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改讓校園足球更健康
日前,教育部印發了《關於加強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建設質量管理與考核的通知》,決定取消8所學校的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資格,責令29所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限期整改。《通知》一出,一石激起千層浪,再次將「校園足球」推上風口浪尖。
足球是一項獨具特色而又魅力無窮的體育運動,足球的魅力究竟在哪裡呢?有人說,足球是戰爭模擬度最高的競技遊戲,比賽之前兩隊牽著身穿球衣的孩童進場,在球場列隊聽唱國歌、交換隊旗等莊嚴的儀式感等,都賦予其足球文化和體育文化典雅內涵;足球比賽結果具有極大不確定性,勝負想像空間巨大;足球運動還是人的自然力的綜合體現,同時又必須具備團隊協作、博弈策略、心理素質、適應環境的能力,甚至是不同文化、不同思維方式的對抗。因此,世界上任何一個足球強國無不是長久積澱的結果,無不是從娃娃抓起的。
作為促進中國足球發展的一項舉措,不可否認,校園足球的推廣為中國足球運動的普及貢獻良多:校園足球的廣泛開展,既帶動了青少年參與體育運動、培育校園體育文化,又夯實了足球基礎,讓有足球天賦的青少年脫穎而出,等等。正因如此,近幾年,國家大力發展校園足球,短短兩三年時間,全國就創建了兩萬多所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到2025年,這個數字將達到5萬所。校園足球的井噴式發展,使得發展和建設過程出現了一些不達標、質量不高甚至濫竽充數的情況。因此,教育部及時發文整頓,意義重大。
據新華社調查發現,被摘牌的校園足球特色學校普遍具有如下「特色」:一是學校硬體水平差、師資不足;二是體育道德、文化缺失;三是弄虛作假,急功近利;四是重創建、輕建設,對於「足球進校園」的認識出現偏差。那麼,如何保證校園足球作為中國足球改革的創新舉措,最終結出的是碩果呢?
首先需要強化三個自覺,即學校領導、全體老師和學生的自覺。學校各級領導、老師以及學生這三個群體做到自覺自愿地喜愛並參與到足球這項運動中。自覺而不是跟風,自願而不是強迫,學校領導、教師和學生真心喜愛、饒有興趣是校園足球建設的基本前提。興趣是最好的催化劑。學校各級領導和老師是否把足球進校園作為自身的、自覺自愿為推動我國足球事業發展而貢獻一份力量的觀念,作為建設體育強國的長效機制。整頓促進建設健康發展,最重要的是回到校園足球建設的本真上,要關注學生身心德全面發展,要促進學生的足球興趣與技能的培養,其中,學校領導具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懷也是至關重要的因素。
二是校園足球建設需要借力於學生家長以及社會力量。家長自覺支持與社會自覺寬容對校園足球的建設和發展至關重要。足球真正成為我國校園體育的重要基石有一個緩慢成長的過程,在其建設和推廣過程中往往困難重重,例如會受到傳統升學觀念影響,家長、校方可能將「足球」視為升學負擔等。社會輿論對於近年來校園足球所取得成績的正面宣導,家長對於孩子成長的全方位關注、素質化育才理念,這些外在環境與足球學校本身的努力所形成的合力都是校園足球發展所需要的正能量。
三是校園足球建設質量更重要。要踏踏實實地夯實基礎工作,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足球競賽與活動。足球競賽與活動,場地設施是基本條件,加強場地設施建設政府要支持。同時還要會用場地,能把場地設施的利用最大化。缺足球人才是目前的共識,人才培養是需要周期的,都要人才,人才何處有?其實,校園足球的人才包括三方面:一是足球技術人才,二是競賽與活動的組織策劃人才,三是學生骨幹人才,如果再利用或吸納一些社會人才,所謂的人才缺口就不會那麼大。此外,還需要資金到位,要會用有限資金,不必貪大求洋。不合格的足球特色校當然要整頓,引導和督促地方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管理者思想轉變,促進校園足球的健康發展也是當務之急。
(作者系首都體育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中國教育報》2018年04月19日第2版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