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的日本裝甲部隊:由「鐵皮罐頭」組成的鋼鐵洪流
文/寂寞的紅酒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坦克這種新式武器出現在一戰的戰場上。坦克的問世對現代戰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由於巨大的威力和突擊性,坦克受到了世界各國的追捧,各國紛紛上馬研製新式坦克。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世界上已經出現英國、法國、德國、蘇聯等多個坦克大國。在德國人發明「閃電戰」後,坦克很快風靡一時,成為二戰戰場上的明星武器和決定性力量,各國都瘋狂發展地面裝甲力量。作為列強之一的日本自然也不甘落後,在二戰中日本也打造出了自己的「鋼鐵洪流」,不過日本的「鋼鐵洪流」卻有些略顯寒酸,因為日本的坦克裝甲薄、火力弱,就像個鐵皮罐頭。日本的裝甲部隊就是由這些「鐵皮罐頭」組成的。不過日本對自己的「鋼鐵洪流」非常滿意。日本的鐵皮小坦克曾在二戰時的亞洲戰場風靡一時,到處耀武揚威。
作為後起之秀,日本的坦克發展遠遠落後於歐美工業強國。日本的坦克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紀20年代。1925年日本從歐洲購買了一批淘汰下來的二手坦克,組建了第一支坦克部隊,並開始了坦克研發。由於工業基礎薄弱,科技力量不足,日本用了足足兩年的時間,才仿製出一輛沒有實戰價值的「玩具」試製一號。試製一號坦克重12噸,性能落後,機動性差,缺乏實戰性,只具有觀賞功能。直到1929年,日本才研製成功第一款真正的坦克—89式坦克。但89式坦克性能很差,所以生產數量極少,直到1931年才生產了十多輛。日本國產坦克數量還沒有九一八事變中從中國東北繳獲的坦克數量多。當時,日本國產坦克加上進口坦克,全國坦克數量不超過50輛。
由於89式坦克過於笨重,性能太差,1933年日本著手研發輕型坦克。1934年,日本研發出重3.2噸的94式超輕型坦克(我們常說的小豆坦克);1935年,日本研發出重7.4噸的95式輕型坦克(也叫95式輕戰車);1937年又研發出重15噸的97式中型坦克(也叫97式中戰車)。雖然這幾款「薄皮罐頭」火力弱、裝甲薄,但省資源而且機動性大大提升,更主要的是可以大批量生產了,所以日本人對此非常滿意。事實上,這幾款簡單、單薄的坦克已經超過了日本人的預期,因為日本落後的工藝不能生產太複雜的東西,日本的車體製造工藝還處於鉚接階段,坦克和裝甲車的車體是用鉚釘拼接出來的。二戰中用這種鉚接工藝的工業強國中只有日本,別無分號。沒辦法當時日本的坦克製造和生產技術太落後了。當然,技術落後不可怕,起碼薄皮小坦克也是坦克,可怕的是資源和產能不足。由於資源和產能的問題,日本的坦克產量一直上不去。1942年巔峰時期也不過年產1300輛,整個二戰打下來總共才生產了6000多輛。
94式、95式和97式戰車作為日本軍事工業嘔心瀝血的「傑作」,日本人愛不釋手,日本人終於有了自己的坦克。這些坦克雖然和歐美坦克相比非常落後,但對付亞洲落後的農業國綽綽有餘。日本以這三種坦克組建了自己的「鋼鐵洪流。在二戰中,日本的坦克部隊在中國和東南亞戰場大出風頭,讓各國在日本的「鋼鐵洪流」面前瑟瑟發抖。這主要是亞洲國家太落後,缺乏有效的反坦克武器,所以才讓日本的鐵皮罐頭猖獗一時。日本人靠著這些皮薄餡大的玩具竟然在亞洲戰場所向披靡。不過,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裝甲部隊的好日子到頭了。在太平洋戰場上,美國的飛機、艦炮和謝爾曼讓這些小玩具吃盡了苦頭,日本坦克簡直就是活靶子。美國士兵都不用反坦克炮,一支火箭筒就能輕鬆把日本坦克送進廢鐵場。在東南亞,中國遠征軍竟然曾用大卡車把日本坦克撞翻了,可憐的日本坦克竟然敗給了大卡車。1945年,蘇聯對日本宣戰,日本關東軍在蘇聯真正的「鋼鐵洪流」面前毫無還手之力,蘇聯坦克根本無視日本坦克的存在,直接碾壓過去。在歐洲被打成狗的T34竟然找到了虎式的感覺。
參考資料:《二戰軍事武器兵器書籍大全》 、《經典二戰武器鑒賞指南》、《二戰中的日本》
※十九世紀末美國為何能取代英國的經濟霸主地位
※美國和敘利亞有何歷史仇怨,美國為何要打敘利亞
TAG:寂寞的紅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