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湮滅》這部好片中國票房這麼爛?真不是觀眾的鍋
說是「熱片測評」,上周測評君卻選了部冷片《暴裂無聲》。一不做二不休,本周再選擇一部冷片《湮滅》。票房是冷,內涵卻「熱」,這就是這兩部冷片的一些共通之處。比起24K純金爆米花電影《狂暴巨獸》,關於《湮滅》,實在有太多可以講。
測評君看了2遍《湮滅》,可以說很是喜歡。它的色調那麼冷冽,但對於未來的暢想與精神文化的命題,卻又闡述得那麼美麗而溫暖——如同「X區域」里那基因交叉而變異的花朵,抑或被人類基因折射而生為人形的草木。
跟《降臨》一樣,《湮滅》提出了另一種可幻想的未來。這種未來無關語言與思考方式,而關於地球主宰的碳基生命,很可能顛覆為遙遠宇宙盡頭那不可名狀亦無法想像的奇特存在。
亞力克斯·嘉蘭對於人類的命運進行了第二次幻想,「機械革命」後,還能有什麼樣的「文明革命」讓人類社會進行一次大洗牌?
整部片子都充滿了在女性意識主導下、探尋無限未知的高級美,而靈魂人物娜塔莉·波特曼飾演的「莉娜」的「出軌救贖之旅」,其實成為探訪X區域的核心線索,所以「出軌後如何救贖」才是本片的主命題,一以貫之地揭示了人類情感的歸處,也讓莉娜和凱恩成為新世界的「亞當和夏娃」,讓夫妻團圓成為「X區域」的湮滅、新變種人類的開始。
生前窮困潦倒的菲利普·K·迪克,那麼地時運不濟,卻又在無米無炊的艱難生命里盡情表達對這個撲朔迷離的技術未來的憂慮。根據他的作品改編的美劇《菲利普·K·迪克的電子夢》中,有一集就講述了被外星生物侵佔身體而共生的男主角回家與女主角團聚的故事。這個故事很美,但曾經不為人關注。
骨子裡,《湮滅》講述了同一個故事。這個故事也很美,但沒什麼人看。
為什麼中國觀眾不愛看湮滅?
截至4月18日,上映6天,票房不過區區5100萬元,對比一下同期公映的《狂暴巨獸》,票房累計達4.9億元,慘淡的數據又引發一片哀嚎:中國影迷就是不待見這樣的文學科幻作品。
不過這次,這個鍋還真是甩重了。不僅中國觀眾不對口,根據票房數據網站boxofficemojo顯示,二月份北美上映的《湮滅》本土票房僅僅3269萬美元。其中,首周末票房就達1107萬,此後大幅跌水。
所以《湮滅》的票房不夠理想,不是一個地區的問題,而是全球的問題(難為「全球」這個詞了,畢竟就沒在幾個地區上映)。
實際上,這幾年冷門科幻片在中國反而能取得還算不錯的數據,譬如跟《湮滅》氣質略相似的《降臨》,同樣有原著基礎,內地票房1.09億元。《銀翼殺手2049》,7692萬元。斯特克老爺子的《異形:契約》,更創收3.11億元!
儘管對於大部分科幻片而言,內地這點票房只能算杯水車薪,無法挽救「賠本」之殤,但不至於死無葬身之地。
《湮滅》的受困,主要原因有二。
1.小眾科幻受眾逼仄+續集電影的井噴
不談《星際穿越》、不談《星球大戰》、不聊《星際迷航》、不說《變形金剛》、不扯《侏羅紀公園》。再回首,再聚焦,我們能輕易發現,獨立小製作科幻片或者文藝科幻或者硬科幻,從來都不受票房市場待見。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1982年老版《銀翼殺手》,製片成本2800萬美元,票房僅收2750萬美元,輸到導演沒朋友。但歷史的車輪最終給予這部賽朋克科幻經典以封神的地位,IMDb數千萬的打分群體也佐證著:最後的最後,廣大影迷十分喜愛這部影片。
有論調反駁稱,《寂靜之地》、《逃出絕命鎮》那樣的科幻片就很吃香啊,不然怎麼北美上映就登頂周票房冠軍?
如果細分類型的話,這個比較是不對的,雖然都跟沾染著一點「科幻」設定,但本質上諸如《逃出絕命鎮》《彗星來的那一夜》這樣的片子,其實始終「驚悚、恐怖」元素居多,架著「偽科幻」的衣衫,骨子裡兜售的都是奇幻元素。
這也能解釋為何《招魂》《潛伏》一類將「嚇人氣氛」經營到極致的驚悚片能吃香:成本低、回報率高,走進電影院能感受到無與倫比的沉浸感,為啥不去看?
