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內黃老家唱大戲

內黃老家唱大戲

我的故鄉在豫北衛河邊上,那是一個不大不小的村子。在我年幼時,本門一位叔叔和村裡幾個人拉起一個戲班兒,戲班兒唱的是大平調,是一個可以追溯到明代弘治年間,跨河北、山東、河南、江蘇、安徽五省邊緣地帶的小劇種。

那時候,戲班兒的師傅在隊里的打麥場上教學戲的孩子唱念做打的本事。自打有了戲班兒,村裡人就多了一個看熱鬧的去處。上學路上,我和小夥伴兒們都會繞個彎兒,「路過」打麥場看一看。當時的師傅手裡常常會拿著一根柳條兒,哪個孩子不好好學戲,師傅就會用柳條兒抽打他的手,被打的孩子咧著嘴卻不敢出聲。沒過多久,戲班兒就開始在附近一帶村莊演出了。後來,逢年過節,村兒里都會唱幾天大戲熱鬧熱鬧,十里八村的鄉親也都會趕到村兒里看戲。戲檯子多是搭在一個常年乾涸大坑邊上,看戲的人便會聚坐在坑底、坑沿上。戲的情節大多是看不懂的,最能吸引我的是戲台周圍那些賣炸油條、煎灌腸、糖葫蘆的小吃攤兒。那些戲名、戲詞兒早已記不得了,腦子裡只剩下包大人鍘陳世美的那口大鍘刀,戲台上一幫穿著紅黃藍綠各色戲服的人,一個黑的長鬍子的背上插著的四張旗,還有脆脆的梆子聲。

也就是從那時起,不管走到哪裡,每每遇到有戲班兒唱戲,無論什麼戲種,都會站在戲檯子下聽一會兒,去感受孩提的時光。

歲月流轉,傳統戲曲聽眾越來越少,村裡的戲班兒也早散了。和村裡的戲班兒一樣,許多地方專業院團陸續解散,那些仍然痴迷戲曲事業、有較深功底的演員,只能和別的戲班兒搭夥謀生,堅守在農村或城市邊緣。

前些日子,附近村裡請來一家豫劇戲班給廟上唱戲,演員們簡單的吃、簡單的住、簡單的行,台上聲情並茂演繹世間百態,台下歡聲笑語互幫互助,大家樂樂呵呵,和諧融洽,日子倒也過得瀟洒自在。

演出生活很是艱苦,戲班的伙房搭在村民家的過道里。

幾個人晚上就睡在四面透風的舞台上。

後台演員休息,也在看手機。

演出後的午飯是撈麵條。

飯後演員回到舞台進行走場

師傅在耐心地給年輕演員說戲。

化妝

戲班裡每位成員都會身兼數職或是分飾多個角色。

「皇上」也親自拉幕布、搬道具。

上台聲情並茂演繹世間百態。

演出間隙在幕布後短暫休息。

台下看戲的大多是老人。

幕後,儘管條件簡陋,但依然能感受到戲班裡生活的快樂。

5天的戲唱完,昨晚還熱熱鬧鬧的場地,只剩下孤零零的舞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內黃在線 的精彩文章:

TAG:內黃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