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人工智慧創新行動計劃》,吹響人工智慧人才培養號角

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人工智慧創新行動計劃》,吹響人工智慧人才培養號角

近日,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人工智慧創新行動計劃》(簡稱《計劃》),在各大高校引起一片熱議。據了解,《計劃》提出了三大類18項重點任務,引導高校瞄準世界科技前沿,提高人工智慧領域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及國際合作交流等能力;要求推進「新工科」建設,重視人工智慧與計算機、控制、數學、統計學、物理學、生物學、心理學、社會學、法學等學科專業教育的交叉融合,形成「人工智慧+X」複合專業培養新模式。

小智君認為,《計劃》的出台恰逢其時,未來將有效解決國內AI人才匱乏問題,大力推進中國AI行業發展,實現成為人工智慧強國的國家戰略目標。

1

人工智慧產業規模劇增缺口越來越大

近年來,隨著語音識別、智能機器人、智能支付等越來越多的人工智慧技術應用到消費生活領域,人工智慧產業也在不斷擴大。有數據顯示,預計到2020年,中國的人工智慧產業規模將超過1500億元,同時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

雖然產業規模在不斷遞增,但人才的匱乏日益成為人工智慧的阿克琉斯之踵。去年年底,騰訊研究院和BOSS直聘聯合發布《全球人工智慧人才白皮書》,報告顯示,全球AI領域人才約30萬,其中,高校領域約10萬人,產業界約20萬人,但市場需求在百萬量級,全球人才匱乏問題相當嚴重。

據小智君了解,中國AI人才以80後作為主力軍,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等地,截止2017年底,在中國592家公司中約有39200位AI人才,而中國對於AI人才的需求數量已經突破百萬,但國內AI領域人才供應量卻很少,人才嚴重短缺,中小企業招聘更為困難。

AI人才的急劇短缺,帶來的是身價的水漲船高。有數據統計,在過去3年中,AI相關崗位平均招聘薪資正以每年近8%的速度增長。2017年,人工智慧崗位平均招聘薪資達到2.58萬元,遠高於一般技術類崗位,頂級AI人才月薪更是高達5萬元以上,並且不包含股票期權等其他薪酬福利。

即便是開出天價薪酬,AI人才依舊門可羅雀,在這種情況下,不少人工智慧企業,尤其是AI巨頭紛紛將視線投向了高校人才,有些甚至在AI人才聚集地設立實驗室或辦事處,以招徠更多優秀的AI人才。如加拿大擁有多倫多、蒙特利爾大學等AI研究重鎮,為此谷歌、微軟及Facebook先後在加拿大成立了AI實驗室或辦事處。中國互聯網巨頭也紛紛效仿,百度在矽谷成立了實驗室,騰訊在西雅圖成立了AILab分部,為了將人才收入囊中可謂是下足了血本。

2

高校吹響AI人才培養號角

巨頭爭搶之下,現有的高校人才存量資源只會越來越緊缺,高校人才培養才是真正解決人才缺口難題的最佳路徑。令人欣慰的是,各大高校開始意識到這一點,一系列動作也已陸續展開。

據教育部公布的2017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顯示,最熱門的專業都與信息技術有關,其中250所高校新增了「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60所高校新增了「機器人工程」專業,在新增的審批本科專業中,也有18所高校新增了「網路空間安全」專業,16所高校新增了「信息安全」專業。

可以看出,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重視AI人才的培養,部分高校動作迅速,引發業界廣泛關注。2017年,中國科學院大學成立人工智慧技術學院,成為我國人工智慧技術領域首個全面開展教學和科研工作的新型學院;同年,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人工智慧學院揭牌成立,成為教育部直屬高校首個致力於人工智慧領域高端人才培養、創新成果研發和高層次團隊培育的實體性學院;2018年年初,重慶郵電大學也宣布成立人工智慧學院,並計劃在今年開始招生,預計到2020年基本達到在校生2100人,其中研究生900人的總規模;3月初,南京大學成立了人工智慧學院,成為國內第四所成立人工智慧學院的高校,同時將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人工智慧方向)正式納入了招生專業。

小智君預測,有著上述四所高校的先行之舉,不久之後全國各大高校的人工智慧學院應該就會相繼成立,對於促進人工智慧領域的深入研究,以及加大AI人才的培養,都是非常利好的。

此外,除了傳統的學院教育,中國AI人才的培養渠道也越來越豐富。4月初,中國高校人工智慧人才國際培養計劃啟動儀式在北京大學舉行,此次培養計劃由教育部、創新工場人工智慧工程院、北京大學聯合主辦,將在中國內地重點高校中,篩選100名老師及300名學生參加2018年的培養計劃,探索實踐適合中國高端AI人才培養的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培養中國AI產業的應用型人才,並邀請中美知名人士智能領域專家擔任培訓講師。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國家正在加大AI人才培養力度,尤其在《計劃》出台之後,高校AI人才培養有了清晰的線路圖。據了解,《計劃》將高校AI建設規划了3個時間節點,分別對應一個目標,一個階段。2020年:基本完成適應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的高校科技創新體系和學科體系的優化布局;2025年:取得一批具有國際重要影響的原創成果,部分理論研究、創新技術與應用示範達到世界領先水平;2030年:高校成為建設世界主要人工智慧創新中心的核心力量和引領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的人才高地。

雖然中國高校AI人才培養的號角已經吹響,但還有很多坑要踩,小智君認為,在AI人才培養中,高校也要重視實踐環節的設計,與AI企業全方位開展深度合作,如邀請企業的AI人才為學生開設課程,學校和企業共建高水平的實習、集訓基地,進一步促進人才培養機制創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工智慧觀察 的精彩文章:

2017圖靈獎新得主齊聚谷歌,新生態王朝即將開啟
谷歌、微軟、亞馬遜,誰能在這場AI競爭中勝出?

TAG:人工智慧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