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首個公益VC支持計劃落地,愛佑把四千萬投向這四家「頭部」機構

中國首個公益VC支持計劃落地,愛佑把四千萬投向這四家「頭部」機構

作者/張梟翔

編輯/常夏中

調試近半年後,中國首個公益VC支持計劃落地。

2018年4月18日,愛佑慈善基金會(以下簡稱「愛佑」)在北京首次正式對外發布「愛佑公益VC支持計劃」項目。

「愛佑公益VC支持計劃」先導基金4000萬,針對環保、教育兩大領域成立2支基金,環保基金資助了北京市朝陽區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廣州綠網環境保護服務中心、上海道融自然保護與可持續發展中心,它們分別專註於空氣污染治理、工業污染治理和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教育基金資助了北京歌路營慈善基金會,它聚焦於中國3200萬農村寄宿留守兒童的成長教育問題。

「『愛佑公益VC支持計劃』是在愛佑此前資助的115家機構中,選出各垂直領域的的翹楚,優中選優,找出更加頭部,更具有引領性,能產生更大社會影響力的小夥伴,我們對他們進行賦能、支持。」愛佑理事長王兵說。

王兵在「愛佑公益VC支持計劃」發布會上致辭。

愛佑期待前述四家受資助的創變組織,未來獲得爆發性成長,通過規模化、高效率、可持續地運營,最終實現垂直領域社會議題的系統性解決和行業協同。

「愛佑做了一個GP,萬科等理事單位既當LP又做GP」

在發布「愛佑公益VC支持計劃」之前,愛佑在公益創投的道路上已經摸索了5年。

與此前愛佑的兩大公益創投產品線——「益+創客」、「益+夥伴」相比,愛佑此次發布的「公益VC支持計劃」,背後還有六家理事單位:北京鏈家公益基金會、杭州盛美啟明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上海雲鋒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天津英雄互娛科技有限公司、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中信資本控股有限公司的深度參與。

愛佑執行秘書長叢志剛介紹,此前愛佑「益+創客」和「益+夥伴」也有外部力量,但彼時的外部力量是把資源注入到愛佑,愛佑用自己的方式來幫助受助方提高和成長。

叢志剛介紹「愛佑公益VC支持計劃」項目。

愛佑此前的對外「投資」包括公益創投和影響力投資兩大板塊,公益創投包括「益+創客」和「益+夥伴」,分別聚焦種子期的初創型、創新型機構與需要升級戰略、規模化複製解決方案、打造巨大社會影響力的成長型機構。影響力投資方面,目前愛佑已投資了水滴公司、靈析等多家與公益相關的公司。

嚴考核,或許也是「公益VC支持計劃」一個特點。叢志剛介紹,「公益VC支持計劃」首批資助的四家機構,每家機構獲得資助1000萬元,資金分三年發放,每半年一次考核,考核通過了再給第二個半年的錢。」

廣州綠網環境保護服務中心理事長向春表示,「如果給我們一萬塊錢,我們一定得做到十萬塊錢的價值;給我們十萬塊錢,我們要做到一百萬的價值;今天給我們一千萬,我們一定要做到一億的價值。」

王兵向「社會創新家」新媒體表示,原來愛佑做公益創投,相當於「個人投資」,現在做「公益VC支持計劃」,相當於愛佑做了一個GP(general partner,即普通合伙人,負責運營、管理基金),六家理事單位都是LP(limited partner,即有限合伙人,是為風險投資公司提供資金的出資人),然後六家理事單位又派人做GP。

王兵是一名低調的投資高手,他對新浪、騰訊、阿里巴巴、分眾傳媒、百度、攜程等都有過投資。

過去幾年,愛佑一直在尋找一種能與資源方和資助方更好對話的「語言」。「這種『語言』能讓所有人連接、對接。最後我們就想到用公益VC的方式,讓資源方和受助方連接起來,雙方都很有參與感。」王兵稱。

2017年11月,「愛佑公益VC支持計劃」就已啟動。王兵坦言,這次做「公益VC支持計劃」的難點在於「跨界」和「連接」,「我們要知道杜爽老師(北京歌路營慈善基金會理事長)、向春老師(廣州綠網環境保護服務中心理事長)的『語言』是什麼,我們也要知道雲鋒基金兩位創始人馬雲和虞鋒、中信資本董事長張懿宸、鏈家集團董事長左暉等人的想法,要對他們有了解。」

打造中國公益行業的「湖畔大學」、「青騰大學」

無論是做公益創投、「公益VC支持計劃」,還是影響力投資,愛佑的願力都是為整個中國公益行業賦能。

王兵直言,「我們要把第二個10年的愛佑,做成中國公益全行業、全方位和全鏈條的賦能平台。」

除了以創投、公益VC計劃的方式賦能公益行業,愛佑還專門搭建了「公益人才能力建設項目」——賦能社。

愛佑賦能社致力於搭建公益人蛻變平台、交流平台,跨商界、學術界與國界的學習平台。迄今為止,賦能社的培養覆蓋了超過300家機構的3000餘人次。

在為行業賦能的同時,愛佑自身也在不斷「爬坡」。王兵透露,愛佑整個機構將於今年內實現在線化和數據化運營。此外,愛佑已經在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方面做了諸多探索。兩年前,王兵就提出愛佑要做一家「數據型基金會」。2017年,愛佑數據應用技術研究院成立。

