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莞產手機瞄準前沿技術求突圍

莞產手機瞄準前沿技術求突圍

日前,工信部旗下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了《2018年3月國內手機市場運行分析報告》。報告顯示,2018年1至3月,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為8137萬部,同比下降26.1%。其中,國產品牌手機出貨量7586.4萬部,同比下降27.9%。相關統計顯示,部分莞產智能手機出貨量也遇到一定程度的下滑。

隨著銷量觸碰到天花板,莞產智能手機製造商轉型升級的步伐加速,整個行業也即將面臨競爭格局洗牌和變革,整個行業的馬太效應初露端倪。在此背景下,OPPO在今年4月正式成立OPPO研究院,與斯坦福大學AI人工智慧實驗室建立了OPPO-斯坦福大學聯合實驗室,共同探索人工智慧前端技術及應用。

在業內資深人士看來,誰能搶佔技術的制高點,最先將AI、5G、AR等前沿技術應用到手機成熟商用階段,誰就能在這場手機市場爭奪戰中突圍而出。東莞在圍繞智能手機的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同時,也要警惕「一業獨大」現象,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著力培植和打造新的優勢支柱產業集群。

撰文:南方日報記者 葉永茵 策劃:郭文君

新路徑

從同質化到差異化經營

去年2月,東莞市中堂鎮,不到1000米的新興路上,連續開著26家掛著OPPO或者vivo標識廣告牌的手機店。4月16日,記者回訪新興路,僅有10家左右的店被綠藍色的OPPO與vivo廣告牌覆蓋。被坊間稱為「綠藍兄弟」的兩家手機廠商在線下的部分門店悄然關停。

OPPO品牌部相關負責人回復南方日報記者稱:「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已經進入了『後智能手機時代』,呈現三大特徵:T型格局已定;基於用戶核心需求的技術創新趨緩,消費者換機動力不足;競爭全球化成為必然。當前市場是頭部企業的競爭,競爭更加激烈,如果犯錯,很快會被其他家吃掉。」

OPPO副總裁吳強說:「在這樣一個時期,因時而變才是最佳的選擇。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越是在這種時候,我們越是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去思考手機行業的變與不變。」

藉助大量開線下門店、投入廣告,以及與零售商利潤分成,的確能迅速提升手機的銷量。然而,隨著競爭逐漸激烈,這種「砸錢」式的投入讓「綠藍兄弟」的營銷效果逐漸減弱。

金融投資機構原始森林董事長馬雷鳴說,在互聯網席捲而來的時候,加上產品發布周期的延長,傳統的手機線下門店就不再具備更多的吸引力,銷售額也隨之直線下降。再加上高額的投入成本,企業的資金鏈要是跟不上,這個手機品牌就很容易被擠出市場。「關停門店是較為直接的節約成本又行之有效的辦法。」馬雷鳴說。

「在如今的市場環境下,一些中端手機製造商較容易出現資金鏈的問題。」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系教授林江說,一方面,手機市場在前幾年的競爭激烈,很多手機商在管理上沒有進行科學的規劃,容易造成資金鏈緊張;另一方面,中國手機市場接近飽和,智能手機銷量呈現出下滑的趨勢,這導致部分中端手機製造商面臨發展的瓶頸。

林江說,隨著競爭逐漸激烈,中端機利潤低的缺點凸顯,可替代性極高,手機品牌商在資本的投入上容易出現障礙。在智能手機微利時代,若產品銷量跟不上去,或市場發生突變,中低端手機容易造成庫存壓力,從而引發資金鏈緊張等問題,甚至被擠出市場,「花巨資投入營銷、遍布門店、與零售商分成等同質化的經營模式,已經不適用於目前激烈的市場競爭,探索出差異化之路,是手機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

新趨勢

從要素驅動到創新驅動

縱觀當下,手機行業未來發展的方向發生了改變——從土地、資本要素驅動向有關於人工智慧、5G、AR等技術的創新驅動轉型。吳強在OPPO 2018春季新品媒體溝通會上表示,5G、人工智慧這些前沿技術進入成熟商用階段之前的空置期,OPPO把這些定義為「後智能手機時代」。

這一觀點與GFK預測不謀而合,GFK預測,雖然中國手機市場零售規模進入增長冰封期,但中國手機市場2018年全年零售額為1.09萬億,同比增長7.1%,2018年智能手機均價將突破2500元。消費者關注重點逐步由硬體、配置向品牌和體驗方向轉移。

為了進一步推動技術的革新,OPPO在今年4月正式成立OPPO研究院,OPPO研究院總部設立於深圳,下設北京研究所、上海研究所、深圳研究所、東莞研究所、日本(橫濱)研究所和美國(矽谷)研究所6個研究所,在軟體、硬體及標準三大領域展開研究工作。

OPPO相關負責人透露,OPPO研究院偏向趨勢的研究,通過OPPO研究院下設的不同研究所,以及靈活、專註的對外研究合作,OPPO將進一步提升自身創新能力,力求引領人工智慧、5G等技術在智能終端上的發展應用,從而繼續為用戶打造藝術與科技相結合的至美產品,始終滿足並超越用戶的需求。

隨著創新驅動的推進,各種前沿技術興起,vivo也嗅到商機,瞄準了這片「藍海」,希望打通手機產業和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的通道。

2018年3月19日,vivo對外發布了新手機X21。值得關注的是,X21手機里設有名叫「Jovi」的人工智慧助手,這是國內首個手機內置的人工智慧助手,是vivo CEO沈煒帶領核心團隊,到美國東、西海岸學習人工智慧技術所研究出的「傑作」。

