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自王祥夫隨筆集《四方五味》
中國人的風俗,一年要給先人掃兩次墓。一次是清明,剛剛經過了漫長的冬天,野地里的草青了,但花還沒有開。另一次是立秋,各種果實都陸續登場了,這一次掃墓好像是一種對先人的彙報,彙報一下今年的收穫如何,到時候可以把各種新鮮的果實都帶到墓地去,讓地下的先人知道兒孫後輩的辛勞。這是農耕時代給人們留下的風俗。這一次掃墓,照例是要在墓地就餐的,把帶去的東西在墓地里享用完,這是和地下的先人一起享用。之後,必有 的一個節目就是從莊稼地里撥一棵高粱插在先人的墳頭上。南方不知道有沒有這種風俗?而 北方卻年年這樣進行著。墳頭插高粱,是希望後人出人頭地。「高粱」二字分開解釋一下, 是這麼個意思。
高粱是五穀里最高的一谷。我去河北,看到那邊的粘米高粱,粘米高粱的穗子可以用披頭散髮來形容。穗頭大,但鬆散,在風裡,很有風致,一搖一搖,有一種說不出的柔美。更重要的是這種高粱長得高,可以有一人半高,人鑽到這樣的高粱地里就像一個猛子扎到了水裡,所以人們又把高粱地叫做「青沙帳」。而晉北的高粱則沒這樣高,高粱穗子也沒那麼大, 卻小而緊湊。人們習慣用粘米高粱的穗子做掃帚,掃地的那種,而晉北的小穗高粱的穗子 卻只可以做打腌菜缸的刷子。三個或四個穗子,打去了高粱米,扎在一起,用來打腌菜缸。 高粱桿兒的用處就更大,用碌碡壓扁了,去了芯,只留皮子,用來編滿炕鋪的席子,新編的 席子味道很好聞,顏色亦好,高粱桿上有紅紅的花紋。高粱桿兒皮子還可以編圓圓的席箔, 一是可以用來蓋東西,二是過年的時候可以用來排餃子,包好的餃子一個一個轉著圈兒放在 上邊是年的味道。高粱桿兒可以做許多東西,甚至可以做玩具,做一輛小車,做一個小房子 ,做蟈蟈籠子,做鳥籠子,都很好看,我會用高粱桿做燈籠,選一根長高粱桿兒,把皮子一 絲一絲剝開,卻要一頭連著,然後把一絲一絲的高粱皮子再扎到高粱桿兒的芯子上,一個 小燈籠就成了。現在種高粱的地方少了,許多孩子都不認識高粱,自然也不會有用高粱桿 做玩具的樂趣。小時候,六七月的時候,我們常常跑到高粱地里去找高粱的「莓苔」吃。高 粱得了一種病,結出的穗子便是一個黑黑的棍兒——莓苔。到高粱地里去,摘一把,一邊剝 一邊吃,像是在吃水果。
高粱是一種古老的植物,北魏丹揚王墓里的畫像磚就以高粱為紋飾,讓人看著親切。《齊民要術》上記載著高粱的種植方法。高粱是做酒的主要原料,小時候,常見父親喝高粱酒,酒瓶上的商標上就畫著兩株交叉的高粱。我想不起自己是否喝過純正的高粱酒,也不知道現在的鄉下是否還有酒坊在那裡做高粱酒。但有一點,《大紅燈籠高高掛》這部電影里的高粱酒是在那裡胡說八道,誰見過紅紅的高粱酒?那只是藝術的想像。高粱酒好喝不好喝?不知道現在想上街去買瓶高粱酒是不是一件容易事。但高粱米和高粱面還是到處可見的。高粱米好吃不好吃,說句對高粱不恭敬的話:不好吃!怎麼也比不上一白一黃的大小二米。高粱面好吃不好吃,再說一句對高粱不恭敬的話:不好吃!高粱面蒸的餑餑,是一個死硬死硬的糰子,亮晶晶而硬邦邦,讓我望而生畏,我永遠不要吃它。據說高粱面可以加工到和白面一樣細白,但我還是不能領受。小時候,我吃了太多的高粱米和高粱面。
但高粱依然是美麗的,可以說是挺拔秀麗,秋天高粱曬米的時候,穗頭深紅,可以用濃胭脂比方。秋天站在山上往山下望,下邊的莊稼地是一片黃、一片紅、一片白,黃的是穀子,白的是莜麥,紅的就是高粱。說實話,高粱不應該是人類的糧食,但卻是牛騾驢馬的細糧,現在的「遍地的大豆和高粱」是給誰種的?主要是給牛騾驢馬,人們現在很少吃高粱。
雖然人類現在很少吃高粱食品,但不妨礙它依然是五穀中最美麗的植物。
高粱美麗嗎?誰能說它不美麗。
TAG:王祥夫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