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第二代銳龍CPU全國首測:Zen+力量再次釋放

第二代銳龍CPU全國首測:Zen+力量再次釋放

【PConline 首發評測】銳龍這個名字從誕生開始至今已經走過了一個年頭,在2017年發布後到目前為止,口碑可以說是相當不錯了,畢竟時隔多年才打磨出這個強有力的Zen架構讓去叫板Intel。不光是口碑,市場對銳龍的認可是切實存在的,去年AMD處理器在電商CPU出貨比例超過了40%,在中高端領域逐漸反吃Intel的份額,而AMD去年的全年營收也提高了25%,CPU業務占其中收入比例的40%,比以往強多了。一年過去了,銳龍/Ryzen的第二代產品2000系再次殺入戰場,架構優化、工藝升級的2700X、2600X能給你們哪些驚喜?通過測試數據告訴你。

第二代銳龍CPU全國首測:Zen+力量再次釋放

AMD Ryzen 7 2700 X參考價格¥2699

前情回顧:去年的銳龍給市場帶來了什麼變化?

第二代銳龍CPU全國首測:Zen+力量再次釋放

一款產品完成研發、測試之後便會走向市場,它的結局不外乎四種結果——叫好又叫座、叫好不叫座、叫座不叫好、不叫座也不叫好,口碑、銷售雙贏才是終極追求。Intel過去幾年一直被人調侃為「擠牙膏升級」,口碑上肯定不是多麼叫好,但是銷量一直還不錯,反正第一代銳龍上市之前大家並沒有什麼好選擇。銳龍上市這一年的表現可以打個漂亮的分數,口碑、銷量都加分不少,能給個80到90分之間吧。除了主流平台以外,發燒級的ThreadRipper也成為了不少人的可選選項之一。

但是別驕傲,銳龍短板還是有的:

銳龍處理器讓AMD拳打Intel,聽上去好NB啊,不過也別驕傲的太早了,前面說了能打個漂亮的分數,說是80到90分之間,那就88分吧,剩下的12分要給交警——因為銳龍這一年「翻車」的事也不少,表現比前代「推土機」好太多是因為之前拖欠的太多,銳龍還沒有到高興的時候。綜合過去一年的表現來看,銳龍處理器主要的問題在於單核IPC性能尚有欠缺、內存延遲高、挑內存、主板配套等等,這裡面有些問題是AMD自身的不足,有些是與主板廠商乃至業界的磨合,畢竟AMD缺席高性能處理器市場多年了,從2012年推出Piledriver架構的FX處理器之後就事實性放棄了高端處理器市場,晶元組也多年不升級,重返戰場肯定存在一個磨合期,這需要時間解決。

第二代銳龍CPU全國首測:Zen+力量再次釋放

AMD自己能改變的就是優化銳龍處理器,一代銳龍使用的是Zen架構以及Globalfoundries(格羅方德,簡稱GF)的14nm LPP工藝,一年後的今天AMD推出了二代銳龍處理器,架構升級到了Zen+,製程工藝升級到了GF 12nm,這其實就是之前所說的14nm+工藝的改名版,AMD在新架構、新工藝上所做的工作主要就是通過新工藝提升IPC性能並優化Zen+架構,所以現在的銳龍二代處理器是一個改良版,沒有傷筋動骨大改,但是小修小補也能讓銳龍處理器煥發新春,至少也要填完前代留下的一些坑。

此外,2018年與2017年的競爭狀態也有很大不同了,去年銳龍一代憑藉8核16線程可以去血虐4核8線程的Core i7-7700K,但是8月份Intel就推出了八代酷睿,i7-8700K不僅變身6核12線程處理器,而且單核頻率可達4.7GHz,拉開了雙方單線程性能差距,今年的二代銳龍也要應對這些情況。

二代銳龍處理器全陣容:AMD精簡產品線

去年銳龍的產品線陣容是非常豐富、大堆大堆的7系就有Ryzen 7 1800X、1800、1700X、1700;Ryzen 5同樣有許多款,但價格和性能區分度都不夠大,導致可能出現高檔型號和低一檔的型號互相競爭的問題。這一代就精簡了一些,既能更好地打磨產品,也減少玩家們的選擇困難,目前第二代的Ryzen 7就兩款,分別是Ryzen 7 2700X和2700,Ryzen 5算上原來的2400G就總共是三款。

這次的旗艦是Ryzen 7 2700X,去年是Ryzen 7 1800X,數字上低了一個級別,AMD目前並沒有證實是否還有更高端產品,所以未來這也留了一個懸念,說不定哪天就有繼續提頻的Ryzen 7 2800X處理器了,但也可能沒有。

