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雲計算十年:「爭奪戰」從戰略回歸到了戰術

雲計算十年:「爭奪戰」從戰略回歸到了戰術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亞馬遜推出第一個雲計算服務的時候,外界並沒有看好這個方向,高投入、低利潤且存在很多的不確定性。

但在2008年10月,《經濟學人》破天荒的用一整期內容來討論雲計算,很有預見性的寫下了這樣一句話:「這無疑將改變信息技術(IT)產業,也將深刻改變人們工作和公司經營的方式。」儘管裡面的很多內容將今天的互聯網服務和雲計算混為一談,卻也刷新了很多企業對於雲計算的認知。

時任微軟CEO史蒂夫.鮑爾默在華盛頓大學的演講中提出了這樣的口號:For the cloud, we』re all in;隨後Google Cloud發布,IBM、甲骨文、阿里巴巴、騰訊、百度、華為……全球幾乎所有重量級的互聯網或IT巨頭均開始發力雲計算。


1

直到今天,提起雲計算很多人仍喜歡和「戰爭」聯繫在一起,這也不難理解,過去的10多年中,試圖搶奪「戰略優勢」的雲服務商們已然發生了一系列的競爭,技術創新、數據中心、服務模式等無不是如此。

2009年是雲計算髮展的一個關鍵轉折點,只是主角並不是一口氣發布四款產品的亞馬遜AWS,也不是初出茅廬的微軟Azure和阿里雲,而是幕後的伺服器供應商。戴爾開始推出面向雲服務商、大中型數據中心以及互聯網服務提供商的PowerEdge C系列伺服器,「C」這個代號的意思就是Cloud。

惠普、IBM等戴爾的競爭對手亦是如此,紛紛推出所謂的雲伺服器。這一切或許還要歸功於英特爾在2009年推出的至強5500系列,引入了全新的CPU點對點互連技術QPI,極大的提升了處理器的匯流排帶寬,適合擴展到大規模的並行系統,諸如動態能耗管理、動態加速等技術交付應用,也是雲計算「按需供給,動態調配」的關鍵技術。

2011年是雲計算髮展的另一個重要時間點,這一年是OpenStack誕生的元年,被冠以「數據中心操作系統」、「雲計算操作系統」等一系列名號,至今仍然是雲計算領域耳熟能詳的辭彙。與此同時,虛擬化巨頭VMware也開始投身雲計算,推出了VMware雲基礎架構套件,被稱之為「企業混合雲的基礎」。

雲計算完成了一個歷史性轉型,逐漸遠離單純的「虛擬化或是網路服務」,成為獨立、成型以及普及度較高的IT基礎設施服務。也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雲計算的角色和定位被定格:IT基礎設施被要求更大規模的擴展、更高的密度、更低的功耗以及更低的成本,同時要有靈活、彈性、直觀與深入的管理方式,並以標準化、通用化的形式提供給客戶。

看到了機會的巨頭們相繼把雲計算提到戰略的高度,最直接的就是數據中心上的動作。亞馬遜、谷歌、微軟乃至國內的阿里雲、騰訊雲等瘋狂地在興建數據中心,並以此作為爭奪客戶的資本。比如說亞馬遜、微軟等以合資公司的形式進入中國市場,阿里雲、騰訊雲、華為雲也在海外市場建設數據中心,以期深入到競爭對手腹地。

同時掀起的還有服務和產品上的競爭。2009年之前的亞馬遜AWS只發布了3款產品,此後每年都有數以十計的新產品和服務推出。其他雲服務商更是奮力趕超,甚至不惜重金收購新興技術,不斷擴大業務範圍,不斷提高技術能力,不斷佔領市場份額,確保在激烈的競爭中保持優勢,比如谷歌收購Bitium、微軟收購Cycle Computing、甲骨文收購Aconex等等,儼然在爭奪雲計算的控制權。

《經濟學人》在2016年8月一篇名為《Cloud chronicles》的文章中,對這場「Cloud War」有過這樣的一番評價,「雲計算大戰尚未結束,而獲勝者獎品實在太豐厚了。」 亞馬遜AWS就是這樣的幸運兒,整個2017年的營收增長了43%,達到175億美元,擁有IaaS市場44%的份額。

可這場關於控制權的戰略卡位結束了嗎?2008年開始接觸私有雲,並在2017年成立雲BU的華為,折射了雲計算市場新的競爭形態。在看似白熱化的時間點入局,並喊出「全球五朵雲之一」的小目標,似乎預示了雲計算領域新的風向標。


2

在Gartner發布的2017年度新興技術成熟度曲線上,雲計算和大數據已經不在「新興技術」之列,進入到快速發展的車道。也對應了Gartner的另一個觀點:

「Cloud is not a strategy, it is a tactic」(雲計算已經不再是一個戰略問題,這是個戰術問題)。

之所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原因或許有兩點:

一是雲計算正在經歷全球化基礎設施的快速擴張,由此所產生的成本和漫長的收益周期,決定了誰才是留在市場上的最終玩家。

而雲計算用戶也開始更加「挑剔」,很多跨國公司有著全球化的業務需求,迫使雲計算廠商必須進行全球化的布局,否則因為網路延遲、跨平台配置等很可能導致客戶的流失。況且,幾乎所有國家都有著將數據留在本土的意願,雲計算服務商勢必需要展開不同地區的本土化運營,全球化擴張似乎是不可逆的。

