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殲10B停產國人為之舉杯歡慶?背後原因竟然讓西方世界擔心不已
殲-10B(英文:J-10B或F-10B,國內代號:猛龍),是中國第四代殲-10的改進型戰鬥機,為單座、單發、多用途、配備先進機載設備的先進戰鬥機。殲-10B修改了機身和航空電子設備。2004年5月,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AVIC)的成都飛機公司(CAC)開始發展殲-10戰鬥機改型。
殲-10B原型機在2008年12月首次飛行,飛機的圖片在2009年3月首次在網上被披露。2011年試飛的1035號機發動機為太行發動機。2013年下半年,殲-10B戰鬥機已正式開始批量生產,將進行交付試飛並交付部隊使用。
現在一般認為殲10C為2015年1月在網路曝光的於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AVIC)的成都飛機公司(CAC)研發的殲10大改版殲10B的進一步升級版,屬於中國自行研發的陸基中型單發多用途戰鬥機,但是改裝作為艦載機的可能性極小。
有人問了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殲-10B裝備部隊不久,改進型殲-10C就公開亮相,為何中國要在這麼短時間之內推出兩種殲-10改進型?
答案也非常簡單,殲-10B配備的無源相控陣雷達,從技術標準來看已經過時,殲-10C配備的是有源相控陣雷達,更加適合2020年以後戰場環境,實際上海外媒體曾經報道,殲-10B已經停產,生產數量也非常少,因此殲-10C公開亮相,表明中國已經突破有源相控陣雷達技術,作戰飛機將會普及有源相控陣雷達,所以說殲-10B停產,國人應該舉杯歡慶就是這個原因。
目前各國和地區空軍戰鬥機火控雷達基本上以機械掃描雷達為主,機械掃描技術成熟、結構簡單,雷達成本和費用也比較低,例如中國空軍殲-10戰鬥機配備的KLJ-3火控雷達、出口到巴基斯坦JF-17戰鬥機配備的KLJ-7火控雷達,但是機械掃描雷達缺點也非常大,雷達掃描有慣性,精度較差,掃描速度也比較低,目標數據刷新速率也受到較大限制,因此多目標跟蹤和攻擊能力較差,一些機械掃描雷達雖然也宣稱能夠同時跟蹤、多個目標,按照中國相關單位公開的資料,KLJ-7就可以同時跟蹤10個目標,同時攻擊2個目標,但是這樣能力只能在很小角度範圍內才有效,因此並沒有太大的意義。
在機載相控陣雷達發展方針方面,當時國際上存在兩條路線,一條就是美國,它利用自己雄厚的經濟技術實力,尤其是發達的微電子工業,一步到位,直接研製有源相控陣雷達,研製成功了APG-77這樣先進有源相控陣雷達,還有一條就是採取循序漸進的辦法,先研製相對簡單的無源相控陣雷達,然後再發展有源相控陣雷達,大多數國家包括蘇聯都採取這樣一個方針。無源相控陣雷達結構與機械掃描雷達基本上相同,主要差異體現在天線上面,機械掃描雷達可以方便升級到無源相控陣,例如俄羅斯曾經向中國提出升級蘇-30MKK殲擊轟炸機,就包括用PERO無源相控陣天線替代NO01雷達上面的卡塞格倫天線。
經過艱苦攻關,加上對俄羅斯技術合作,國內相關單位終於突破無源相控陣天線兩大關鍵技術,移相器和大功率發射機技術,終於在新世紀研製成功國產機載無源相控陣火控雷達,根據公開資料,國產無源相控陣雷達可以同時跟蹤10個目標,同時攻擊4個目標,同時采有了寬頻設計,提高了雷達抗干擾能力,這種雷達裝備在殲-10B上面,從而讓殲-10B成為中國空軍第一種配備相控陣雷達的戰鬥機。
中國在研製機載無源相控陣雷達的同時,同時也開展了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方面的研究,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最大特點就是天線上面集成有大量T/R模塊,這樣電磁波直接從天線輻射出去,損耗低,靈敏度高,探測距離遠,這對於殲-10這樣中輕型戰鬥機尤其具備現實意義,對於有源相控陣雷達來說,性能並僅僅局限於此,憑藉靈活的波束成形、時間分隔等方面能力,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可以采有閃爍、離散等工作方式,提高雷達抗干擾能力和抗截獲能力,也可以發射多個波束,在一個陣面實現多個功能。
考慮到有源相控陣雷達是未來發展趨勢,因此中國空軍決定未來所有戰鬥機可能都會配備有源相控陣雷達,相比較之下配備無源相控陣雷達的殲-10B處境比較尷尬,相認中國空軍不會為了少量殲-10B戰鬥機保持機載無源相控陣雷達研製體系,現役殲-10B戰鬥機未來肯定也會按照殲-10C戰鬥機的標準進行升級。所以飛機停產可以說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殲-10B列裝不久,殲-10C就迅速推出,也就是說無源相控陣火控雷達剛剛裝備,就成了明日黃花,這背後折射出國產機載火控雷達技術飛速發展,也表明中國經濟技術實力、工業基礎又有了一個飛躍,這也是讓美國擔心不已的地方。
※世界最小左輪手槍,長度僅5.5厘米,售價3000英鎊,你會買嗎?
※俄羅斯總統披露「殺手鐧」武器,有些內容的確出人意料,堪稱轟動
TAG:軍武二次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