王兵坦言,「數據化」對於基金會而言存在一定難度,不僅各業務模塊的人都要配合,而且還要投入大量資金。「等於我們把所有的業務都數據化,這些數據和案例以後都會是中國慈善行業特別珍貴的東西。」王兵告訴「社會創新家」新媒體。

王兵坦言,愛佑要做全鏈條式的平台型機構,其實難度比較大。「我們作為公益入口的賦能社,對標的是湖畔大學、青騰大學。」王兵透露。

湖畔大學由柳傳志、馬雲、馮侖、郭廣昌、史玉柱、沈國軍、錢穎一、蔡洪濱、邵曉鋒九位企業家和著名學者共同發起創辦。湖畔大學堅持公益性和非營利性,報名條件之一是「創業3年以上的企業決策者」。

青騰大學由青騰創業營升級而來,立足於培養下一個科技創業時代的創業者。

向公益行業賦能的同時,愛佑賦能社也在不斷地將資源鏈接進來。

愛佑強調為行業賦能,很大原因是由行業發展現狀所決定。「我覺得中國公益行業需要良性競爭、需要創新,需要效率,所以這些年我們主要圍繞這些打造我們的賦能平台。」王兵說。

王兵認為,再過三五年或十年,「愛佑公益VC支持計劃」有可能成為一支億元規模的公益投資基金。「我覺得有可能,十幾年前,愛佑第一年的單個項目資金規模只有幾十萬元,和現在動輒上億元不可同日而語。」

「2018年是中國社會創新元年」

王兵是一個喜歡站在時代層面思考問題的人。

愛佑發布「公益VC支持計劃」,在王兵看來,這是「時代賦予的機遇」,並稱「我們能把這件事做好」。

王兵認為,愛佑發布「公益VC支持計劃」,是時代背景下的順勢而為,「改革開放40年以來,中國的人均GDP從200美元提高到了8000美元,北京、上海都突破了2萬美元。在這40年中,中國的科技和商業創新已經達到非常高的水準,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基本和美國並駕齊驅。」

王兵緊接著表示,「經過開放的40年,中國社會創新跟歐美的差距比較大。所以,我們認為2018年是中國社會創新的元年,未來40年,中國將會在社會領域湧現出更多創新企業、創新家。」

「咱們四位創始人(愛佑公益VC支持計劃首批支持的四家機構的負責人)、四家機構和愛佑,都是時代的產物。」王兵說。

除了看重「時代」機緣,「創新」也是商業、公益「跨界達人」王兵極為看重的。「我們一直強調,『不創新,毋寧死』。你在做這個行業(公益),再不做點創新,做個一般的(項目),我覺得沒什麼太大意義。」王兵告訴「社會創新家」新媒體。

IPE創始主任馬軍介紹機構發展情況。

在4月18日的發布會現場,北京市朝陽區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創始主任馬軍回憶,當初機構在猶豫是否要大規模邁向移動互聯網,做「蔚藍地圖」手機應用時,身為IPE名譽理事長的王兵斬釘截鐵地在理事會上說,「這必須得去做,這個時代屬於移動互聯網。如果不能在手機端實現這些,那它的受眾是極為有限的」。

愛佑在創新過程中,也遇到創新超前的「苦惱」。比如,王兵有點擔心有的賦能社學員不是特別理解愛佑提供的課程。「我們提供的東西可能會有點超前,但是,我覺得他現在不理解,以後會理解的。」王兵說。

王兵和愛佑的不斷進擊也源於對創新停滯的焦慮。「創新一定是焦慮、痛苦的。在這個時代,如果你不焦慮,那你可能創新停滯了。很多人最後的問題,不光是困在舒適圈,而是困在溫水煮青蛙的狀態,當溫度一度一度上來的時候,自己沒感覺,只有到被時代拋棄的時候,才有感知。」

「我一直說,做公益比做商業難10倍。」王兵告訴「社會創新家」新媒體。

社會創新家

移動互聯網、人工智慧時代,中國公益慈善領域的高品質原創新媒體,匯聚「希望工程」創始人徐永光、敦和基金會執行理事長陳越光、中國扶貧基金會前執行會長何道峰、深圳國際公益學院院長王振耀、愛佑慈善基金會理事長王兵、免費午餐發起人鄧飛、北京新陽光慈善基金會理事長陳行甲、益橋創始人王賽等社會創新思想者、行動者,旨在觀察社會創新的發生過程,講述社會創新家的故事,打造中國社會創新的思想高地。

中國社會創新的思想高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社會創新家 的精彩文章:

TAG:社會創新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