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片戰爭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幾百年狂賺外國人白銀
明朝自朱元璋開始就實行海禁,大清朝更是自詡天朝上國,斷絕與西方各國的一切來往。來稱臣納貢可以,想跟老子做買賣,沒門。關上了自由貿易的大門,洋人想買中國的絲綢、瓷器等物品,就需要花高價收購,畢竟這些東西是中國特產,我們擁有技術專利,別的地方買不到,而且咱們也消化不完,剩下的你還得花高價來買,這中間的利潤足夠讓洋人們肉疼了。
隆慶之前的數據查不到了,咱們就從隆慶時期算起,一直到十七世紀末,二百三十年時間。平均每年流入中國的白銀總量大概240來萬兩,二百來年時間總共流入白銀5億6千萬兩。從十八世紀初到鴉片戰爭這四十年沒算進來,要算進來的話得有6億多兩。要知道中國自古就是白銀弱國,本土極度缺乏銀礦,中國每年的產銀量不過區區8萬兩,但明清兩朝依然能夠維持白銀作為主要貨幣,列強們著實功不可沒。
這些白銀絕大部分源自歐洲各國,雖然歐洲不產銀,但南美洲產銀,而南美又是歐洲的殖民重災區。西班牙跟葡萄牙基本上將南美瓜分了,而這兩個國家也為中國的白銀流入做出來重要貢獻。不過後來這兩顆牙後來沒落了,接盤俠是荷蘭。荷蘭海上馬車夫的生意做得風生水起,在歐洲也做了短期的霸主,但它也擺脫不了來自中國瓷器、茶葉和絲織品的誘惑,荷蘭人從歐洲各國手中賺來的白銀最後也流入了中國。
從康熙時期開始,這種局面有所變化,隨著英國成為西方霸主,並且開始進行工業革命,白銀流入的情況逐漸得到遏制,但各國與中國之間的通商往來依然是逆差狀態,此時的英國雖然殖民地遍及世界各地,但依然不敢跟中國叫板。直到進入十八世紀,英國開始從各方面超越中國,其世界霸主的地位也穩如泰山,此時的英國正逐漸積攢著與中國一戰的實力。
接下來要發生的事情,咱們就再熟悉不過了,《南京條約》、《天津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接踵而至,這些不平等條約的賠款數額加起來共計4億5千萬兩白銀,這相當於讓中國把這二百來年從歐洲列強手中賺走的錢又吐了出來,中國人白忙活了二百來年。當然這並不能成為列強侵略中國的理由,侵略就是侵略,跟這一點關係都沒有。
※為什麼甲午中日戰爭中清朝的軍隊沒有統帥?原來是這樣
※僅只有200萬人的立陶宛,是如何脫離了蘇聯50年的統治?
TAG:趣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