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一張圖告訴你,被打罵的孩子會變成什麼樣!這就是我從不打罵孩子的真相

一張圖告訴你,被打罵的孩子會變成什麼樣!這就是我從不打罵孩子的真相





 01 



最近,在網路上看到了下面這張圖,很受觸動。 







圖中的父親面目猙獰,舉起手要暴揍孩子。




孩子驚恐地坐在椅子上,用雙手防衛。




可悲的是,這些來自父親的傷害,在成長中一一烙印在他的骨子裡,成為他不可磨滅的性格特質。




於是,他長大後成為了父親的模樣,並把這些巴掌繼續繼承給自己的後代,由此循環反覆。




照片用了一種濃縮的方式表達了「打罵」教育對孩子性格、人生的塑造有著不可磨滅的影響。



中間沒有過多的贅述,然而現實生活中,那些在打罵教育中長大的孩子,他們在生活、感情、工作等方面無不深受此影響。這種教育帶來的傷害要比常人想像的沉重、悲壯的多得多。




 02 




心靈導師賴佩霞,在未系統地接觸、研究心理學之前,她就因擺脫不了母親的錯誤教育而付出過慘重代價。



她的母親來自小鎮,讀的書不多,在她很小的時候,就和父親離了婚。




像很多獨自撫養孩子的單親媽媽一樣,賴佩霞的母親敏感、多疑,充滿哀傷。




因為基本上不怎麼和家人聯繫,也沒有什麼朋友。所以賴佩霞成為了母親生活的所有動力。




與此同時,也成了母親發泄對不如意生活的出氣筒。




每次媽媽打她、罵她的時候,都會說「這世上沒有任何人要你,只有我要你,你怎麼可以不聽話?」「我打你罵你,都是因為我愛你」。




她很痛苦,可是這些話,她都聽進去了,她為此自卑、懦弱、充滿攻擊性,並以為這就是愛的方式。






25歲那年,她走入了人生中第一段婚姻。




可是,因為母親對她根深蒂固的影響,所以在那段婚姻里,她一直在用抱怨、指責的方式和丈夫相處。結果可想而知,他們最終離婚了。




有一回,她看到一個美國朋友因為孩子大聲嚷嚷而狠狠地責罵並懲罰孩子,但是很快,這位朋友就對孩子說:對不起寶貝,我剛才罵你,不是因為你大聲說話,而是因為我工作出了點兒問題,是我沒有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這一幕,對賴佩霞的衝擊力太大了。一下子把她拉回了小時候。




她突然意識到,

那些打罵孩子的背後,父母的不開心其實是源於對自己現狀的恐慌、對伴侶的不滿或無法得到家人的重視。




而所有這些,都是成人自己的人生課題,可是有的父母卻強行轉嫁、遷怒到孩子身上。




可悲的是,孩子根本就不懂分辨本質根源,他全盤接受,然後將它糅合進自己的人生,開始錯誤地對待所有親密關係。




在意識到這一點後,她開始有意識地去做出改變,並努力擺脫這種原生家庭帶給自己的傷害,更重要的是,她不想把這種傷害傳遞給自己的下一代。




然而,儘管努力癒合,那些受過的傷,仍不可避免地留下傷疤。




賴佩霞曾在採訪中談到:「即使今天我已經擁有先生與孩子的愛,有朋友、學生、老師、讀者們的愛,但母親那句』這世上沒有其他人要你』,還是會時不時地在我腦中暗自打轉,特別是遇到挫折、情緒低落的時候,我依然會在很深很深的潛意識裡,感受到那句話的存在。」



可見,打罵教育對孩子有著多可怕又深遠的殺傷力!




 03 




然而,那還不是最可怕的。




前段時間,網上有一個視頻讓人看得義憤填膺。








視頻中,51歲男子彭某毆打90歲智障老母親。




據悉,因老人智力障礙,喜在家中四處躲藏。




那天,老人又在家中四處躲藏,將家中弄得髒亂,彭某見母親不聽勸阻,憤怒頓起,便動手毆打了老人。




視頻在網路上熱傳之後,幾乎所有人都對彭某群起而攻之。




然而,其中有一個評論是值得所有家長深思的:

孩子對待你的方式,就是小時候你對待孩子的方式。




當然,無論如何,打人是不對的,打母親更是大逆不道的。




可是,大家有沒有想過,如果一個孩子從小不聽話、叛逆、頂嘴就被打、被罵,這對他來說意味著什麼?




