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圖書編輯都愛看書嗎?

圖書編輯都愛看書嗎?

做書按:今天文章詳細講述了一位編輯的閱讀經驗和習慣。讀完全文,你會發現哪怕以書業為生的人,他們的閱讀量不一定如你所願的大,但不代表他們做不好這份工作。所以,對於一個編輯來說,讀書到底為了什麼?閱讀量和閱讀品位成正比嗎?不妨在讀完今天的文章,思考一下這些問題。

作者 | 陳瑤

因為被年底年初熱鬧的出版氛圍所感染。我的朋友圈裡都在談論圖書,談論閱讀,談論出版業,這似乎成為這個世界上唯一的事情。

但我常常想,如果真是如此,為什麼圖書出版還是這麼不好做呢?

如果不是大書,一本普通的書幾乎沒有什麼營銷預算。我們也知道如果能做個質量好的小視頻能幫助推廣,我們也知道如果找到適合的代言人為書推薦可以讓書更好傳播,但是沒有錢怎麼做呢?所以我們只能「蹭」宣傳,只能依靠作者的名氣或流量,只能藉助圖書內容的熱點去打動宣傳平台,只能編輯自己解決從策划到營銷素材所有物料的準備工作……我們變得越來越全能。

加入了一個繪本館的群,看到大家因為熱愛繪本而來,但為了運營卻漸漸向培訓機構轉變。這一刻,我想不清楚閱讀推廣和閱讀培訓之間的關係與界限。

或許純粹的閱讀只能是為了自己而閱讀。

1

前段時間我去看《星戰8》,當看到尤達大師引來天雷,燒掉了樹屋內絕地武士的祖傳秘籍時,我喜歡上了這部電影。更有意思的是,他問盧克·天行者,「你都看過那些書嗎?」,天行者略羞愧地說,「它們看起來有些枯燥……」

是的,我應該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愛看書的編輯。因為我看書的時間只佔生活的一小部分,而這其中還有無法分辨的一大部分是因為工作而看的書。甚至有一次,一個朋友問我,「除了工作需要,你還看了什麼?」我一時語塞,沒答出來。

我發現,其實除了看書,我還喜歡刷劇、看電影、聊天,逛淘寶(買不起就看看),生娃之前還瘋狂WOW。而看書的話也很隨意,不太會看很艱澀的書。至今為止,我讀過最難懂的書,大概就是《量子力學》和《群論》。我一直不太清楚文學修養是指什麼,我也極有可能不具備。我只為我喜歡、讓我高興、滿足我需要而看書。

我至今也沒看過四大名著,就像我生長在北京卻從來也沒去過故宮一樣。我認為,看書或許和旅行一樣,隨心情與機緣去選擇,讀起來會更舒服。所以,一般出版社寄給我的書我反而很少會馬上看,除非本來就在我的需求列表裡。

所以,雖然我是圖書編輯,其實我很反感或者抵觸將閱讀的作用無限放大,甚至神聖化的觀點。我承認讀書很有趣,但很多事情都很有趣。

其實我是看動畫片和電視劇長大的。我至今都能記得小學的每個暑假在家看動畫片的日子,快樂也充實。每晚睡之前,甚至還會把一天里看的故事回味一遍。

一直到高中,我看過的書除了教材教輔就只有漫畫了。我記得小學一放暑假就從發小家借來全年的《幽默大師》,美好的暑期生活就算正式開始了。

漫畫大都是借的,我自己買的第一套漫畫是《籃球飛人》,還是高考結束之後。等成績的日子裡,我一直躺在靠窗的寫字檯上,大概就那樣從早到晚看了幾天漫畫,直到同學帶著一束百合花來看我,我才又一次回到人間。

在小學就讀《資治通鑒》的老公眼裡,我是不折不扣的文盲。我後來才明白,我語文成績不好就是因為從小讀書太少。前幾年有次參加中少的招聘,做了一份類似高考語文的筆試卷子,被面試老師勸說再多看看。

如此自爆黑歷史,其實是想說,看,這樣也當了編輯,而且還自得其樂。

2

我覺得編輯需要讀書,但這是一個必要非充分條件。

比起看過多少書,對編輯來說,更重要的是會思考如何做出一本書。所謂編輯思路,並不是只靠看書就一定能具備的,看書也並不是唯一能具備編輯思路的途徑。

我從小看過的那些動畫與漫畫,都不會完全無益於我的生活與工作,他們會以另一種形式給予我滋養。我在失去語文考試基礎技能的同時,也獲得了另外一些能力。比如讀圖的能力,比如對視覺呈現的感受能力,以及全身心投入到故事中所獲得的心理成長。

