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人體自帶12種「葯」,不用「吃」,卻能去火、止咳、通便……不知道太可惜!

人體自帶12種「葯」,不用「吃」,卻能去火、止咳、通便……不知道太可惜!

醫承有道

每個中醫人都值得關注

文章來源/網路整理

導讀

很多人平時不注意,結果生病了,就想起用藥片來抱佛腳。

其實,我們身體上的穴位就相當於一個天然大葯庫。當我們出現咽喉不適、腸胃消化不良、心悸……就可以通過身體的穴位來補身體,緩解不適,安全有用,能讓我們盡享健康。

消炎護嗓葯

照海穴

咽喉部癢痛,有時還伴有乾咳、乾嘔的癥狀;慢性咽炎的人,消炎藥物無法進入粘膜深層,吃藥無效;空調吹久了,咽喉腫大、發炎、發燒……這時可以按摩照海穴,消炎護嗓。

位置:在足內側,內踝尖下方凹陷處。

用法:每次指尖掐照海穴3~5分鐘,每天不限制時間、次數。按摁住足部的照海穴,並閉著嘴,不要說話。一會兒,會感覺嘴裡有津液,慢慢吞咽下去,這樣幾次後,可緩解不適。

健胃消食葯

大陵穴

脾胃不好的人,遇到喜歡的食物,稍不留神,吃的稍微有點多,就會消化不良。此時,如果能夠來點具有消食化積作用的「藥物」,往往可以緩解不適。

位置:它在手掌根,腕橫紋的中點上。

用法:這個穴位對應著脾胃,是一味很經典的「健胃消食片」。按揉此穴可以降胃火、去心火,提升胃動力。

去心火藥

勞宮穴

心火亢盛多見於工作壓力較大、煩心事較多、遇事老愛著急的人,這些人大多有情緒煩躁、夜間渾身燥熱而失眠、多夢、焦慮等癥狀,對他們來說最好的清火藥就是勞宮穴。

位置:手握虛拳時中指指尖點到的地方。

用法:清瀉心火要用強刺激,可內外勞宮(手心為內勞宮,對應手背處即為外勞宮)同時掐按,並朝第三掌骨橈側方向用力,使麻脹感躥至中指尖。

止咳化痰葯

孔最穴

我們身體上就有不花錢的止咳糖漿,那就是孔最穴。

位置:孔最穴位於伸臂側掌,在尺澤與太淵連線的中點上一橫指處。

用法:彈撥孔最穴可以緩解久咳,即用拇指深按於穴位,待出現有酸脹、疼痛的指感後,像彈撥琴弦一樣地往返撥動。

通便藥

支溝穴

想排的時候排不出,或是排後仍有殘餘感,體味到便秘難受滋味的人越來越多。多數人的便秘原因,往往是生活習慣不好,除了調整飲食外,多多按摩支溝穴,也能幫助刺激腸胃蠕動,消除便秘。

位置:抬臂,掌心向下,從掌腕背橫紋中點處直上量4橫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在前臂兩骨頭之間的凹陷處就是它的位置。

用法:每次排便前,用手指按揉3~5分鐘。

降糖葯

然谷穴

降血糖最常見的藥物是二甲雙胍,其實人體里也自備了二甲雙胍,那就是然谷穴。

位置:它在足內側,先找到足內踝尖,在其前下方可以摸到一塊隆起的骨頭,這個粗隆的下方就是然谷穴了。

用法:每天晚上洗完腳可用拇指用力按揉這裡,直到有明顯的酸脹感為止。

降壓藥

內關穴、外關穴

我們的身體有一個神奇的降壓穴,它在血壓高時可降壓,血壓低時候可升壓,這就是內關穴、外關穴。

位置:內關穴位於前臂掌側,當曲澤與大陵的連線上,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外關穴位於前臂背側,手脖子橫皺紋向上三指寬處,與正面內關相對。

用法:按揉時,上下要同時用力,每側按揉30秒,左右交替,每天按揉5~10分鐘。

護肝排毒藥

太沖穴

肝臟毒素積累過多,會出現偏頭痛,臉部的兩側長痘痘,女性還會出現痛經。因為臉部兩側以及小腹,是肝經和膽經的領域,一旦肝的排毒不暢快,身體就會出現不適。

位置:位於足背側,第一、二跖骨結合部之前凹陷處。

用法:用拇指按揉太沖穴3~5分鐘,感覺輕微酸脹即可。不要用太大的力氣,兩隻手交替按壓。

健脾排毒藥

商丘穴

脾臟有毒時,面部會出現色斑,身上會積累脂肪,導致肥胖。同時,口氣會比較明顯。

位置:位於內踝前下方凹陷中,當舟骨結節與內踝尖連線的中點處。

用法:用手指按揉商丘穴,保持酸重感即可,每次3分鐘左右,兩手交替做。

急救藥

極泉穴

如果你突然感覺心悸、心痛,身邊又沒有急救藥物,怎麼辦?危急關頭,首先你一定不要慌,先撥打急救電話,在等待救護車的同時,可以彈撥心經上的急救穴——極泉,為自己爭取到寶貴的救護時間。

位置:極泉穴位於腋窩的最深處,取穴時上臂外展,在腋窩中部有動脈搏動處。

用法:彈撥的速度不要過急,感覺會有明顯的酸麻感,並向肩部、上肢發散。用此方法可以在幾分鐘內迅速緩解前胸部的胸悶氣短、心悸、心痛的癥狀。

#今日評論互動主題#

您認為吃藥是否傷身體?

(歡迎大家在下方積極留言)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承有道 的精彩文章:

10分鐘帶你讀120多首經方,《傷寒論》七言詩太美太好記啦!
舉手之勞養護「人體的將軍」讓你無病一身輕

TAG:醫承有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