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才知道我的全部努力,不過完成了普通的生活。」

「我才知道我的全部努力,不過完成了普通的生活。」

美國記者Sebastian Junger分享過他的看法:「事實上,人類並不懼怕困境,困境能讓人的生命力更加頑強;人類最怕的其實是"多餘感",而現代社會正在培養這種「多餘感」的路上不斷精進。」

在《種族:回家與歸屬感》這本書中,榮格爾認為,漫長的集群生活歷史培養了人類忠誠、互相依賴、高度合作的品質,而如今強調個體主義的現代社會則與這些品質格格不入,這從根源上導致了人們生活中的不適應感。

Jon Ronson在幾年中走訪那些做錯某事後生活被互聯網暴徒徹底毀掉的人。龍森指出,如今,正義在以一種超民主化的方式被執行,原來默不作聲的大眾被賦予了發言權,結果我們找尋別人的錯誤,我們定義著「正常」,然後把那些「不正常」的事物徹底碾碎。我們將恥辱感變成了一種社會控制的工具。

教育學者陳默如此解剖中國城市獨生子女的心理特徵:孩子在現代化的電腦世界裡生活,他們在虛擬的世界體會到真實感,在真實的世界裡有虛擬感。

英國雕塑家Antony Gormley說:「如今,藝術在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那就是彌合人類和人造世界,和那個依賴科技、依賴手機的人造世界之間的裂縫。人工智慧將會繼續在圍棋上打敗我們,但是它們無法感受。所以我們作為人類,更要回歸自己的感受。」

網上盛傳著這樣一件事:某女子刷微博的過程中,有兩則論述愛情的雞湯,短短几分鐘,她的內心歷經了從「我男朋友都沒為我做過這些,他根本不愛我!」到「哇,原來我男友那麼愛我,我好幸福!」,雞湯文順序交換,結果應該同樣成立。當我們的大腦逐漸沉浸在這些他人咀嚼過的思維觀念中產生惰性,我們就自然習慣接納別人的解釋,而疏於自己動腦筋去思考真相,尋找真理。「如果你的思想輕易地就被一條微博段子而改變,那就說明你根本沒有思想。」

華東師範大學歷史學教授許紀霖這樣說:「大學為中學"消磁",難的不是告訴他們歷史真相,難的是讓他們重新形成知識學習的方式,形成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格。」

《紐約時報》影評作者Scott如此談「學會批評和質疑」的重要性:「要麼變成淺薄的折衷主義者,要麼被意識形態教育得無比激進,用咆哮取代了思辨。可以說,我們的生活中,完全沒有給質疑留出空間和時間。」

Claire Fox說:「新一代們放棄了用辯論說服他人的做法,他們不去接觸讓人不快的東西,寧願永遠留在安全區里......這很幼稚,讓人感受不到智慧的重量。」他希望看到新一代是「能夠擁有新自由哲思的年輕人,而不是一些只會聽老師和家長話的軟綿綿的小孩。」他在《我覺得這冒犯了我》裡面定義「雪花一代」:2010年左右步入成年的年輕人,他們適應能力差,比前代人更經不起他人冒犯。

北大心理學副教授徐凱文將其稱為「空心病」:沒有明顯創傷、生活優渥的年輕人越來越感到內心空洞,他認為這種病的核心在於缺乏支撐意義感和存在感的價值觀。

當今,我們在「個人單子化」的道路上越行越遠,Rousseau(盧梭)在其著作《愛彌兒》裡面這樣說:「一旦他們察覺到他們以後會分離,一旦他們遇見到他們有彼此成為陌路人的一天,他們就已經成為陌路人了。每個人都建立了自己小小的隔離體系;兩個人一心想著將來不在一起的時候,他們只是勉強呆在一起。「

這種「隔離心理學」現象,艾倫.布魯姆在《美國精神的封閉》中這樣指出:「今天的人們必須成為一個自足的整體,不能冒互相依賴的風險。為了知道以後怎麼辦,想像力驅使每個人展望將來的隔離之日。人們本應應用於共同事業的精力,在為獨立做準備的過程中耗盡......要分離的人是沒有共同利益的。我們是沙漠上的沙子在不停地流動——遠走他鄉,告別故鄉,脫離信仰。」

多恩說:「愛不會扼殺我們,也不會自行消隕。」我想引用自己甚是欣賞的基督徒作家C.S.路易斯的一段話:「不存在安全的投資。只要愛,就一定有受傷的危險,只要愛上一樣東西,心就一定會痛苦,還可能破碎。要想確保你的心完好無缺,你就不要愛任何人,甚至不要愛寵物。用各種嗜好和小小的奢侈的享受將心仔細地包裹起來,避免一切感情糾紛,將它嚴嚴實實地封閉在自私這副靈柩上。可是,在這副安全、黑暗、沒有動靜、沒有空氣的靈柩里,心會改變。它不會破碎,但會變得硬如鐵石、麻木不仁、無法拯救。」

認識你自己,

你的心會決定你所看見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柏斯特錫安 的精彩文章:

TAG:柏斯特錫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