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解讀:西方的「中國威脅」論調,為什麼站不住腳?

解讀:西方的「中國威脅」論調,為什麼站不住腳?

據日本廣播協會網站報道,被提名為美軍太平洋司令部司令的海軍上將菲利普·戴維森4月17日出席參議院聽證會時表示,中國正在獲取美國不具備的最尖端武器系統,美軍今後將進一步陷入危險狀態。他對中國增強軍備表示強烈擔憂,強調應該加快武器和裝備的更新進程,並增強美軍在亞太地區的兵力。

美軍候任太平洋司令部司令戴維森17日出席參議院軍事委員會聽證會 (圖源:美聯社)

美軍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對中國的看法,是近期外界批評「中國威脅」聲音的一部分。據《環球時報》報道,近日,澳大利亞某知名媒體以「爆炸新聞」為題,披露中國正與南太島國萬那杜商討建立「永久性」軍事基地,稱此舉嚴重威脅南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華盛頓與堪培拉的最高層正就此磋商」。

據多維新聞網報道,4月18日,美國空軍宣布已選中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作為研製新型高超音速巡航導彈的對象。而五角大樓新任主管科研工作的副國防部長邁克爾·格里芬早前的表態,即稱高超音速技術是五角大樓的第一選擇,美國沒有應對中國高科技武器的手段,如果與中國發生衝突,只能選擇「認慫」或使用核武器,被認為是美國國防部迄今為止最明確的,與中國展開高超音速競賽的宣言。

此外,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近期外界對中國官方贊助的海外宣傳、教育和文化項目等「軟實力」的指責,針對中國大中型國有企業高科技轉讓操作的批評,以及質疑中國留學生社團組織干涉和操縱性活動等對中國的批評層出不窮。

香港科技大學教授丁學良在《金融時報》上評論稱,與以前為數不少的外國機構大聲或小聲地談論「來自中國的威脅」不同,目前卻是為數日增的外國機構以實際行動或計劃中的行動來對付他們視野里中國迫近的威脅。

「中國威脅」論調的五個特徵

中國國際戰略學會高級顧問俞邃曾在環球網上刊文表示,「中國威脅」論調有五大特徵。

一是虛構性。「中國威脅論」是隨著中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中國發展模式顯示巨大成效,被渲染的「中國崛起」、「強國戰略」引起外界敵視或疑慮,從而杜撰的一種說法。

二是陣發性。自新中國誕生以來,散布「中國威脅論」可說是一種常態。但隨著國際形勢的發展和攻擊者心態的變化,往往時有起伏。

三是劣根性。編造和傳播「中國威脅論」的人,背景並不相同。始作俑者多出於霸道與張狂,接受不了文明的多樣性,容不得他人根據本國國情與人民意願,選擇自己的社會制度、發展道路和生活方式。隨聲附和者,多半是對中國的強勁發展存在顧忌和憂慮。總之,缺乏實事求精神,心態扭曲,擺脫不了冷戰思維。

四是迷惑性。西方擁有強大的輿論工具,其煽動作用非同小可。「中國威脅論」的確能夠迷惑一些對中國懷有傳統偏見的人,尤其是一些不明真相的人。這類輿論工具常常歪曲中國的形象,把中國存在的問題和正在著力解決的問題加以誇大渲染,然後按照「中國威脅論」的思路加以解讀。

五是脆弱性。「中國威脅論」畢竟經不起時間考驗。根本原因在於它脫離中國的現實,違背事物的邏輯。

「中國威脅」論調的三大理論框架

據丁學良在《金融時報》上的評論,解讀當今國家和外部世界摩擦衝突的基本理論框架主要有3個。第一個是重商主義的理論框架,認為對於奉行重商主義的國家來說,國際貿易不像體育比賽而是像戰場。行為國增強本民族國家的實力是其不變的目標;儘可能出口產品以賺取他國的硬通貨是其手段的「陽面」,儘可能設立貿易壁壘以保護本國市場是其手段的「陰面」。陰陽兩面結合在一起,就使得行為國難以和他國合作共贏。

第二個是冷戰性質的國際關係框架。這個框架在理論上是以政治和意識形態為分析基準的:挑戰方對抗西方是認定西方的價值體系和實踐這套價值觀的政治社會制度是不正確的。

第三個是基於國家或強權之間競爭的歷史經驗歸納,是所謂「價值中立」、接近「非意識形態化」的分析,認為國家與國家間的競爭是一場激烈的霸權爭奪戰。

對於這些涉及「中國威脅」論調的理論,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特聘研究員賈秀東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觀察國家的外交和安全政策要看到這個國家的利益、戰略和目標所在,由於西方與中國傳統存在的較大差異,而西方傳統又誕生於西方國際關係以利益為核心的實踐,不能用單一的西方理論來看待中國。西方的話語體系來自西方,這一話語體系還無法客觀地解釋中國與世界的關係。而上述三個理論所描述的現象均不符合中國的現實。

以美國為例,無論美國外交被貼上什麼標籤,都應看到這些外交政策是為美國利益和外交服務的。對美國來說,美國的根本利益是維護其在政治、經濟、軍事和科技領域的世界優勢地位。美國的國家利益沒有改變,因此,他將中俄列為戰略競爭對手,並不奇怪。但同時,也應看到中美利益的多元性,除了競爭,中美還有很深的合作基礎。若走向完全對抗,這也不符合美國的利益。這些對「中國威脅」的論調,都反映了美國政府對當時局勢的把握。

賈秀東認為,存在著更好的理論框架來解釋中國與外部世界的關係。人類命運共同體和新型大國關係是新型國際關係理論,它們所描述的圖景符合當下實際。不過,讓外界接受這些理論是一個過程,既需要時間,也需要實踐。(中國論壇網 劉思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外網 的精彩文章:

初探華文前沿教學手段 中華文化實景課堂德國開課
台軍招後備戰士:每年返營29天朝八晚五薪資日結

TAG:海外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