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邊猶有讀書台,夜裡哲人夢中來
讀書 |凡人總需要些精神糧食
擁有
微笑的魚 原創音樂專輯
陳建騏
00:00/01:25
大家好,我是一姐,今夜我繼續伴你共讀!
最近無意在網易 FM看到了周國平先生的哲學講座,前兩日聽著入睡,這讓我想起多年前最愛的一本枕邊書《人與永恆》。
GIF
這本書簡單易懂,但字裡行間都是人對於自身和世界的探討,雖是一本隨筆,內里的哲學問題卻始終是人們在一生中不斷反覆去驗證的結果。
年少時讀這本書會讓你燃燒熱血、浸濕眼眶,然而那種力量卻並不來自於書本身,而緣於它介入你生活的時機,煽動你去探討人性的靈魂。這本書可是說是我的精神初戀。
GIF
《人與永恆》涉及了「人」、「自然和生命」、「愛」等26個主題,現在看來如此多的主題,幾乎是周國平先生意識的傾卸與不安用文字方式概述的思考。裡面有很多我喜愛至極的句子。
「人永遠不可能真實,也不可能永遠虛假。許多真實中一點虛假,或許多虛假中一點真實,都是動人的,最令人厭倦的事一半對一半。」
「孤獨源於愛,無愛的人不會孤獨。也許孤獨是愛最意味深長的贈品,受此贈禮的人從此學會了愛自己,也學會了理解別人孤獨的靈魂和深藏於它們之中深邃的愛。從而為自己建立一個珍貴的精神世界。」
「許多人所謂的成熟,不過是被習俗磨去了稜角,變得世故而實際了。那不是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個性的消亡。真正的成熟,應當是獨特個性的形成,真實自我的發現,精神上的結果和豐收。」
GIF
可能是年長以後,書對我很難再有這般震撼效果了。無論多麼出色的書,和它都保持著一個距離,超乎象外,得其環中。而我的理性也足已成熟到能夠駕馭任何情感波濤,我的情感也已經足夠遲鈍,可無視一切物理傷害,總之現在已經過了精神初戀的年齡了。
後來重讀這本書,對它有了些許失望,並且詫異當初它何以使自己如此心醉神迷,竟然成為我引入精神世界思考的一個誘因。
但我還是存著這本書,放於枕邊,反觀一些「婚姻」「死亡」「信仰」與現在的生活進行對比,在無數個失眠夜裡,拷問著自己深層的追求問題。
「如果認為單憑激情就能對付年復一年充滿瑣碎內容的日常共同生活,未免太天真了。愛情,僅是感情的事,婚姻卻是感情、理智、意志三方面通力合作的結果。因此幸福對婚姻必定比幸福的愛情稀少的多。理想的夫婦關係是情人、朋友、伴侶三者合一的關係,兼有情人的熱烈、朋友的寬容和伴侶的體貼。三者缺一,便有點美中不足。然而既然世界上許多婚姻竟是三者全無,你若能擁有三者之一,就應當知足了。」
「中國的聖人說:『未知生,焉知死?』西方的哲人大約會倒過來說:『未知死,焉知生?』中西人生哲學的分野就在於此。
「一種信仰無非就是人生根本意義問題的一個縣城答案。有兩種人不需要信仰,一種是對此問題從不發問的人,另一種是決心自己去尋找答案的人。前者夠不上信仰,後者超越了信仰。」
GIF
周國平以講禪的方式參悟哲學,在讀這本書時做學問並不是實際的目的,而是為了吸取精神營養,讓自己豐富起來,讓自己的精神素質能夠生長得好。
也許書里的感悟到了一定年齡都會有,但普通的人就算有也沒能力如此透徹地用語言表達出來,多數人只是讀後有同感罷了——這就是寫者與讀者之間的區別了。平靜的湖水只有在丟入一塊石頭的時候才起一點漣漪——書就是那塊石頭。
在讀的過程中,會在書中發現自己,原來你也有這種體驗、這個思想,也有這個好東西,跟大師是一樣的。它能喚醒,能把精神世界變得清晰,然後你就可以更豐滿,這樣一個精神成長的過程實在很有趣。
讀這本書是一件有味而不累的事,隨時隨地,隨手翻讀,無須書籤。
|旅行|城市|生活|美學 |
|探店|選物|設計|讀書 |
圖片|源於網路人物為周國平先生
ps.本文部分內容摘抄自《人與永恆》
TAG:深圳一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