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馬雲提出的新零售,它的未來在哪裡?

馬雲提出的新零售,它的未來在哪裡?

(本號內容乃屬原創,歡迎讀者分享到朋友圈)

有人問我,連續發了四篇關於大數據助力新零售轉型的短文,那麼新零售的未來在哪裡?

我也不是專業人士,只不過由於工作的關係,和這個圈子裡的小夥伴聊的多了,知道其中的酸甜苦辣。

本期就讓我們窺豹一斑,來洞察一下新零售的未來。

GIF

在新零售的發展中,我們能看到社會流通運轉率明顯提升了,這正是新零售模式的「核心價值」。

在新零售模式的不斷發展和完善中,新的零售業態也逐漸明確。

當我們回頭看看以往傳統的零售業發展史,縱觀這個變化過程,我們發現其實這就是一個時代發展的「產物」。

從傳統零售業態到如今的互聯網化,經歷了不斷分化重組的過程:

GIF

零售業由之前的小賣部,演變成大一點的商店、購物中心、大賣場和百貨公司,到如今是遍布全國的超市,並最終形成了集購物、餐飲、娛樂、文化於一體的綜合購物中心。

但是同國外的連鎖超市相比,中國連鎖超市規模明顯「偏小」。而且國內各大連鎖超市之間的競爭都十分激烈,市場也因此進入了整合期。

在2000年左右,零售業開始出現新的形勢,將百貨和超市結合的「大型超市」和「折扣店」如雨後春筍般湧入市場。

正是這時候,國外的一些大型超市也加入這個行列。後來隨著零售業的不斷發展,大型綜合超市增長的速度也逐漸加快。

與此同時,這種模式也在不斷轉變,遍布消費區,最終演變成了現在的綜合購物中心。

由此可以看出,國內的零售業已經呈現出的是多種形式的發展格局。

但是,與此同時,對於傳統的零售業來說,一個正在快速成長的「威脅」正在悄然形成——互聯網。

它的強勢來襲對傳統的零售業帶來了極大的衝擊。

在電商的衝擊下,許多傳統的實體零售行業,如服裝、家電、圖書等領域受到了極大的傷害,甚至導致很多百貨店因經營困難倒閉。

(上海南京路老牌百貨商店因為新零售的衝擊導致業績下滑,不得不停業裝修來滿足轉型需求)

一些在初期發展得還不錯的傳統百貨商場,在互聯網的衝擊下經營景氣度「持續下降」。

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改變,因此必然也會影響零售業的發展。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零售業線上線下發生了更大的變化。

這其中最大的不同是,以前電商主要做「PC」端,而現在已經逐漸轉移到「移動」端。

到了2015年,電商的發展可以說已經進入了「平穩增長期」。

此時「O2O模式」、「互聯網+」模式在市場上十分火熱,很多傳統企業紛紛開始朝這兩個方向轉型,以此順應時代的發展。

從2016年開始,中國零售業因為受移動互聯網的影響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零售業面臨的新困境是「純電商的倒閉」和「實體店關店」,連續19年來沒有關閉一家店的大潤發也出現了首次關店。

目前,整個傳統零售業的增長速度十分緩慢,導致整個行業的利潤也呈現出整體下降的趨勢。

而這時候,馬雲提出的覆蓋實體店、移動端、電商和社交媒體的新零售體系, 新零售的未來展望似乎成了解決零售業發展難題的最佳方法。

新零售的到來,無疑是迎來了一個新的商業時代。

當前,中國的零售業,無論是線上的純電商還是線下的傳統實體零售業都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增速壓力。

此時,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全渠道的融合自然而然就成了創造新增長的動力。

面對這種局面,很多「互聯網企業」已經尋找解決辦法,開始向線下布局:

比如科技領城的小米。

小米科技CEO雷軍在2017年年會上表示,小米會開兩三百家線下小米之家零售店,並且宣稱在未來爭取開「1000家」線下店。

再如電商領域的亞馬遜。

開設了線下實體店,還推出了便利店。

與此同時,一些傳統的線下實體店,也做出相應的措施,開始往線上延伸:永輝超市聯合京東布局O2O電商,傳統家居品牌老大宜家也在上海試水電商。

從電商巨頭的這些做法我們不難看出,線上線下已經從之前的「對立面」走到了現在的「互相融合」。

GIF

就新零售的發展形勢來看,不再是線上線下的競爭。

而是回歸到商業本質,即誰能為顧客提供更高效的體驗服務和最大限度提升社會流通運轉率誰就是贏家。

其實,在商業領域,遊戲規則很簡單。

就零售行業來說,無論其形式轉變,萬變不離其宗,其本質仍然是通過服務和商品來盈利。

就目前我國的零售業態和市場環境來看,新零售未來的發展有以下四個趨勢:

統一化

這裡的統一化是指線上線下統一。

絕大多數消費者選擇網上購物的無非是「便捷」和價格「便宜」。

換句話說就是零售實體店的體驗不好,且價格昂貴。但是隨著新零售的到來,會實行線上線下結合物流的融合發展。

電商巨頭阿里的做法是∶統一線上線下產品價格、質量和體驗等方面。

打破消費者在網上購物收貨時的「落差心理」,從而為消費者提供體驗感更好、產品質量更高的服務。

個性化

現如今消費者的需求已經發生了很明顯的變化。

隨著這種消費需求的差異化,一些創新性、個性化的消費模式將更受消費者的歡迎。

在之前的傳統營銷模式中,很多服裝品牌的傳統線上營銷都比較單枯燥,大部分都是局限於「單向宣傳」。

而隨著現代消費者需求的變化,一些傳統企業不得不做出改變。

例如以快時尚為核心的KM,他們在營銷內容上就加入了很多「個性化」的元素。

如休閑、時尚、娛樂等,並將這些與消費者分享,給消費者帶來與之前不一樣的體驗感。

除了這些,KM還會在社交媒體發布新品,並且會在內容中融入「搭配指南」和「穿衣哲學」。

用戶在瀏覽商品時,會因為這些內容刺激到穿搭的靈感,從而激發內心的購物慾望。

這種方式讓消費者的購物環節變得更加輕鬆愉快。

除此之外,KM還通過社交媒體與線下的用戶進行互動,並利用這種互動快速積攢人氣,從而提升商品的銷量。

科技化

隨著線上線下的融合,「消費者的需求」和「生產供給信息」也在相互融合。

現如今,互聯網技術十分發達,從生產到消費已經可以通過大數據等科學技術來做到精準的預測。

以此來控制產能,做到全面消費庫存,從而提高整個企業的效益。

整合化

在過去的零售業中,大部分超市的生意都被大型的綜合超市阻斷了。

而如今,這種情況出現了反轉,大型的超市反而受到了社區小型零售店的影響。

90後一整年都不去沃爾瑪,卻一天跑幾趟便利店。

中國產業信息網發布的《2017年中國便利店行業發展趨勢及市場規模》報告分析指出,

隨著90後消費群體崛起、全面二胎放開後年輕群體生活節奏加快、人口老齡化等趨勢,催生了「宅、懶、饞、急、忙、老」等需求,便利店貼近消費者,順應消費新趨勢,前景廣闊。

「過去人們是去大賣場、超市購物,現在生活節奏加快,不可能每天去逛。

現在便利店的購買主力是80後、90後,他們追求的是快速、隨性、碎片化的消費,對於「時間成本」的考慮要大於價格成本。

隨著社區力量的不斷強大,社區小型零售店也隨之不斷增加,從這種形勢來看,「社區化」必將成為未來零售行業發展的主要方向。

如今,像沃爾瑪這樣的大型超市,也開始做起了小型零售實體門店服務。

永輝今年的重點就是在全國各大社區開設數百家左右「社區門店」。中百超市、重百、家樂福、麥德龍等大賣場和百貨公司也相繼進入便利店行業,掘金小業態。

當然他們並不是「盲目」跟風開店,而是將眼光投向了人流量密集的社區。

現在我國的零售業還在轉型初期,一切都是在嘗試中進行。目前來看,整體呈現出的狀態「良好」。相信隨著新零售的到來和不斷發展,中國的零售業一定會衝破困局,迎來屬於自己的春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擁抱BIGDATA 的精彩文章:

大數據應該了解的6大「黑洞」
新零售時代,實體店如何獲得競爭力?

TAG:擁抱BIGDAT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