與其說編輯應該愛看書,不如說編輯應該愛書。這兩者有微妙的區別。我老公喜歡看網路小說,他在閱讀網站花的錢遠遠多於實體書。他的這種愛是單純的讀者對內容的喜愛,無論內容對象是什麼形式都無所謂。但是圖書編輯不是,圖書編輯清楚知道每種閱讀載體的區別,紙質閱讀到電子閱讀,甚至到有聲閱讀之間的區別在哪裡。每一種形式的變化我們捨棄了什麼,同時又獲得的體驗又是什麼。

所以,編輯看書,為了自己、純粹像讀者一樣看書的體驗其實會變少。這種純粹讀者的體驗,或許在進入行業之前還是有的。但是,一旦編輯之魂附體,再去看書時,往往帶著很多工作視角。

我想各行各業都會有類似的情況。

我曾和一個攝影師一起討論電影《至暗時刻》。我們會不由自主地去驚嘆電影中光線、節奏、演員表演、情節推動,以及各種構圖的妙處,這在我們看電影時就已經開始琢磨了。當然,這樣去看電影會影響觀影體驗,但是同時,這樣的狀態也會幫助自己更好地吸收經驗到工作中,又或者變成一種經驗的積累。

編輯看書就是如此。除非是一類自己絕對不會出版的類型,看起來或許能投入多一些。

與普通讀者看書的另一個區別是,編輯會看得更完整。這個完整並不是指把書都看完,而是編輯會更加註重圖書整體的狀態。

昨天與廣州來的編輯朋友見面,我們聊起了《金子美鈴童謠集》。其實這套書的美,並不是衝擊力很強的美,它的色彩不濃烈,尺寸精巧不大,書中的光影插頁如果沒有在一個氛圍內去欣賞,也很難get到最美妙的時刻。

對於這本書,我並沒有期待很多普通讀者都能非常喜歡,但是這位編輯朋友拿到書後卻能立刻知道,書的最佳狀態在哪裡。我想這就是編輯視角。只有愛書的人才會從整體去看待一本書,並且像手握一顆夜明珠一樣,期待夜晚來臨最美時刻的到來。

我最近聽說了一個詞叫做「審美隔離」,這在圖書領域實在太普遍了。有很多書我覺得看多了眼睛會瞎,但是卻有很多讀者喜歡購買。除了審美的問題,還有視角的問題。對於圖書編輯來說,並不是得到字面的內容就是一本書的全部功能,我們追求的是整體的、形式與內容的相輔相成。

有些書,單獨看文字看插畫看設計,都說得過去,但是放在一起就會不舒服。就像我在《捉妖記》中看到那些妖怪出現在山上就會很難受一樣,因為山裡的野獸是不會沒有皮毛的,海里的生物才會光溜溜。這種違反常識認知的設計組合就是讓有編輯邏輯的人無法接受的。

3

除了看書本身的快樂,我也喜歡因為一本書帶來的人與人之間的連接。

周一跟拍了一檔視頻的拍攝,認識了兩個有趣的人。他們一個是85後的獨立音樂人,一個是90後的攝影師。有趣的是,他們一個和我一樣,非常喜歡羽海野千花的《蜂蜜與四葉草》,我甚至激動地和她握手;一個和我興緻勃勃地聊起《棋魂》,為佐為消失那一刻而悲傷。這兩部都是我非常喜歡的漫畫。

不知道你是否有過,在一個意外的場合,和並不熟悉的人偶然談起一本書,當發現正是自己心頭好時,那種喜悅簡直難以形容,彷彿在靈魂深處得到了撫慰。你會馬上把這人劃作自己的陣營,好像忽然多了一個朋友。這種通過書交朋友的節奏是不是有點像酒友?

當然,一部電影,一首歌,也能帶來這樣的體驗。

如果說看書有什麼用,我覺得這就是很重要的用處。你可以以書會友,找到聊得來的人,找到臭味相投的人。

因為我不是老師,而是編輯,所以我反而會忽視圖書教材似的使用方式,即使是教材,我也更關心如何更能表達得有意思,如何在整體上體現一本書的價值。書就像一盤好吃的菜,它的每一寸都應值得我們品嘗。

本文轉載自「夏日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做書 的精彩文章:

還沒找到工作?這份終極三問一定能踩中你的簡歷痛點
楊過的書單:祝你早日稱霸武林!

TAG:做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