第二代銳龍CPU全國首測:Zen+力量再次釋放

這四款是今天新上市的 你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就能買到了

而我們今天要進行首測的主角是兩個帶X後綴的型號——Ryzen 7 2700X和Ryzen 5 2600X,先看看參數對比。


AMD銳龍兩代CPU規格對比
CPU Ryzen 7 2700X Ryen 7 1800X Ryzen 5 2600X Ryzen 5 1600X
核心代號 Pinnacle Ridge Summit Ridge Pinnacle Ridge Summit Ridge
介面類型 AM4 AM4 AM4 AM4
核心線程 8/16 8/16 6/12 6/12
製程工藝 GF 12nm GF 14nm GF 12nm GF 14nm
超頻 可超頻 可超頻 可超頻 可超頻
頻率 3.7GHz(8核)4.3GHz(單核) 3.6GHz(8核)4.0GHz(單核) 3.6GHz(6核)4.2GHz(單核) 3.6GHz(6核)4.0GHz(單核)
三級緩存 16MB 16MB 16MB 16MB
內置核顯
TDP 105W 95W 95W 95W
首發價 2699元 3999元 1799元 1999元
現價2018/04/19 2699元 2549元 1799元 1519元

最大的升級就是從原來的14nm升級為12nm,從而能夠實現更高的頻率,三級緩存全都沒變,Ryzen 7 2700X在新工藝的加持下,能夠運行在更高的頻率,達到了3.7~4.3GHz,但同時TDP也高了,變成了105W,也是目前為止銳龍主流平台CPU最高的了。Ryzen 5 2600X主要也是頻率的提升,但TDP沒變。

首發價格相比去年的1800X大幅降低,只要2699元,當然這很可能是基於Intel 6核12線程的i7-8700K有足夠殺傷力的前提下才定得這麼實惠的。1800X目前只要2549元,剛好比2700X便宜一點,看到這個你們就能大致猜到2700X的性能了吧~

還值得一提就是AMD一貫良心的介面升級,本代X470主板依然採用AM4介面,與原來的X370相同,互相完全兼容,關於主板的詳細評測與介紹請點擊這裡

本篇評測將會分4大部分:

一、常規首測項目:對比上代旗艦Ryzen 7 1800X、以及Ryzen 5 1600X,目的是看看第二代的Ryzen 7 2700X和Ryzen 5 2600X提升怎麼樣,當然還會對比Intel那頭的對位產品i7-8700K和i5-8600K,看看兩者當代高端型號孰優孰劣。

二、兩代Ryzen 7旗艦的同頻測試:目的是驗證格羅方德的12nm Zen+架構優化如何,同頻性能是否有變化?同頻功耗和發熱是否有降低?

三、Ryzen 7 2700X超頻測試: 上代Ryzen由於工藝的原因基本上全核心3.9GHz~4.0GHz就已經是天花板了,能突破4.0GHz的已經是鳳毛麟角(超頻大師液氮大炮的那種就別拿來做例子了),那這一代工藝升級為12nm的Zen+能突破這層天花板到達何處呢?

四、驗證Ryzen第2代自適應動態擴頻技術——Extended Frequency Range 2 (XFR2) :XFR2的官方說法是,環境溫度更低、搭配更強散熱器的情況下,能獲得更強的Boost性能,這環節我們會拿AMD的幽靈Prism散熱器PK 240水冷排來實現。

2理論性能測試:多線程贏i7

一、性能對比測試:

這環節用到的是兩代Ryzen 7、Ryzen 5,以及Intel的八代酷睿i7、i5,也是首測里最重要的環節,該環節測試的均為CPU默認頻率,測試內存頻率固定在2666MHz。

第二代銳龍CPU全國首測:Zen+力量再次釋放

Ryzen 7 2700X CPU-Z

我們主板使用的是華碩ROG C7H,BIOS版本為0207,在發布前兩天更新了一個4月份的新版本,但由於時間上極可能趕不及,所以本次測試的數據都是基於0207 BIOS的,據說4月新版BIOS會有更好的性能,這個我們之後會試試跑幾個項目驗證。


硬體平台
CPU Ryzen 7 2700X、Ryzen 5 2600X;Ryzen 7 1800X、Ryzen 5 1600X;Intel i7-8700K、 Intel i5-8600K
主板 華碩 ROG CROSSHAIR VII HERO WIFI華碩 ROG MAXIMUS X HERO
內存 芝奇Flare X烈焰槍系列DDR4內存 8G×2 3200MHz
SSD 三星 960PRO 512GB
顯卡 七彩虹 iGameGTX1080Ti Vulcan X OC
電源 鑫谷 崑崙KL-850W電源
水冷散熱器 超頻三 偃月RGB 240水冷散熱器

