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千年前,此皇帝病死後薄葬,千年後,成唯一一座被發掘的唐代帝陵

千年前,此皇帝病死後薄葬,千年後,成唯一一座被發掘的唐代帝陵

靖陵的陵主李儇是唐懿宗李灌的第五子,唐代第十九任皇帝。他初封普王。公元873年懿宗病危,宦官劉行深、韓文約為了便於控制朝政,偽造遺詔立年僅12歲的李儇為太子。不久懿宗病死,李儇被擁立為帝,時年12歲,是唐代即位年齡最小的皇帝。李儇即位後,朝政由宦官操縱,而他則終日外出打獵,遊玩嬉戲。被宦官把持的政治集團奢侈無度,朝政日非。此時南詔及嶺南戰事日劇,再加上黃河泛濫成災,各地百姓無以為生,紛紛揭竿而起。其中王仙芝和黃果領導的農民大起義政破長安,僖宗被迫出逃四川,躲避了整整五年才返回。但此時的唐王朝已是分崩離析,名存實亡。公元888年3月,唐僖宗李儇病死於宮中武德殿,在位15年,終年27歲,葬于靖陵。

千年前,此皇帝病死後薄葬,千年後,成唯一一座被發掘的唐代帝陵

據文獻記,文元年位宗駕崩於長安後,以韋昭度攝家宰,負責山陵的營建工程。由於僖宗在位期間昏庸無能,朝延里宦官專權,國內戰亂不斷,所以國家財力極度質乏。而一心只知享樂的宗由於曾在陵墓。據文獻記載,文德元年僖宗駕崩於長安後,以韋昭度攝家宰,負責山陵的營建工程。由於僖宗在位期間昏庸無能,朝廷里宦官專權,國內戰亂不斷,所以國家財力極度匱乏。而一心只知享樂的僖宗由於曾在黃巢起義期間出逃四川,嘗到了顛沛流離之苦,感受到了百姓的疾苦生活,所以,他在臨死之前特意留下遺詔,遺詔的大致意思就是:現在國庫空虛,百姓疾苦,所以喪葬不易奢費,只需要要比對前人帝陵制度,按照照「十之減六七」的標準從儉樸修建即可荒婷一生的信宗在傷終之前還是有所醒悟的,所以才特意留下遺詔,命令喪事從簡,以免勞民傷財。儘管靖陵的規模和建制比起前人帝陵有所縮減,但是在當時因庫衰竭、民不聊生的情況下,這座唐十八陵的「收宮之作」是顯奢侈的。

千年前,此皇帝病死後薄葬,千年後,成唯一一座被發掘的唐代帝陵

靖陵是唐陵中唯一一座進行考古發掘的帝王陵。事實上,在考古專家發掘之前,靖陵早已經歷過數次浩劫。據《新代史》記載,後梁溫韜曾將位於其境內的諸唐陵「悉發掘之」,「取所葬金寶」。

千年前,此皇帝病死後薄葬,千年後,成唯一一座被發掘的唐代帝陵

及至20世紀90年代初,靖陵先後七次遭到不法之徒覬覦,甚至有人用炸藥炸開靖陵封土堆,直接進入墓室。為了避免文物進一步損壞,考古學家對進行了發掘。通過發掘可靖陵地宮由墓道、甬道、墓室三部分組成,全長44.18米。墓道位於腰部留有二層台,修有整齊的土階,墓道東、西兩壁繪有壁畫。

千年前,此皇帝病死後薄葬,千年後,成唯一一座被發掘的唐代帝陵

甬道頂部被盜墓者破壞,其人口處兩側繪有執戟士壁畫,北部東、西壁各開二龕,壁龕內繪製獸首人身的生肖圖案。靖陵的墓室為土洞,穹隆頂。棺床與北牆之間放有兩個石函,由於該墓多次被盜,進水亞重,原置於棺床周圍的棺槨、箱、陵帳早已被破壞,棺木也已全朽。除以上發現外,靖陵墓室內還出土了100餘件文物,主要有石碑石函、龍風玉壁、王佩、哀冊玉殘片、金銅鎖、金寶石銅花等。

千年前,此皇帝病死後薄葬,千年後,成唯一一座被發掘的唐代帝陵

通過對靖陵的挖掘可以看出,站陵的地宮修建已經不如之前,出土的陪葬品也比之前的帝陵少了許多,這顯然與靖陵多次被盜有關。同時,這座殘缺的唐十八陵中最後一座陵墓用衰敗為唐王朝划上了一個並不完美的句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的精彩文章:

一群孩子樹林玩耍時看到一怪物嚇傻,告訴當地憲兵隊後引軒然大波
此絕世美女嫁是一丑將軍為妻,做一驚人舉後皇帝封其為「君」

TAG: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