正因如此,中國內地市場每年出現最多類型的電影,除了喜劇片,就是恐怖片。因為成本太低了。
當雷德利·斯科特不拍晦澀難懂的《銀翼殺手》,換個輕鬆+幽默的軟科幻《火星救援》,全球票房噌噌噌漲到6.3億美元(成本預估為1.8億美元),讓製片方福斯穩賺不賠。當他又染指《異形》時,一部《契約》又以9700萬美元的成本(儘管福斯在《普羅米修斯》後對預算削之又削),僅僅收穫2.4億美元票房,扣除宣發費用,福斯巨虧無比。
院線觀眾就見不得小眾科幻、硬科幻的苦大仇深。
回頭看看,《湮滅》雖沒有《銀翼殺手》在思想營造上那般驚世駭俗,但也值得多次品味。執導過《機械姬》的導演亞力克斯·嘉蘭不願為商業妥協、只願為藝術而獻身,親自上陣將《遺落的南境》等原著三部曲大刀闊斧整合成一部,自我風格滿滿。這是導演的誠意,也是科幻片之於市場的悲劇。
此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讓這類小眾科幻的大眾接受度逐年降低:好萊塢對續集電影的推崇。
這種推崇完全是市場惡化的結果,迪士尼對漫威的布局直接催生了一大堆超級英雄電影續集的誕生,「電影宇宙」的形成引發了一連串市場反應,所有握著美漫IP的製片公司也開始推全新重啟作品,沒這資源的也可以挖掘手頭此前的經典IP,因此從2015年開始,整個市場扎堆出現續集+重啟作品,什麼《終結者5》、《侏羅紀世界》、《速度與激情7》、《星球大戰7》、《生化危機6》、《變形金剛5》,不一而足。
原創科幻的空間一再被壓縮。到了2018年,這個現狀進一步惡化:新《鐵血戰士》、《碟中諜6》、《侏羅紀世界2》等等,上映在即。
2.派拉蒙的不自信與流媒體的衝擊
當《湮滅》公映時,MTC給了79分的綜合評分,在優秀之列。絕大多數媒體給了好評,甚至如《帝國》雜誌這樣的知名媒體,怒打100分。《娛樂周刊》、《綜藝》給分也不低,分別是91分、90分。
爛番茄上的新鮮度仍舊為87%,收錄了213個評價中,185個給了好評。大眾方面,觀眾喜愛度67%,完全在及格線之上。相比《超體》或者《銀翼殺手》來說,《湮滅》至少先佔盡了口碑。
但初期可不是這樣的。在影片開始發行之前,製片方派拉蒙搞了個慣常的內部試映,不放還好,放了就崩了。參與觀影的觀眾紛紛表示:這能叫科幻片嗎?簡直是陳凱歌拍《無極2》——無聊至極x2。
派拉蒙一發慌,就開始找新的發行方分擔風險。對於不自信的製片方來說,這又是一個慣常手段:當年卡神拍《泰坦尼克號》,成本一升再升、檔期一拖再拖、媒體口誅筆伐,福斯就分外惶恐,趕忙找了派拉蒙拉新的資金,結果實現雙贏。
不過這次派拉蒙卻沒找科幻片大戶福斯,而是找了流媒體巨頭——Netflix。
Netflix也是財大氣粗,據說花了幾千萬美元購下家庭網路放映的版權,直接讓派拉蒙收回了製片成本。因此許多觀眾,根本無意走進影院一窺究竟、也毋須買碟看看獨家花絮,只要等著Netflix一上線,足不出戶、盡享科幻大片。
無時無刻無處不在買買買的Netflix以新的媒體傳播手段進一步壓榨了院線的生存空間,買電影、買美劇、買綜藝,就跟電視劇放映一樣,這類出血不需要靠片子回本——賣流媒體的平台服務、賣平台廣告足以獲得超高收入。甚至,它們還拿著買來的片子角逐奧斯卡、角逐戛納電影節,也引發了最近炒得火熱的「戛納退片紛爭」。
把片子賣給Netflix的派拉蒙也在宣發上各種偷懶,最終本片只在北美(美國+加拿大)、日本和中國內地放映,其他地區瞄準了流媒體的家庭點播。
因此,即便後期的媒體評分超高、觀眾評分也不賴,派拉蒙也沒有好好宣傳——根本不打算靠票房掙錢。如果一根筋擰巴到死,恐怕又陷入跟《銀翼殺手2049》同樣的命運:影片製作方之一Alcon娛樂面臨著8000萬美金的巨額損失,受到虧損打擊影響,Alcon娛樂直接宣布進行一輪大裁員。
口碑與電影票房在某種程度上呈現正相關,但從來不構成必然聯繫。高口碑不見得收穫高票房,比如《暴裂無聲》。高票房也不代表口碑就好,比如《捉妖記2》。就連2016年的華語新票房冠軍《美人魚》,也在剛上映時被一波先期評論罵到狗血淋頭。
而所有製片方在製作電影時,都會在前期就考慮到回本的問題,沒有人願意碰手不掙錢的買賣。電影是藝術也是商品,沒有公司敢信誓旦旦的表示,自己為了情懷才製片,而且它們非常雞賊地在宣傳續集時,主打「情懷回歸」幌子。
只要製片無法掙錢,即便如上世紀美國聯美公司這樣的製片巨頭,也免不了沒落被重組的命運。最近被迪士尼收購的福斯影業,又是另一個鮮活的例子。儘管全球銀幕數量一再增長,但藝術的枯竭、原創力的降低,讓電影市場的一再呈現不景氣之狀,因此Netflix、亞馬遜、Hulu一類的流媒體巨頭才應運而生。
未來的影視產業變動會較大,在大銀幕穩紮穩打的同時,小熒屏也煥發出新的光輝。
一部《湮滅》遭遇了這樣的命運。未來無數《湮滅》也將步入這樣的命運。
來自淘票票媒體號:熱片測評
※照明娛樂《聖誕怪傑》首曝預告:「卷福」配音 金凱瑞曾主演真人版
※孩子入學家長被面試,如何跟孩子解釋什麼是「貧窮」?
TAG:淘票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