▍ CPU理論性能測試:

理論性能當然就離不開這幾項傳統項目了,國際象棋(Fritz Chess Benchmark)、質數(wPrime)、CPU-Z,這幾項測試能很大程度上代表CPU的多線程運算性能和單線程性能。

第二代銳龍CPU全國首測:Zen+力量再次釋放

第二代銳龍CPU全國首測:Zen+力量再次釋放

第二代銳龍CPU全國首測:Zen+力量再次釋放

先對比AMD兩代銳龍,Ryzen 7 2700X相比Ryzen 7 1800X的多線程性能提升有8~10%左右,單線程性能提升顯著,有12.5%;Ryzen 5 2600X相比上代的提升幅度看柱狀圖就知道了,比例和Ryzen 7是差不多的,值得肯定。

再對比Intel,在象棋項目上i7-8700K的多線程性能強於Ryzen 7 2700X,在質數和CPU-Z上則是Ryzen 7表現強於i7-8700K,畢竟8核16線程在這些領域上還是比6核12線程好使的。Ryzen 5 2600X在全部多線程項目中都強於i5-8600K,兩者同為6核心,但Ryzen 5有超線程呀!

單線程性能上,Intel的睿頻優勢巨大,i7-8700K默認能睿頻到4.7GHz,CPU-Z單線程分數高達558,而i5-8600K也有520的分數,AMD第二代銳龍雖然相比上代單核性能提升了很多,但還是比不過Intel。

▍ 3DMARK物理運算測試:

對遊戲性能最有代表性的測試項目就是3DMARK了,這裡我們測試的項目是Fire Strike Extreme,只取CPU物理運算分數。

第二代銳龍CPU全國首測:Zen+力量再次釋放

第二代銳龍CPU全國首測:Zen+力量再次釋放

在3DMARK測試項目下,Ryzen 7 2700X略勝的i7-8700K,Ryzen 5 2600X則比i5-8600K強了不少。兩款二代銳龍都比第一代銳龍有提升,幅度為9~10%,和前面的測試幾乎一樣。

3專業軟體測試:互有勝負

▍ 常用軟體性能測試

WinRAR是大家很常用的壓縮軟體之一,壓過大容量文件的你們都知道它對CPU的性能要求有多高,CPU性能越強壓得越快,耗時越短。

我們壓縮一個7GB左右的文件夾,裡面有各種各樣的大小文件,記錄所需秒數,測試成績如下。

第二代銳龍CPU全國首測:Zen+力量再次釋放

四款銳龍所需要的時間都是梯級式增加的,Ryzen 7 2700X比Ryzen 7 1800X節省了25秒,Ryzen 5 2600X比Ryzen 5 1600X節省了40秒。i7-8700K速度最快,比Ryzen 7 2700X快了45秒,i5-8600K則和Ryzen 5 2600X表現差不多。

▍ 專業軟體性能測試

視頻導出和上面的WinRAR一樣,都是巨吃CPU資源的,專業做視頻的朋友對此性能需求極度強烈。我們會讓它們導出一個相同的視頻,視頻各種參數相同,記錄總時間。

第二代銳龍CPU全國首測:Zen+力量再次釋放

在這個環節中,Ryzen 7 2700X的速度和Ryzen 7 1800X差距不大,只快一丟丟,但Ryzen 5 2600X相比Ryzen 5 1600X就快了非常多,節省時間明顯。i7-8700K速度比Ryzen 7 2700X快一丟丟,15秒;Ryzen 5 2600X則比i5-8600K快30秒。

第二代銳龍CPU全國首測:Zen+力量再次釋放

CineBench R15測試性能上,多線程性能表現最佳的是Ryzen 7 2700X,高達1791分,強於i7-8700K,相比上一代提升也很明顯。

單核性能依然是i7-8700K更強,但Ryzen 7 2700X和Ryzen 5 2600X的單核分數已經比上代有很明顯的提升了。

第二代銳龍CPU全國首測:Zen+力量再次釋放

以H.265標準壓縮4K視頻,Ryzen 7 2700X耗時751秒略快於Ryzen 7 1800X,Ryzen 5 2600X表現亮眼,比Ryzen 7 1800X都要快。Intel i7-8700K速度最快,只要570秒,i5-8600K也很快,只要620秒