這無疑在給孩子傳達一種扭曲的觀念:遇事用拳頭或情緒可快速解決。




而如果你在打罵的時候,還要告訴他:我打你罵你是因為愛你。




那麼,長大後,孩子極有可能就會用同樣的方式來愛你、對待你。




再者,教育用打、罵的方法有效嗎?




有,他犯錯的時候,你打他,他一定會說:我不敢了,我再也不敢了。




可是,他知道自己錯在哪裡嗎?




一個孩子如果無法透徹地看到自己的錯誤和糾正方法,他就會不受控地重複犯錯。




曾遇到一個孩子,他在7歲那年,偷了父母的錢去買零食。




父母知道後打了他一頓,他心理害怕極了。可是,消停了幾天,他又偷了錢。




就這樣,他不斷地偷,不斷的被打。甚至有一次父親氣到把他趕出家,讓他在門口跪了一夜,可仍然改變不了他偷錢的行為。







12歲那年,他又一次忍不住偷了錢,那次父親可能真的覺得他沒救了吧,看了看他,沒有說話,更沒有打他!




晚上睡覺的時候,父親突然到他房間對他說:你別再偷了,要錢你說一聲嘛,爸媽會給你的,幹嘛要一直偷?




就是這句話,讓這孩子突然意識到:啊,原來要錢可以直接要的啊!可以不用偷的啊!




想明白這一點,他突然在被窩裡啕嚎大哭,責怪父母只靠打,卻不早點說。




自此之後,他再也沒有偷過一次錢。




很多時候,孩子由於閱歷限制,認知不足,常常會做出不符合世俗對錯的行為。




如果父母能耐心地告訴他為什麼不能這麼做,你可以怎麼做,很多時候,孩子會就此改正。




好孩子永遠都是教出來的,而不是被打罵出來的。




 04 




有家長或許會問:不打不罵,那孩子要怎麼管教?




其實,不打不罵,不代表孩子犯錯不懲罰。




關鍵是要如何合理地懲罰!




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




好的家庭教育一定少不了家規。




所以,這裡建議家長們,學會在日常中分級羅列犯錯的行為等級,一旦犯了哪些錯誤,就應該接受什麼樣的處罰。




比如,不好好吃飯睡覺屬於一級錯誤:三天不能喝飲料;偷東西撒謊屬於二級錯誤:當月沒有零花錢並要做某些家務等。




這樣做的好處在於,家長既可以避免被情緒操控傷害孩子,又可以讓孩子在家規中養成信守承諾、有擔當的品格。




但是,著名學者林格曾說:在孩子犯錯的情況下,對其進行適當的懲罰是有必要的,但一定要在尊重孩子人格、維護孩子自尊心的前提下進行。




所以,家長們在懲罰孩子時,一定要遵循以下這三條原則:






  • 懲罰孩子時要讓孩子明白懲罰的原因;




懲罰前一定要先談心溝通,讓孩子知道為什麼錯,之後再對其進行懲罰。不然孩子對家規只會恐懼和厭惡,不會心甘情願地遵守。






  •  

    以尊重為基礎的懲罰,不翻舊賬,不辱罵;




其實孩子重犯舊錯的時候,自己內心已經很不好受了,這時家長要適當學會沉默,靜觀其變。不要指責,更不要說「你死不悔改」等。






  •  

    遵循家規處罰,不破格;




家規既然是家長和孩子一起商量制定出來的,彼此就要去遵守,不要因為孩子撒嬌耍賴而隨意改變。




在此,衷心希望每個叛逆、頂嘴、犯錯的孩子,都能得到父母的正確指引,而不是在拳頭和責罵中充滿難堪和絕望。




記得著名演員陶虹曾在一檔節目中說:當所有人你批評他的時候,他會選擇遠離你。而只有孩子,在你越批評他的時候,他越要來抱你。孩子給你的是百分之百的信任和愛。




所以,在此也希望父母們都能對得起這份信任和愛,學會伸出溫柔的手指引孩子前進,而不是用腳去踢孩子的胸脯。




更要時刻謹記:

孩子需要愛,特別是當孩子不值得愛的時候。




共勉!






這一次

我們

用另外一種形式來送書


書的數量有限,先到先得。




規則如下:




1、邀請好友進行助力,完成後即可兌換獎品!趕緊行動起來吧。


2、每個星期開展一次推廣活動!獎品每期都不一樣。總有一款,是你喜歡的。




即刻掃碼報名參與


??



即刻掃碼報名參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教育 的精彩文章:

衛生間放它等於慢性自殺?你家裡一定有,趕緊看看!

TAG: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