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Intel 說未來世界要從智能變為「自能」,自動駕駛或「一車當先」

Intel 說未來世界要從智能變為「自能」,自動駕駛或「一車當先」

這或許是對輸入法和主持人最不友好的一次發布會。

Intel 不僅在發布會前播放了長達 3 分鐘的視頻來給到場媒體洗腦,以讓大家了解「自能」並不是在南方口音下的「智能」變體,更為現實的是,直到現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的輸入法還在不斷地強行試圖把我輸入的「自能」糾正為「智能」。

這次發布會的內容,或許也對輸入法和主持人並不「友好」,你能想像出再過幾年,很可能只需要提供一份文檔,就能由計算機字正腔圓聲情並茂的進行活動主持嗎?你又能想像可能只需把演講視頻輸入到計算機當中,就能自動輸出一篇重點突出,語言辛辣的報道稿嗎?

Intel 想到了。

不熟悉 Intel 的人,會說 Intel 是一家晶元公司,熟悉 Intel 的人,說不出來 Intel 是家什麼公司。

Intel 的業務,從基礎的半導體技術製造,到系統性的終端產品、雲計算、網路和存儲解決平台,再到基於此平台之上的人工智慧解決辦法,已經涉足到整個科技行業的各個層面。

用 Intel 自己的話說,Intel 是一家以數據為中心的企業。

數據的洪流之下,未必一切「水流」都是資源。處理不盡的泥沙,就會成為「數據屍體」,而把數據交給智能呢?

在 Intel 看來,自能(Autonomous)將成為數據重塑世界的必然結果,在這一階段,人負責制定規則和願景,機器來延伸人的能力,實現自能目標。

自能,將成為人工智慧最具挑戰性的應用場景。

聽 Intel 講故事

好像從今年開始,科技廠商都開始喜歡將一個小故事:宇宙,無論是特斯拉把 Roadster 2 射向太空,還是 Intel 用人工智慧丈量月球。

月球上擁有豐富的能源資源,但由於人類在月球尚無類似 GPS 的定位導航系統,必須依照環形山來繪製地圖,確立絕對位置,這幅「地圖」,對人類的月球探索計劃至關重要。

在以往,這個信息圖的建立必須依靠專業科研人員的人力繪製,而當 Intel 使用人工智慧開始進行自動計算和拼合之後,這一工程的執行速度提升了 100 倍,並且大大減少了月球陰影對人工判斷的干擾。

如果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那麼大海里也少不了 Intel 的影子……

配合 Intel 的無人機技術,Intel 正在嘗試通過無人機和人工智慧一起來觀測鯨魚,Intel 的無人機甚至能夠直接採集到鯨魚噴出的水流,通過生物特徵分析甚至可以得知鯨魚有沒有懷孕。

相對傳統直升機的低成本和低雜訊,讓無人機能夠以更為和諧與親密的形式接近各種珍稀動物。

因此能夠拍下來這張熟睡的北極熊也就不意外了。

即便在我們生活的周邊,人工智慧也開始積極發揮作用。

按照相關醫療單位的數據,65 歲以上的人口,有 50% 會容易受到皮膚癌及相關疾病的影響,如果不能做早期發現和診斷,就有可能產生更大的不可逆的傷害。

配合 Intel 的 Movidius 神經計算棒,Intel 員工發起了一項名為 Doctor Hazel 的癌症篩查計劃,通過照片就可以快速判斷人的皮膚健康情況,目前判斷正確率約為 85%,還在進一步提升中。

而工業檢測和無人零售,早已成為一線城市和核心企業的重要工作流程升級。

無人駕駛要像人類直覺一樣

這或許也是對司機這個職業不太友好的一次發布會。

Intel 收購的子公司 Mobileye 再發展下去,可能就真的沒人類司機什麼事情了。

在全部的「自能」場景中,無人駕駛無疑是現在熱度最高,而難度最大的一個,無人駕駛涉及的場景最為複雜,反應時間最短,感測器數量和架構也時刻處於升級狀態,再加上同一個解決方案需要適配的車輛型號的多樣化,是一個需要多方考量的系統工作。

在今年的 CES 上,董車會(微信搜索:董車會)曾經專訪過 Mobileye 的副總裁,在那個時候,Mobileye 剛剛明確了以攝像頭為先的方法來大規模應用於 L4/L5 級別的無人駕駛。

這無疑與其他解決方案以雷達為先的方式產生了微妙的對比,董車會在現場參與了對 Mobileye 中國區總經理蘇淑萍的專訪。

在 Mobileye 看來,以攝像頭為先的視覺方案與人類自身本體對環境的觀察最為一致,這種信息處理的流程將最大化地提升自動駕駛對路況的感知。

Mobileye 同時表示,他們並不排斥其它感測器的方案,如果有更多類型或者更具性價比的解決方式出現,Mobileye 的晶元也會對此提供支持。

這或許與 Mobileye 的產品線有關,第一種類型的產品是晶元加演算法,由更高級別的供應商來做集成,進一步完善豐富之後適配給不同的車廠;第二條產品線就是提供最終的成品,以後裝的形式給出廠不具備 ADAS 系統的車輛提供安全配置的升級。

較為多樣的產品讓 Mobileye 必須有較強的彈性和適配性,這樣才能滿足不同車企在自動駕駛不同級別的配置需求。

Uber 的自動駕駛致死事件被反覆提起,而 Mobileye 之後提出的「責任敏感性安全評估系統」(Responsibility-Sensitive Safety,簡稱 RSS)無疑更讓我關注。

目前每次無人駕駛發生事故之後,都會引發一次對於無人駕駛的擔憂的言論,最根本的原因在於沒有明確的辦法能夠直接判定事故的責任。

在 RSS 的體系下,不僅是 Mobileye 一家的標準,而是需要政府、相關職能機構、車企等共同來確定標準化手段。

最重要的是,它考慮了人類司機的本能。

好比 Uber 事故中,雖然死者違反了橫穿馬路的交通規則,但如果是人類司機在駕車的話,絕不會因為對方違規而不去剎車。

這樣的緊急情況處理原則,也會加入日後的自動駕駛系統當中去,你或許能看到,一輛自動駕駛車違規穿越了雙黃線,只是為了保護一個行人的生命安全。

或許「自能」,在未來就是自動和本能的結合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董車會 的精彩文章:

別的媒體不會告訴你的奧迪 A8L 小秘密,盡在本篇吹牛必備秘笈
Levante GTS 紐約車展亮相/吉利去年凈利潤破百億/捷豹路虎聯手黑莓研發新系統

TAG:董車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