POV-Ray的性能意義和CineBench R15是差不多的,也代表了CPU的3D渲染性能,每秒渲染像素越多表示性能越強。

第二代銳龍CPU全國首測:Zen+力量再次釋放

這項目上,Ryzen 7 2700X表現最佳,比Ryzen 7 1800X強9%,Ryzen 5 2600X也比Ryzen 5 1600X強12%。

憑藉線程優勢,Ryzen 7 2700X和Ryzen 5 2600X都強於i7-8700K和i5-8600K。

第二代銳龍CPU全國首測:Zen+力量再次釋放

FHD X264基準測試中,Ryzen 7 2700X以3幀優勢強於i7-8700K,Ryzen 5 2600X同樣強於i5-8600K;二代銳龍比一代銳龍的兩款都是正好有5幀的優勢。

測試小結:在專業軟體測試中可以看到,第二代銳龍相比第一代銳龍的整體比例都在8%附近,而與Intel的倆U都互有優劣,實際表現並沒有一邊倒的情況,說明選擇的時候也許更需要看自己的實際需求更傾向於什麼應用場景。

4遊戲性能測試:Intel單核性能強勢

▍ 遊戲性能測試:

第二代銳龍CPU全國首測:Zen+力量再次釋放

七彩虹iGame GTX1080Ti Vulcan X OC電商價格

第二代銳龍CPU全國首測:Zen+力量再次釋放

京東商城:¥6599

CPU測試當然離不開遊戲性能,項目選擇了《古墓麗影10》、《絕地求生》、《全境封鎖》以及《FF15》,均為1080P解析度,特效最高,搭配的顯卡為超強力的七彩虹 iGameGTX1080Ti Vulcan X OC,確保顯卡不會是測試時的瓶頸。

第二代銳龍CPU全國首測:Zen+力量再次釋放

第二代銳龍CPU全國首測:Zen+力量再次釋放

第二代銳龍CPU全國首測:Zen+力量再次釋放

第二代銳龍CPU全國首測:Zen+力量再次釋放

遊戲性能表現上,Intel i7-8700K和i5-8600K表現強勁,畢竟目前的遊戲雖說都已經對多線程進行優化了,但仍然未優化到16線程的程度,因此這種情況下還是單核性能更強的Intel佔優。

Ryzen 7 2700X和Ryzen 5 2600X都比上一代的型號有所提升,其中兩款遊戲提升10%左右,而且Ryzen 7 2700X和Ryzen 5 2600X的遊戲性能也沒很大區別。

56款CPU滿載溫度、功耗測試

▍ 6款CPU滿載功耗測試

由於無法單獨測試某個硬體的功耗,所以下面的都是整機的功耗,分別是三種應用場景,遊戲滿載選擇的是《古墓麗影10》Benchmark過程中的整機功耗峰值,CPU滿載則是Prime95運行FPU烤機測試、顯卡空載。

第二代銳龍CPU全國首測:Zen+力量再次釋放

鑫谷崑崙 850W電商價格

第二代銳龍CPU全國首測:Zen+力量再次釋放

京東商城:¥899

測試過程中我們使用的電源是全模組的鑫谷 崑崙KL-850W電源,80plus白金牌+定製編織線,電能轉化效率高,10年質保,穩定靠譜。

第二代銳龍CPU全國首測:Zen+力量再次釋放

由於頻率提高了,第二代銳龍的功耗相比第一代都有一定幅度的提升,這是靠提頻來拉高性能必須承擔的後果,但這種幅度相比14nm時已經好了很多,也說明12nm工藝製程是有效果的。

Intel那邊畢竟仍是14nm工藝,而且頻率也更高,所以滿載功耗也遠高於銳龍,相比2017年的產品,兩個品牌的CPU功耗其實都是提高了的,畢竟核心之戰也是從2017年才開始的。

▍ 6款CPU烤機溫度測試:

本次測試使用的是超頻三偃月RGB 240水冷散熱器,皓月RGB內光圈支持主板同步,加上皓月RGB內光圈風扇效果更加艷麗多彩,支持機箱光效組合。

第二代銳龍CPU全國首測:Zen+力量再次釋放

效果是這樣的

還搭配二代FRGB迷你控制器,在主板不支持RGB功能的情況下,依然有多種炫彩的光效模式可供選擇。水泵採用高密度陶瓷軸心,靜音耐磨自潤性強,散熱能力強勁。

第二代銳龍CPU全國首測:Zen+力量再次釋放

能看到,搭配相同散熱器的情況下,Ryzen 7 2700X相比Ryzen 7 1800X溫度高了18℃,Ryzen 5 2600X也比Ryzen 5 1600X高了9℃。溫度情況和上面功耗的相類似,更高頻率的i7和i5在滿載烤機的時候溫度都比AMD銳龍高不少,高性能的發熱代價還是存在的

