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你怎麼知道你的學習是否有效果?

你怎麼知道你的學習是否有效果?




心理嚴選

實用心理迷部落|親子婚姻職場

 










?心靈成長的路上,伴您一路同行?








作者:黃啟團  

 

來源:團長說心理(ID:nlpteam)




主播

:古峰

  背景音樂:With An Orchid

圖片整理源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說到最近這一年多來最火的事情,無疑是知識付費。




繼喜馬拉雅、知乎、得到等平台相繼成為受眾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學習的主要途徑後,去年,又有更多的平台趁著市場新風口,加上專欄訂閱、付費課程、內容讚賞、有償問答、社群等形式為用戶帶來各式各樣的學習體驗。




僅去年12月,喜馬拉雅"知識狂歡節"單天銷售額就突破了5000萬元,現在各大知識付費平台單課銷售過千萬已是平常事,人們對知識的焦慮,催生了一個百億級的知識付費市場。




這是一個好的時代,人們都有了通過學習來讓自己成長得更好的意識,就像培根說過的"知識就是力量"。但這也是一個壞的時代,"亂花漸欲迷人眼",

你怎麼知道自己的學習真的有"效果"呢?







好學是件好事,但學習之後有沒有效果?這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有的人上了某財商培訓的課程後,無限放大資本槓桿,最後導致破產,甚至自殺;有的人上了某導師的婚姻課程,就以伴侶不願成長為由離婚,製造了無數個破碎的家庭;有的人上了某些管理課程,回到公司就以價值觀不同為由與合作夥伴分道揚鑣,一家家企業因此而夭折……




我們為什麼要學習呢?




如果學習的後果是公司破產、家庭破碎、企業夭折……這樣的學習真的值得嗎?




有的人認為自己通過學習"成長"了,因此接受不了還沒有成長的伴侶,這真的是成長嗎?一個人聽信了某老師的某種觀點後,回去就想改造自己的合作夥伴,當對方不願意被改造時就以價值觀不同為由分道楊鑣,這樣的學習真的是我們要的嗎?











中國有句老話:"寧教人打仔,莫教人分妻"。當然團長並不是反對離婚,有些婚姻實在過不下去了分開對大家都好,但以我十多年來所接觸過的婚姻個案來看,絕大多數本來準備離婚的夫妻,其實都是可以挽救的,下面這對夫妻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記得在《升級婚姻軟體》課程中,有一對正準備離婚的夫妻讓我做個案,離婚的原因和現在大多數解體的婚姻差不多——

性格不合。




男方抱怨說:




"天啊,我真的是受不了了,回到家像回到軍隊一樣,食不言寢不語,擠牙膏不能直接從中間擠,所有東西一定要放回原位,衣櫃里的衣服都是從深到淺從厚到薄依次排開,地上不能有一點灰,反正我做什麼都達不到她的要求,永遠能被她找出個錯處,還能不能過點安生日子了,整天盯著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兒叨叨個不停。"






太太按耐不住了,拿起話筒就說:





"是啊,我就管些小事兒,但也沒見你做點什麼大事。什麼事情做到一半就不做了,只知道玩,什麼都想做,卻沒一件事情做出個結果,一點責任心都沒有,如果不是我撐起這個家,恐怕全家都要喝西北風了。如果我不管你,有什麼事情你自己願意主動去做?算了,我也管累了,不想管了……"




我一聽就明白了,這就是典型的性格不合。可是,奇怪的是,為什麼性格這麼不合的人會走到一起呢?於是我問他們,當初對方什麼吸引了你呢?







男方說,因為女方細心周到,對他關懷備註,讓他感到很溫暖。而女方則說,男方幽默大方,總有新鮮的主意,跟他在一起非常開心。




"如果沒有對方,你們的生活會是什麼樣的呢?"我繼續問。




男方說肯定會一團亂麻,女方說會少了不少樂趣。看到這裡,我想各位讀者已經明白,兩個人之所以會在一起,一定是有理由的,在心理學中叫"互補型"婚姻。




可惜的是,大量的互補型婚姻都是婚姻前相互吸引,而隨著生活時間的拉長,原來吸引對方的部分反而變成了排斥的理由。




事物總有兩面性,人們總在享受著其中的好處,同時又在對抗著好處所帶來的代價。

如果看不到這一點,互補型的夫妻很容易妻離子散。而我的工作就是讓他們看到這一點,同時把抱怨變成請求,於是我請太太對丈夫說:





"謝謝你帶給我很多生活的樂趣,你的出現讓我的人生充滿了活力,謝謝你!不過你不斷變換工作,經濟上總是極不穩定,這讓我很擔心,都四十多歲的人了,能否請你做事情專註一點?"




我請丈夫對太太說:





"

謝謝你給了我無微不致的關懷,讓我感到溫暖,除了我媽,沒有任何一個人對我這麼細心過,謝謝你!不過管得太細了讓我感到很壓抑,大事我願意接受你的約束,能否請你在一些小事上放過我?」







雙方的答案都是肯定的,當伴侶能給予自己所做的事情一份肯定時,在他們的眼中我都看到了淚花。




在關係中,對方做得好的一面,我們通常認為那是應該的,而對於自己所不能接受的部分,我們總是用抱怨或指責去應對,這樣的結果當然是彼此越走越遠。




如果我們能夠給對方做得好的部分一份肯定,同時,對於自己所不能夠接受的部分提出請求,善意地與對方商量解決方案,大多數的夫妻都是有希望的。




可惜的是,人們總想去改變對方,要知道,沒有愛,改變幾乎是不可能的。















什麼是成長?成長,指長大成人,泛指事物走向成熟,擺脫稚嫩的過程。簡而言之,就是自身不斷變得成熟的一個變化過程。所謂成熟,有智力和身體兩個部分。




法國社會心理學家拖利得認為:


測驗一個人的智力是否屬於上乘,只看他腦子裡能否同時容納兩種相反的思想而無礙於其處世行事。」


所以,

成長,是一個智力不斷提升的過程,是一個胸懷不斷擴大的過程,是一個不斷接納的過程。




如果有人因為上了課,學習了新的觀點。回家發現伴侶完全不符合自己的觀點,於是按照自己的觀點來要求對方,如果對方不按自己的方式做,就以對方不成長為由而離婚,

這不是成長,僅僅是操控。




孩子教育也一樣,如果上了某一個課程,從課程中拿了老師的一個觀點,回家就強迫孩子按照自己所學的去做,這樣會

無形中剝奪孩子的發展可能性,

以成長的名譽給孩子戴上了新的枷鎖。




企業發展中也是這樣,如果因為自己學習了某些管理方法,就以為只有這一種方法是對的,要求自己的合作夥伴按自己說的做,對方不同意就以價值觀不同而拆夥。這樣做的結果,只能變成武大郎開店,一個比一個矮。








劉邦打天下時,就因為身邊有一幫和他不一樣的人,像韓信、蕭何、張良,在做人做事方面都有不小的缺點,幫他奠定基業的一幫生死兄弟,樊噲、周勃、夏侯嬰,也是各有各的習性,只有擁有各種人才的團隊才能擊敗秦國的"鐵血軍團"。




他敬仰的信陵君亦是如此,雖身為貴族,卻能禮賢下士,大字不識的"屠夫",他也能發現其特質之處,並委以重任。反觀驍勇善戰的西楚霸王項羽,卻剛愎自用,不容逆耳。導致一個個謀臣良將跑到劉邦陣營,甚至到最後連對他絕對忠誠的范增都不能容。




學習是一件好事,但如果我們從老師那裡學到一種方法,就只用一種方法來要求他人,你的世界不是變得更大了,只會變得更小了。

學一種方法,是增加一種方法,不是只有這一種方法。




只有這樣,你的學習才會讓你的思想藍圖不斷增大。條條大路通羅馬,凡事有三個以上的選擇。




所以成長不是讓你用你學到的東西去要求別人,而是打開你的胸懷,讓你能接納和包容更多的人事物。





正如康菲爾德所說的,


「一個人修鍊的成果就是日益滋長的包容心,讓人更能接受事物的本來面目。我們在這嶄新且遼寬的包容里,才能夠覓得心靈的寧靜與和諧。」















那如何才能讓自己變得包容呢?




我在《只因目中無人》一書中講過一個故事,有個學員覺得爸爸是個"酒瘋子",動不動就喝酒發酒瘋,每一次鬧事都要兒女放下手上工作趕回家裡解決才算完,反覆勸說無效。以前他一直覺得父親是一個"蠻橫無理"的人,無法接受。




上完課程後才發現,

原來每個行為背後都有其正面動機。

他不斷問自己,老爸發酒瘋的正面動機是什麼呢?




他從老爸這個無法理喻的行為背後,看到了老爸那顆孤獨的心,因為兄弟姐妹們工作忙,很少回家陪老人家,每次發酒瘋後,全家就團圓了。自此之後,他召集兄弟姐妹們開了個會,定下了每周輪流請老爸喝早茶的計劃,從此之後,老爸再也沒有發過酒瘋。







如果我們只看到一個人的行為,有些行為確實很難讓人接受。但如果能夠從行為後面看到對方的正面動機,你就能用另一種方式去滿足這個動機,當他的動機得到滿足後,原來你所不能接受的行為就不會再有了,自然就可以有更大的包容心。




這樣的學習,才是真正的成長。




記得耶魯大學某一任校長在一次演講中說過,


「真正的教育不是灌輸知識,而是打開人們對求知慾的大門。所以,衡量一次學習是否有效果,並不是看你大腦里裝了多少知識,而要看你的世界是否變得更大了,你的胸懷是不是更寬了,你的關係是不是更親密了。


特別是最後一點,因為

關係並不是人生的一部分,關係就是生命本身,我們就是在關係中體驗到生命的。




所以,請小心你的學習!







End




● 作者:黃啟團。

專註於應用心理學領域21年,是一位集導師與投資人於一身的心理學專家,將心理學理論成功運用於企業管理、經營、婚姻、家庭、親子教育等領域。投資創立卓越的心理學平台壹心理,NLP學院網、睿智人生、大成心理學校、武漢心齋等心理機構。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團長說心理,ID:nlpteam,

若要轉載,請聯繫原作者申請授權。




 

主播:

DJ古峰。

資深廣播電視主持人,國際認證催眠治療師,NLP心理執行師,MBA工商管理碩士,「五個一」文藝獎優秀主持人。






    作者新書:19年磨一劍,人性解讀手冊


    只因目中無人


    武志紅

    青音

    傾情推薦!





    一本浮躁社會中的人際關係說明書


    一本焦慮時代中的心理疏導訓練冊




    深度把握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本質、疏導心理焦慮


    教你學會透過事情看到人




    長按

    上圖二維碼

    或點擊

    閱讀原文

    搶購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理嚴選 的精彩文章:

    幾歲前要對孩子說不?

    TAG:心理嚴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