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急需修繕,襄汾縣倉頭村伯王廟不能倒下,山西古建不能倒下!

急需修繕,襄汾縣倉頭村伯王廟不能倒下,山西古建不能倒下!

本文作者:劉勇

汾河西岸邊的襄汾縣倉頭村裡有座小廟,村人名為伯王廟,應該是伯益的祭祀場所。

村中的伯王廟現只存正殿,面闊三間,進深四椽,硬山頂應是後人所改。

前檐下置大額坊木,單下昂四鋪作,當心間板門,次間形式已改。在門砧石上還能看到題記:「至正十五年 石匠梁仲品」,刻有施柱人名。

可見伯王廟在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曾有過一次大修。門砧石和部分金柱是那次修繕時更換。

前幾年,伯王廟被搭建起腳手架和棚子,準備修繕。可是不知什麼原因一拖就是7年。現在,古建的後檐徹底坍塌,腳手架上滿是銹跡。

來到後牆,看到內部只靠兩根內柱支撐著梁架。這樣的情況不知還能維持多久。

伯王廟的文物等級可能較低,內部梁架可能多是明代所改,但前檐有早期痕迹,還有元代題記。

這樣的所謂「低級別文物」在山西太多,其他省份卻太少。這種時空分布的不平衡很容易給人造成假象——山西的地上文物太多了。

其實應該說,是中國的文物太少了,只是這個很少的總量中的絕大部分都集中在了山西。

不遠處新絳縣的稷益廟,那裡也是祭祀后稷和伯益的場所,因為有明代精美壁畫而著名。

伯益,傳說中的史前社會部落首領,是大禹治水的重要助手,大禹曾禪位於伯益。

這座倉頭村伯王廟的存在,和稷益廟類似,也是汾河流域農業文明的很好註腳。

有元代題記的古建在其他省份,早已得到修繕,類似伯王廟的這類文物,可能在山西是市保、縣保,或者還不是任何級別「保」的寶,還在經歷著自生自滅的歷史輪迴!

物不可再生。近年來很多早期古建文物得到政府修繕轉危為安。在山西,還有數量極大的伯王廟們因為是所謂的「低級別文物」,多年得不到修繕。

如果當年後檐牆尚存時修繕,伯王廟早就起死回生了。按照現狀,也許不出這個雨季,這座小殿就可能一夜坍塌。它的名字也將從文物部門的名單上被銷號。

這讓我想起廣武長城的「塞外之門」來,我和有關專家、文物工作者交換意見,大家都認為採取加固措施的難度可控。但因為沒有及時修繕,後來出現了突然坍塌的悲劇。

近年來,山西啟動了民間力量參與文物保護事業的行動,是有益的探索。期待著這一模式能儘快惠及伯王廟們。

當下,一處古建如果就這麼眼睜睜的消失在人間,實在是文物的悲劇。

我想這也是所有同道中人不願看到的。挽救一處文物,就是挽救一段歷史的記憶。

伯王廟們不應該倒下!

—END—

本文系作者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編者:用心做優質內容,用行動尋找山西秘境,發現山西工匠,喜歡山西歷史,想要了解山西,了解古中國,請關注「秘晉之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秘晉之光 的精彩文章:

發現太原東區鬧市中的宗教聖地——純陽宮

TAG:秘晉之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