▍ 二代銳龍Ryzen 7 2700X默頻測試小結

第二代銳龍CPU全國首測:Zen+力量再次釋放

AMD Ryzen 7 2700 X參考價格¥2699

默頻的測試結束了,光從性能的角度來看的話,兩款相比第一代的型號性能提升都在8~10%左右,單線程性能提高得有更多一點,同時功耗和發熱都略微提高了。多線程性能與Intel的對位產品互有勝負來往,單線程性能還是略遜一籌

現在電商平台都已經能預訂,價格也已經出來了,Ryzen 7 2700X盒裝賣2699元、Ryzen 5 2600X賣1799元,兩款都送AMD幽靈散熱器,只有2700X的有RGB燈,名字叫幽靈Prism;順便列一下Intel的價格,i7-8700K盒裝是2899元,散片已經能做到2199元左右了。i5-8600K的盒裝是1999元,散片則是1499元左右。

另外還有兩款不帶X後綴的小弟型號,都分別便宜200塊錢,頻率稍低,其他參數都保持一致,鑒於即使不帶X都可以超頻,也許超超就能和大佬的性能一樣了。

6兩代銳龍同頻測試:結果你猜

二、兩代Ryzen 7同頻測試:


Ryzen 7 2700X/ Ryzen 7 1800X同頻測試
CPU主頻 內存頻率 電壓
Ryzen 7 2700X 全核3.8GHz DDR4-2666MHz AUTO
Ryzen 7 1800X 全核3.8GHz DDR4-2666MHz AUTO

參數如上表格,主板使用的都是X470晶元組的華碩 ROG CROSSHAIR VII HERO Wi-Fi,所以變數就只有CPU了,其他啥都是一樣的。

第二代銳龍CPU全國首測:Zen+力量再次釋放

華碩ROG C7H(WI-FI)參考價格¥2799

目的在於驗證12nm的Zen+架構相比初代的14nm Zen有什麼提升,同頻性能是否有變化,直接堆測試結果——

▍ 同頻理論性能測試部分:

第二代銳龍CPU全國首測:Zen+力量再次釋放

第二代銳龍CPU全國首測:Zen+力量再次釋放

第二代銳龍CPU全國首測:Zen+力量再次釋放

第二代銳龍CPU全國首測:Zen+力量再次釋放

通過上述4個測試可以看到,在CPU頻率和內存頻率相同的情況下,Ryzen 7 2700X和Ryzen 7 1800X的性能是幾乎完全一致的

也就是說,Zen+相比Zen的優化,基本上是來自工藝製程的提升,雖說架構可能有小修小補小改,但對於性能變化的影響幾乎是沒有的。但新工藝下可以達到更高的頻率(Ryzen 7 2700X的默認頻率為3.7~4.3GHz,在第一代的時候基本上是很難上4.0GHz的)。

另外,在跑CineBench R15項目的時候順便記錄了一下功耗,可以看到同頻率3.8GHz的情況下,Ryzen 7 2700X的功耗(167W)比Ryzen 7 1800X(213W)還低不少。

12nm工藝兩個小結論:1、能讓Ryzen CPU運行在更高的頻率;2、相同頻率下功耗更低。

▍ 同頻功耗、發熱測試:

第二代銳龍CPU全國首測:Zen+力量再次釋放

運行Prime95 FPU滿載測試,Ryzen 7 2700X的平台總滿載功耗為183W,而Ryzen 7 1800X則是231W,差了有四分之一,12nm工藝的功耗控制確實非常優秀了。

第二代銳龍CPU全國首測:Zen+力量再次釋放

同頻情況下,Ryzen 7 2700X的滿載溫度比Ryzen 7 1800X低了3℃,進一步驗證了格羅方德12nm工藝的效果,功耗、溫度都得到了升級。

▍ 同頻測試總結:

12nm工藝製程加持的Zen+架構銳龍,相比第一代銳龍的改變有4點:1、更高的運行頻率;2、同頻下功耗更低;3、同頻下溫度更低;4、同頻下性能變化幾乎沒有

7超頻測試:代價頗高

三、Ryzen 7 2700X超頻測試:

超頻這東西都比較懸乎,也很難拿圖片什麼的來呈現,只好把我的測試過程用文字來表述了。總共嘗試了3次,前兩次都是能開機但跑分就GG。超頻過程中散熱器風扇和水泵轉速都是固定100%。