一起赴美的vivo人工智慧負責人周圍說:「雖然我們一直在做這方面的研究,但科研機構在AI技能、演算法方面的成果甚少,美國之行讓我們重新認識了這個行業。很多前沿的研究,像聲音、機器視覺、語義理解,在這些優秀的科研機構裡面已經沉澱上十年的時間了。如今,將人工智慧運用在手機上是未來的大勢所趨。」

回國以後,沈煒重新規劃擴建自己的人工智慧團隊。在沈煒看來,因為有了人工智慧,手機完成新的代際更替,從原來的「智能手機」真正意義上變成了具備智慧的產品。vivo X21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而vivo X21的功能是否能如人一般「血肉豐滿」,就要依託位於東莞長安的vivo廠區的工藝和技術。

「於莞產手機製造商而言,這不僅關乎一項前沿技術的誕生。」林江說,「這也是智能手機的發展方向。從傳統生產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是電子信息產業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的主要路徑,也是東莞製造走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要求。」

新方向

從「鏈式發展」到「圈式發展」

這場手機行業的變革,使不少上游供應商都受到了波及。直接反映在資本市場上的結果,是多家手機產業鏈相關的公司股價出現了明顯的下滑。這種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影響在產業鏈中的表現尤為明顯。對此,林江提出「鏈式發展」向「圈式發展」轉變,建立完善的產業生態圈,這將是東莞手機產業發展的新動能。

所謂產業鏈,是對企業主體間形成上下游協作配套關係的一種描述。而產業生態圈則是包含協作配套構成產業鏈的各企業主體,還包含為企業主體持續發展提供人才、融資和基礎設施等要素支持的整個外部環境。

已實現集群化發展的東莞智能手機產業也存在諸多有待完善之處。《東莞市智能手機產業基地發展規劃(2015-2020年)》(簡稱《規劃》)就指出,東莞智能手機企業除華為、金立、步步高等擁有自主品牌外,大多數仍以貼牌、低端產品為主。未來幾年,東莞市將加大對智能手機產業的支持力度,力爭建成全國智能手機創新研發基地、全國智能手機自主品牌培育孵化中心、全球智能手機整機重要製造基地。

手機產業生態圈該怎麼建?在林江看來,東莞是世界的手機製造中心,要在完善的產業鏈條、完整的產業集群的基礎上,在政府、行業、企業之間搭建產業發展的公共服務平台。

「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通過釋放政策紅利為平台的搭建作支撐,主動引進國家級的大裝置,並形成大裝置集群。鼓勵行業的龍頭企業帶頭成立行業協會,在協會的帶領下,發起產業鏈中的兼并重組收購案,合併若干個中小型手機及相關配套企業。此外,發揮金融創新的作用,聯合東聯租賃、東實集團等金融組織,建立服務產業鏈上下游的供應鏈金融,為有需要的企業提供融資租賃服務,有效監測和降低相關企業的不良和壞賬,防止資金鏈短缺的情況出現。」林江說。

比如長安的智能手機特色小鎮,正是探索「圈式發展」的典型。目前,長安鎮已聯合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和香港大學開展智能手機小鎮規劃建設,形成了城市服務、創新研發、企業總部等5個相對清晰的功能組團,重點規劃企業孵化培育、企業成長加速、企業總部核心三個區域,從而搭建一個全周期服務的企業社區,實現產業和優秀人才等生產要素的聚集。

新動能

從單一產業到多元產業

手機行業變革的背後,也向東莞提出新的命題——東莞在圍繞智能手機的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同時,也要警惕「一業獨大」現象,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著力培植和打造新的優勢支柱產業集群。

中國工程院製造業研究室主任屈賢明說,東莞在智能手機產業鏈上、中、下游的電子信息產業發展逐步完善,產業基礎雄厚,市場空間廣闊,這些優勢是東莞在電子信息產業方面立於不敗之地的原因。但是陷入「一業獨大」的困局是東莞不可忽視的問題。屈賢明建議,東莞可以多花精力培育本土優質企業,打造自己的優勢產業。

針對此,今年市委一號文《進一步加快經濟轉型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體系化。推進新材料、機器人、人工智慧、生物技術、第三代半導體、新能源與新能源汽車等產業發展,著力培育新的世界級先進位造業集群,構建更加均衡、多元的產業發展格局。加快在共享經濟、數字經濟、生物經濟、第五代移動通訊網路(5G)、超高清影視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鏈關鍵環節,著力引進一批具有創新能力和資源整合能力的龍頭企業、潛力企業。

在具體部署方面,東莞市委書記梁維東表示,東莞要加快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綠色低碳、生物醫藥、數字經濟、新材料、海洋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構築東莞產業體系新支柱。切實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繼續抓住高新技術企業這個「牛鼻子」,實施高新技術企業「樹標提質」行動計劃。

近兩年來,東莞也積極探索新興產業的發展方向,從著力培育人工智慧、新能源、生物醫藥等前沿新興產業,到打造多元產業發展格局。就在去年,東莞引進了千億元級的清華紫光晶元項目,該項目包括5G、智能晶元等多個新興產業。

在業內人士看來,新興產業為東莞產業發展帶來了無限的可能,東莞應該緊抓新興產業的發展機遇,讓其逐步成為東莞蓬勃興起的戰略性和支柱性產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方日報 的精彩文章:

檢測省運會辦賽能力
2020年建成嶺南生態水鄉

TAG:南方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