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奢閼與之戰擊敗秦軍,秦軍長平之戰射死趙括,這是巧合嗎?
戰國時期,簡稱戰國,是中國歷史上的分裂時期,諸侯各自為政,相互混戰不休。經過多年兼并戰爭,只剩下7個主要諸侯國,史稱「戰國七雄」。戰國後期,秦國兵強馬壯,東出函谷關,秦國名將白起重創楚國主力,攻破楚國都城郢,揭開秦國統一戰爭的序幕。
由於各國混戰不休,群雄並起,亂世出英雄,這個時期出了四位戰功赫赫的名將,秦國的白起、王翦,趙國的李牧、廉頗,各佔2位,他們都是從軍中最基層的軍官做起,憑藉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成長為秦、趙兩國的大將,被稱為戰國四大名將。
秦趙兩國也是交戰不斷,秦國以趙國不履行協議為由,於是派將軍胡陽率領大軍攻打閼與,趙惠文王命趙奢率軍救援閼與。趙奢隱蔽作戰企圖,麻痹敵人,然後出其不意,突然發動攻擊,以及搶先佔領要地,使自己處於有利的地理位置,終於打贏了一場原本無法取勝的戰爭。趙惠文王封趙奢為馬服君,地位與廉頗、藺相如平起平坐。
秦國在閼與之戰中大敗,十萬秦軍傷亡逃散過半,向東兼并的兵鋒也因此受到挫折。秦昭襄王連忙議和,還將次子安國君派往趙國作為質子。這對當時強大的秦朝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秦國當然咽不下這口氣,幾年後,秦國又派大軍攻打趙國。
王齕向長平的趙國軍隊發動進攻,趙孝成王命令廉頗迎戰,廉頗率軍對秦軍展開進攻。趙將廉頗兵敗,被秦軍攻破趙軍陣地,丟失兩座城池,四名尉官被俘虜。之後,秦國軍隊攻破趙軍西邊的營壘,俘虜兩名趙國尉官。趙軍數戰不利,趙國主將廉頗決定固守營壘,疲憊秦軍。
進入相持階段,趙孝成王怕再拖下去對趙更加不利,遂棄用偏於防守的名將廉頗,而起用趙括代替廉頗;趙括遵照趙王意圖,變更了廉頗的防禦部署及軍規,更換將吏,組織進攻。秦昭王為打敗趙國,也用白起接替王齕。趙括接掌帥印後令趙軍出擊,白起針對趙括急於求勝的弱點,採取了佯敗後退、誘敵脫離陣地,進而分割包圍、予以殲滅的作戰方針。
趙軍被圍困斷糧四十六天,趙括親自率勇士突圍,英勇殺敵,被秦軍射殺而死。趙軍最終戰敗,秦國獲勝進佔長平,此戰共斬首坑殺趙軍約45萬。秦國報了閼與之戰的大仇,趙國也經此一戰元氣大傷,無力再與秦國抗衡。
馬服君趙奢萬萬沒想到,當年自己在閼與之戰大敗秦軍,致使十萬秦軍傷亡逃散過半,幾年之後自己的兒子在突圍中為秦軍亂箭射死,成為紙上談兵的笑話,或許這就是命。
※曾氏良言:論事,宜從大處分清界限,不宜從小處剖析微茫
※有人說:長平之戰中趙括戰鬥力是白起的6倍,我說:有道理
TAG:長平之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