第二代銳龍CPU全國首測:Zen+力量再次釋放

①Ryzen 7 2700X 全核心4.3GHz,核心電壓1.5V,內存3000MHz,內存頻率1.35V,華碩BIOS防掉壓LV5,成功開機,但跑分就崩

②Ryzen 7 2700X 全核心4.3GHz,核心電壓1.55V,內存3000MHz,內存頻率1.35V,華碩BIOS防掉壓LV5,成功開機,但跑分就崩

③Ryzen 7 2700X 全核心4.25GHz,核心電壓1.5V,內存3000MHz,內存頻率1.35V,華碩BIOS防掉壓LV5,成功開機,跑分不崩

基於情況③進行了兩組簡單的跑分——

第二代銳龍CPU全國首測:Zen+力量再次釋放

提升5.4%

第二代銳龍CPU全國首測:Zen+力量再次釋放

提升4.0%

結合之前外媒偷跑的情況,其實水冷情況下超頻到4.3GHz已經是非常極限的了,差不多就是天花板了,所以這回加壓情況下超到4.25GHz也算是有個交代了。這與CPU體質、主板、散熱都有一定的關係。

同時可以看到付出較大的成本進行超頻,多線程性能的提升其實是不怎麼明顯的,也就5%左右。

所以說,使用第二代銳龍的建議就是,默頻好好用,莫求超頻。

8驗證XFR2:用水冷性能會更強?

四、第2代自適應動態擴頻技術——XFR2

第二代銳龍CPU全國首測:Zen+力量再次釋放

AMD的動態加速技術XFR發展到第二代了,官方描述是這樣的——

第二代銳龍CPU全國首測:Zen+力量再次釋放

簡單來說就是,如果你的運行環境溫度更低或者散熱器效能更好的話,多線程性能是能獲得一定小幅度提升的,上圖說的就是用AMD的幽靈散熱器能比垃圾散熱器提升4%性能,用更高端的散熱器甚至能提升7%。

第二代銳龍CPU全國首測:Zen+力量再次釋放

AMD幽靈RGB散熱器

所以為了還原這個場景,我用AMD的幽靈RGB散熱器對比超頻三偃月RGB240水冷散熱器,看看性能是否會有區別。


XFR2技術驗證
超頻三 偃月RGB 240水冷 AMD幽靈RGB風冷 提升
理論性能測試
CPU-Z 多核 4951 4905 +0.9%
國際象棋得分 25016 24821 +0.8%
CineBench R15 1791 1776 +0.8%
3DMARK FSE CPU得分 20728 20136 +2.9%
總體效果 不太明顯,但確實是有

上面幾項測試中,使用水冷的情況均有比風冷時有提升,也許你會覺得可能是測試誤差,但鑒於每一項都是正向提升的,所以可以說不屬於誤差值了。

結論:使用水冷比風冷性能提升了0.8~2.9%,AMD的XFR2技術確實有點效果,散熱器性能強勁的話,性能可以獲得一丟丟的提升(雖說從使用角度來看這一丟丟實際上也沒什麼用,但技術是值得肯定的)

9PConline評測室總結

PConline評測室總結:

第二代銳龍CPU全國首測:Zen+力量再次釋放

AMD Ryzen 7 2700 X參考價格¥2699

這篇評測跑的測試非常多,總共四大塊,希望這些測試項目能滿足你們的閱讀需求。最後當然要來一個綜合性能排名了~

第二代銳龍CPU全國首測:Zen+力量再次釋放

綜合上面的理論測試、專業應用測試、日常軟體測試、遊戲測試的全部數據,最後得出的百分比對結果,均以Ryzen 7 1800X為基準。Ryzen 7 2700X相比Ryzen 7 1800X性能提升了9%左右,Ryzen 5 2600X又比Ryzen 5 1600X強11%左右,其實提升的幅度不算太大,但又合情合理。

Intel i7-8700K還是比Ryzen 7 2800X強一丟丟,大概4.5%,Ryzen 5 2600X就和i5-8600K差不多。但實際上它們都是有側重點的,AMD銳龍贏的基本上都是多線程項目,Intel酷睿贏的大多是對多線程優化稍弱的項目,也就是單線程優勢巨大

所以說,你選擇的時候這個綜合百分比對比只是一個參考,如果有很強烈的特定需求的話,一定要看評測項目再做決定。

▍ CPU天梯圖:

第二代銳龍CPU全國首測:Zen+力量再次釋放

天梯圖位置如上,8700K稍強於Ryzen 7 2700X,然後二代銳龍比上代銳龍又提升了一點,所以位置也不難排。

PConline接下來也準備出天梯圖3.0版本,屆時將會有更詳盡的參數和產品數量呈現給大家,上線時間也很近了,敬請期待。

▍ 二代銳龍Ryzen測試總結:

