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國四大科技巨頭都自主「造芯」,國內的BAT怎樣?

美國四大科技巨頭都自主「造芯」,國內的BAT怎樣?

據報道,社交網路巨頭Facebook正在組建一支晶元開發專業團隊,打造屬於自己的晶元,而這將用於人工智慧相關產品服務等。

兩個月前,亞馬遜被曝出已經在自主設計製造AI晶元,用於亞馬遜Echo和基於亞馬遜Alexa虛擬助手的其他硬體設備。

而更早的時候,蘋果和谷歌也先後宣布進軍晶元行業。

谷歌早已在自有生產設備上搭載自主研發的晶元了。而蘋果許多重要產品線都在使用自主設計的處理器,前段時間也有消息稱,蘋果計劃最早在2020年開始在Mac電腦上使用自產晶元。

其實,越來越多的科技公司都在自研晶元,目的很簡單,為了擺脫對英特爾、高通和博通之類晶元製造商的依賴。

眾所周知,英特爾、高通等晶元巨頭控制著底層架構,在核心產品的授權上具有很強的定價權。同時,科技公司需要大量的晶元,假如自主研發的話,未來的產品成本也會降低,而一個根據自己產品所定製的晶元,可以更好的進行適配和調教。

國外科技公司為了擺脫依賴都開始自主研發晶元,而國內這邊卻還在因美國對中興通訊制裁而為中國「缺芯少魂」痛心疾首,責怪自己人只會靠商業模式「賺快錢」,並沒有創新核心關鍵技術。

《人民日報》更發文表示,「互聯網核心技術是我們最大的『命門』,核心技術受制於人是我們最大的隱患」。

在此關鍵節點,阿里巴巴宣布進軍晶元行業,全資收購中國大陸自主嵌入式CPU IP Core公司中天微,後者是國內知名的AI晶元公司。

阿里巴巴CTO張建鋒表示,「收購中天微是阿里巴巴晶元布局的重要一環。」

而此前,阿里巴巴達摩院已組建了晶元技術團隊,進行AI晶元的自主研發。近日,還對外透露正研發一款神經網路晶元——Ali-NPU,該晶元將運用於圖像視頻分析、機器學習等AI推理計算。

不得不說,在中國互聯網三大巨頭BAT當中,阿里算是在晶元領域上投入最多的一家公司,不僅自主研發,還延續一貫風格,持續在投資領域動作不斷。不過,就目前來說,BAT還是以投資為主。

阿里投資了Barefoot Networks、寒武紀、深鑒科技、耐能(Kneron)等數家晶元公司。

百度投資了Lightelligence;還聯盟了華為、賽靈思、紫光展銳、ARM、上海漢楓等晶元公司。

而騰訊在這個領域的布局較少,投資了Barefoot Networks。據說,比特大陸曾與騰訊阿里接觸,但是否存在投資就不清楚了。

結合國內外科技公司的舉動,未來主導AI晶元的或許並非是晶元公司,而是谷歌、亞馬遜這樣的AI巨頭,這些公司已經開始營造自己的生態系統,包括硬體入口、軟體應用,以及應用上的增值服務,底層的硬體供應商將被擠壓。

有業內人士表示,不久的將來,專門生產晶元的公司可能會越來越少,更多的企業會致力於研發為自己產品服務的專用晶元……與此同時,企業的數據處理方案也已經開始湧向雲端,現成硬體產品的市場可能會出現萎縮。

所以,希望國內的巨頭除了創新商業模式外,還能在晶元行業有所作為,做出「中國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工智慧大趨勢 的精彩文章:

《Nature》重磅:AI可診斷近100種腦癌,準確率高於人類專家
阿里確認入局無人駕駛,原來已經悄悄研發了這麼多黑科技!

TAG:人工智慧大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