二是從技術導向轉變為客戶導向。

早期的雲計算屬於技術上的「開疆擴土」,技術和服務上的創新可以說是最主要的驅動因素,如今已經被客戶導向所取代。不管是公有雲、私有雲還是混合雲,本質上都是在滿足不同的用戶需求,IaaS、PaaS、SaaS以及諸多的場景化雲服務,同樣是出於客戶的差異化需求。簡而言之,雲計算服務商關注的不只是高屋建瓴的頂層設計,更多的是」盯緊「客戶。

或許可以這樣來形容今天的雲計算,雲計算服務商站在戰略高度的布局,加速了雲計算的技術佈道,降低了雲服務的成本,同時也提高了雲計算的進入門檻。對企業而言,無論是出於成本考慮還是安全因素,雲計算都不再是可選項,而是必然選擇。選擇雲計算與否的戰略考慮不復存在,剩下的是選擇哪家雲服務的戰術抉擇。

較為明顯的現象是,前幾年在雲計算服務商的客戶列表中,存在的案例只有幾家互聯網企業,深挖下去可能還有某種投資和控股關係,如今大多數傳統企業也出現在了雲計算服務的名單中,最重要的是從中嘗到了甜頭。全球最大的快餐連鎖企業麥當勞就是一個例證,麥當勞在全球有3萬多家門店,每秒實現的交易多達8600筆,雲計算的應用使得麥當勞的系統效率提升了66%。

映射到雲計算服務商的競爭態勢,核心之一就是圍繞大客戶的「挖角」。比如Instagram從亞馬遜AWS遷移到Facebook的自有平台,Zynga從自有平台遷移到亞馬遜AWS,蘋果公司為了分攤風險將一部分業務從AWS分散到GoogleCloud,以及藍多湖放棄Google Cloud轉身擁抱微軟Azure,Verizon拋棄微軟office回歸谷歌G Suite……

即便傳統和保守的銀行業,也早已啟動了雲計算的破冰之旅,高盛、花旗銀行等早已成為雲計算服務商爭奪的焦點。這些大客戶的價值不言而喻,不僅是支撐雲計算服務商不斷擴張的金主,還有著很大程度的品牌背書。特別是在國內,幾乎所有的雲計算服務商都推出了各類解決方案,瞄準的正是政企和傳統行業巨頭們。


3

從戰略到戰術的過渡,雲計算服務商正在改變思考問題的方式,比如如何解決雲計算時代的一系列數據問題。

就近階段來看,和數據安全相關的事件時有發生。Facebook多達5000萬用戶數據泄露餘波未平,WiFi萬能鑰匙的數據泄露同樣觸目驚心。而美國即將落地實施的CLOUD法案,讓雲計算相關的數據主權問題成為討論的焦點。

企業對於雲計算的態度仍然有些微妙,一方面接受了雲計算替代傳統IT設施的現實,個中案例前面已經有所提及,關於雲計算成為互聯網時代「水煤電」的說法也逐漸被主流聲音認可;另一方面又對雲計算的數據安全存在隱憂,蘋果將部分業務從AWS遷移到Google Cloud就是如此,有幾分「雞蛋放在多個籃子里」的味道,而採用「多雲」策略幾乎是所有大中型企業的選擇。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雲計算的應用將會不斷增加,企業選擇的雲計算供應商的數量也會隨之增加。雲計算服務商顯然深諳於此,在業務布局上也做出了不同的調整,幾乎可以將其分之為互聯網系和IT系兩大陣營。

互聯網系講出了更具有互聯網特色的故事,核心理念就是拓展邊界,進行縱深化。比如在過去一年中,阿里投資了數夢工場、駐雲、ZStack、七牛雲,騰訊雲參投星環科技,Ucloud參與了數人云的投資;再如電商雲、視頻雲、遊戲雲、金融雲等等,依託解決方案的形式,將雲計算的業務從IaaS逐步向PaaS、SaaS延伸。

雲計算邊界和模糊,業務上的深度融合似乎是大勢所趨,可前提還是保證數據的安全性。在互聯網系雲計算服務商中,阿里、騰訊等巨頭正在安全領域大力投入,其他玩家能否跟進還不得而知。

有著傳統IT背景的雲服務商大多擺出了中立的態度,最為知名的就是華為雲的「三不」,不做應用,不碰數據,不做股權投資。「翻譯」過來就是,承認企業的數據主權,不強迫企業交換數據,不與合作夥伴形成競爭關係。只是在不少互聯網從業者看來,華為雲在理念上不免有些「落伍」,畢竟沒有數據無疑缺少了更多的想像空間,好比說共享單車的價值不在於交通工具,而是背後的騎行數據。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是理念上的差異,並不意味著互聯網系和傳統IT系「你死我活」的競爭。在互聯網的世界裡,幾乎所有的新興行業都在繼續著補貼、二選一、併購,這種思想當真是互聯網商業的本質嗎?雲計算應該是個例外。

客戶的多雲策略以及對雲計算的戰術認知,都決定了雲計算的多元化,而從華為雲等新入場者的快速成長,也證明了這個市場的包容性和開放性。當然,雲計算服務商本身也要學會包容,擁抱開放,拒絕壟斷,切勿和客戶訴求相悖。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鈦媒體APP 的精彩文章:

三大視頻巨頭聯發倡議書,意欲何為?
在流量IP商業化的路上,如何避免IP「金庫」變「手雷」

TAG:鈦媒體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