剛家暴後的父親,光著上身,坐在椅子上。
就像他現在這樣。
影片中,他是殺手,受議員委託,去解救他被送去做雛妓的女兒。
他是一個解救者。
而那些撞進記憶里的閃回,緊要關頭的倒數,一次次地告訴觀眾,他也是一個受害者。
他拯救小女孩,也在拯救從童年開始就被囚禁了的自己。
Joe是一個深刻的矛盾體,像野獸那樣殘暴,也像孩童那樣純良。他壯碩,也孱弱。他野蠻,也怯懦。
事實上,他解救了小女孩妮娜,而小女孩妮娜則拯救了他。
第二次被抓走時,一直沉默的妮娜,喊出了「Joe」。
妮娜對他說過兩句話,「沒事的」,「今天會是美好的一天」。
影片最為詭譎的一幕出現在州長家。
妮娜殺掉了州長那一刻,她成為了他。
影片最後一個鏡頭極為驚艷,餐廳里,Joe自殺,一聲槍響,鮮血迸濺。但餐廳人聲如舊,沒有任何受到槍聲干擾的跡象。服務員臉上帶著迸濺的鮮血,到他桌旁,放下賬單。
血漫過來,賬單浸濕。
再後來,妮娜回到餐桌,叫醒Joe,一起出發。
兩人都獲得了重生。
他們互相成為對方的拯救者和殺戮者。他們互相長成了對方的少年和成年。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