第二代銳龍CPU全國首測:Zen+力量再次釋放

AMD Ryzen 7 2700 X參考價格¥2699

光從性能的角度來看的話,第二代銳龍相比第一代銳龍提升的幅度平均就10%左右,那這個提升玩家你們覺得滿意嗎?之前Intel從32nm的Sandy Bridge架構到14nm的Kaby Lake架構CPU,每一代提升也就5~10%。這裡不評價這個數據,留給你們自己判斷。

除了性能以外,其實第二代銳龍相比第一代升級了的東西也還挺多的,首先就是架構IPC的提升,簡單理解就是同頻情況下功耗降低,功耗相同下性能更強,這也是銳龍衝擊更高頻率的一個前提,雖然最高頻率依然比不過Intel,但總體趨勢是好的,差距正在被縮小。

目前單核頻率默認已經能到4.3GHz了,去年的Ryzen 7 1800X也只能到4.0GHz,這算是吃了12nm工藝製程的福利了,之後再對工藝和架構進一步優化的話,下一代挑戰更高的頻率問題不大,參考酷睿2到酷睿6的發展套路可知,甚至這一代里生產工藝再成熟能再提頻的話,再來個2800X也是有點可能的。

第二代銳龍CPU全國首測:Zen+力量再次釋放

AMD Ryzen 7 2700 X參考價格¥2699

結合價格分析,目前剛上市其實是有優惠的(JD預約減150,也就是2549元),這個價格情況下絕對是選Ryzen 7 2700X而不選Ryzen 7 1800X的;如果都按紙麵價,也就是Ryzen 7 2700X賣2699而Ryzen 7 1800X賣2549的話,當然也首選Ryzen 7 2700X,性能優勢有10%,而且畢竟還是新東西,還送一個信仰級的幽靈RGB散熱器。所以預估Ryzen 7 1800X在不久的將來可能會降價直到退市。

Ryzen 5 2600X的提升幅度比較大,而且部分測試成績還超過了Ryzen 7 1800X,價格還實惠,只要1799元,也是比Ryzen 5 1600X更值得選。

第二代銳龍CPU全國首測:Zen+力量再次釋放

至於說AMD銳龍和Intel酷睿之間的選擇,就視乎你的使用場景了,如果是需要多開應用,對多線程需求高的話,那銳龍更合適;但如果平常只用一些對多線程需求不高的應用的話,Intel就會更合適,目前散片價格也挺實惠的。

評測就到這裡了,看完覺得有用的就給獸王點個贊吧,差不多8千字加上超麻煩的測試,好不容易de...翻頁之後就是技術解析了。

產品概覽AMD | 更多CPU

第二代銳龍CPU全國首測:Zen+力量再次釋放

AMD Ryzen 7 2700 X


核心數量:八核 生產工藝:12nm
介面類型:Socket AM4(1331) 主頻:3.7GHz
Turbo:支持 二級緩存:4M
網友評分:0.0參數 報價 圖片 點評 評測 論壇 經銷商

10第二代銳龍核心技術詳解

銳龍二代處理器架構改進:優化緩存內存系統,提升頻率

在模塊化的推土機架構失利之後,AMD就開始研發新一代X86架構,代號叫做Zen(禪),歷經波折在2017年正式首發Zen架構的銳龍處理器,大家應該還記得AMD宣稱他們提升了40%的IPC性能吧,CEO蘇姿豐後來表示他們比預期目標做的更好,實際IPC性能提升了52%。對AMD以及Intel來說,一旦開發出一款成功的X86架構,後續還會圍繞這個架構不斷優化改進,Zen架構未來還會有Zen 2、Zen 3,前不久還爆出了官方開發Zen 5架構的消息,不過在下一代大更新的架構之前,AMD今年推出的是Zen+架構,是Zen架構的優化版。

第二代銳龍CPU全國首測:Zen+力量再次釋放

前面我們提過AMD銳龍處理器被人詬病的一個地方就是內存延遲,所以Zen+架構上AMD優化的重點就是緩存、內存系統,L1緩存延遲減少了13%,L2緩存延遲減少了34%,L3緩存延遲減少了16%,而內存緩存延遲也減少了11%,同時提高了內存控制器支持的頻率,達到了2933MHz。

第二代銳龍CPU全國首測:Zen+力量再次釋放

除了延遲之外,Zen架構其他設計跟現在的銳龍一代就沒多大差別了,同樣都是CCX結構堆出來的8核16線程處理器,支持SMT多線程等等。

第二代銳龍CPU全國首測:Zen+力量再次釋放

架構之外,AMD這一次還改進了SenseMI技術,可以對處理器內部單元進行更好的功耗、性能管理,主要包括①Pure Power:精確功耗控制、②Precision Boost:精準頻率提升、③Extended Frequency Range(XFR):自適應動態擴頻、④Neural Net Prediction:神經網路預測、⑤Smart Prefetch:智能數據預讀這五項。到第二代銳龍處理器時,Precision Boost、XFR技術都升級到了第二代,具體如下:

