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陸遊最具豪情壯志的一首詩: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陸遊最具豪情壯志的一首詩: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陸遊,字務觀,號放翁,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陸遊一生都主張抗金復國,滿腔熱血始終鼓舞著他為自己的祖國鞠躬盡瘁。陸遊出生在兩宋之交,成長在偏安的南宋,民族的激烈矛盾、國家的不幸和家庭的顛沛流離,給他幼小稚嫩的心靈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出身名門望族的他受到自己父親陸宰的愛國主義教育,並且出生時金兵南下並于靖康二年(1127年)攻破汴京(今開封),導致了北宋滅亡——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靖康之恥」。陸宰被迫攜家眷逃回老家山陰,陸遊也就非常受到這種風雨飄搖的生活影響——充滿了憂患意識,時刻想著收復故土。

陸遊最具豪情壯志的一首詩: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儘管才華橫溢的他多次向宋朝皇帝獻計策,努力貢獻自己的智慧,可是都被無情地無視了,甚至被貶謫到偏遠的地方。儘管如此,陸遊仍然懷有一腔報國壯志與拳拳愛國之情。當自己沒有為收復故土貢獻自己能力的機會時,他甘願屈居下僚地去當幕僚為。可是後來幕府解散,他不得不奉詔入蜀,在這個過程中他南宋四大家之一的范成大相遇相知-----他終於有了一位能夠了解並傾聽他心聲的知己,這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情。

陸遊最具豪情壯志的一首詩: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後來為了回應主和派攻擊譏誚他「頹放」、「狂放」,陸遊索性自號「放翁」,進行反擊。淳熙四年(1177年)六月,范成大奉召還京,陸遊送他至眉州,意味深長地懇請范成大回朝後勸皇帝「先取關中次河北」、「早為神州清虜塵」。從這我們能夠看出即使身處蜀地,他也仍然心系皇帝,這是一顆多麼熾熱的愛國心啊!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台。

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宋 陸遊 《四月十五日風雨大作》

陸遊最具豪情壯志的一首詩: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這首詩是紹熙三年(公元1192年)十一月陸遊退居家鄉山陰時所作的,這一年陸遊已經六十八歲了。在「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的古代,老氣橫秋的他其實已經垂垂老矣了。可是他仍然心系收復故土的大業。一直到這個年紀,他仍然不忘身先士卒地替這個傷害他無數遍的國家保衛邊疆。讀來我們不禁唏噓,這顆偉大的愛國心竟然始終無法得到賞識與重用。「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這一句飽含著對戰場的夢影,我們從下面這首唐代詩人劉希夷的戰場詩中來具體描繪一下:

陸遊最具豪情壯志的一首詩: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秋天風颯颯,群胡馬行疾。嚴城晝不開,伏兵暗相失。

天子廟堂拜,將軍凶門出。紛紛伊洛道,戎馬幾萬匹。

軍門壓黃河,兵氣沖白日。平生懷仗劍,慷慨即投筆。

南登漢月孤,北走代雲密。近取韓彭計,早知孫吳術。

丈夫清萬里,誰能掃一室。

——唐代 劉希夷 《從軍行》

陸遊最具豪情壯志的一首詩: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邊塞蒼茫,秋日的寒冷壓上心頭,颯颯秋風鋪天蓋地,帶來一種凄冷孤苦,一片寥落荒涼,不斷給人一種蕭條冷落的感覺。「軍門壓黃河,兵氣沖白日。平生懷仗劍,慷慨即投筆。」好男兒卻能夠有所擔當,投筆從戎,氣吞山河,意氣風發,慷慨激昂,仗劍走天涯,「南登漢月孤,北走代雲密」南征北戰,披荊斬棘,建立功勛,衛國楊威。「近取韓彭計,早知孫吳術」身負重任,而且能夠高瞻遠矚,富有謀略,以及對於戰場軍事的真知灼見,「丈夫清萬里,誰能掃一室」巧用陳藩古典,當時陳藩對於好友薛勤的勸誡,慨然嘆道:「大丈夫處世,當掃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文|青舟(三度平台簽約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叄度 的精彩文章:

柳宗元被貶後的清寂彷徨、惆悵落寞,都在這首詩里!
「富艷精工」周邦彥:化愁苦於閑適,實乃婉約詞集大成者

TAG:叄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