Precision Boost 2加速技術

第二代銳龍CPU全國首測:Zen+力量再次釋放

第二代高精度加速技術

為了進一步提高頻率,AMD在Ryzen 2000系列上使用了Precision Boost 2加速技術,此前在銳龍APU上已經有關應用,它使用了新的演算法來提高加速頻率,目前的第一代中AMD把加速頻率分為雙核及全核兩種情況,但是現實中AMD注意到3核及以上核心的加速情況很少見(目前全部應用對多核的支持依然不太樂觀),所以在第二代加速技術AMD改了策略,對加速頻率使用更精細化的調整,這個過程就是由Fabric控制的。如上圖所示,橙色的二代加速技術可以有更多時間呆在加速頻率模式下,對消費者來說這就意味著二代銳龍高頻率加速持續的時間更長,性能也會更好。

XFR2動態擴頻技術

XFR簡單來說就動態自適應提升CPU頻率,前面的Precision Boost 2加速技術可以根據CPU的電流、溫度、最高頻率等參數來控制頻率,XFR則比較簡單,它是根據散熱狀態來控制頻率,因為這個問題是比較好控制的,官方考慮的情況比較保守,而用戶可以自行選擇更高端的散熱器,風冷不行還能上水冷,這時候XFR2就能給用戶提供更高的提頻空間。

第二代銳龍CPU全國首測:Zen+力量再次釋放

具體能提升多少呢?這要看用戶的散熱情況,官方介紹的一個情況使用了貓頭鷹的NH-D15S散熱器,最高可以提升7%的處理器性能。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前面評測也驗證過了,確實有效。

總之,在架構方面AMD這次針對一代銳龍表現出來的一些問題進行修正,Zen+架構主要還是優化了緩存、內存延遲,提升了對高頻率內存的支持,同時使用了更加先進的SenseMI管理技術,提高處理器核心動態加速頻率,同時針對不同的散熱環境提升XFR加速頻率,用戶使用越好的散熱器,銳龍二代處理器的頻率就越有可能提升到更高水準,進而提升性能。

銳龍二代處理器工藝改進:12nm LP助力頻率提升

在優化Zen+架構的同時,AMD還與GF合作改良製造工藝,銳龍一代使用的是後者的14nm LPP工藝,AMD的Polairs、Vega架構GPU使用的也是這種工藝,而GF的14nm LPP工藝授權自三星,其實更適合用來製造移動處理器,三星在製造高性能CPU上也缺少經驗。我們從AMD Vega顯卡以及銳龍一代處理器的情況來看,14nm LPP工藝在頻率較低的情況下功耗還很理想,但是高頻率下能效比就很差了,銳龍處理器上代就止步於4GHz,即便超頻也沒多少空間了,與Intel的14nm++工藝能輕鬆製造4.5GHz以上的高頻CPU不可同日而語。

第二代銳龍CPU全國首測:Zen+力量再次釋放

現在二代銳龍使用的是12nm LP工藝,實際上也是之前宣傳的14nm+工藝的改名版,在原有14nm工藝上進一步優化,GF官方表示12nm LP工藝比16/14nm FinFET工藝提升了15%的晶體管密度,性能提升10% ,不過在二代銳龍上,新工藝帶來的主要優點如下:

一、頻率提升,Ryzen 7 2700X的加速頻率可達4.3GHz,比Ryzen 7 1800X的最高4.0GHz高了300MHz,這將改善處理器的IPC性能。

二、功耗降低,與14nm工藝相比,同樣的運行範圍內電壓降低了50mV(0.05V),要知道CPU的功耗跟電壓平方成正比,降低電壓將有效降低功耗。

三、超頻提升,AMD一代銳龍的超頻性能很捉急,全核超頻能上4.0GHz都是很幸運的,現在AMD表示全核超頻能不低於4.2GHz,提升雖然不是很大,不過總比沒有好。

簡單來說,二代銳龍因為使用了12nm LP工藝,頻率有提升,同時功耗也有降低,這讓它在面對Intel高頻率的八代酷睿處理器時更有競爭力,反正頻率差距正在縮小了。

此外,二代銳龍處理器的核心面積依然是213mm2,晶體管數量48億個,這兩個指標相比一代銳龍沒有變化,也就是說晶體管密度是一樣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