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吼大叫管不出好孩子 衝動是魔鬼 理智是上帝 這裡的方法才管用

大吼大叫管不出好孩子 衝動是魔鬼 理智是上帝 這裡的方法才管用

(琢器苑公眾號推送第110篇)

有些家長在管起孩子來,嚴格得有些過頭,甚至有時缺乏理智。孩子有一點不聽話了,就對孩子大吼大叫,他們希望孩子沒有任何一絲缺點,要完美無缺。他們希望孩子什麼時候都是100分,得了99分就要興師問罪。在管教孩子時給孩子愛也好,批評孩子也好,做父母的,要理智一些,要頭腦清醒一些,一切不可過頭。

過於嚴厲,使孩子走向反面

過去我們說家庭教育中「慈母嚴父」,實際上在今天,我們發現,許多家庭是「慈父嚴母」,父親相對對孩子慈愛一些,母親相對對孩子更嚴厲一些。對孩子嚴格要求,這本身沒有錯,但過於嚴厲了,孩子接受不了時,孩子就會想一些辦法躲避媽媽的嚴厲,孩子的辦法可能就是欺騙媽媽,犯錯誤了不讓媽媽知道,自己的想法不和媽媽說,時間長了,孩子變成了欺騙、說謊、不誠實了。不但對媽媽是這樣,對別人也是這樣。

棋棋和桐桐二年級的小學生,她們倆同桌,是好朋友。一天晚上,棋棋乖巧地湊到媽媽身邊來,問:「媽媽,我能請你幫個忙嗎?」媽媽笑著說:「當然,要媽媽幫什麼忙呢?」棋棋小心翼翼地說:「我想請你再給我買一個文具盒,還有鉛筆、鉛筆削和橡皮擦。」

媽媽聽了很奇怪,前幾天剛剛給她買的,這麼快又要買?媽媽問是怎麼回事,棋棋吞吞吐吐地說出事情的原委。原來,她的同桌桐桐把文具盒丟了,不敢告訴媽媽,只好借棋棋的去用,棋棋一時大方起來,便將整個文具盒都送給桐桐。

媽媽沒有批評棋棋為什麼要把文具盒都送給同學,媽媽問棋棋:「為什麼桐桐不把丟了文具盒的事告訴她媽媽呢。」棋棋一副很同情的樣子,說:「桐桐的媽可凶了,桐桐怕挨罵挨打,所以不敢跟她說。」

棋棋的話讓媽媽陷入沉思中,孩子丟了東西,怕挨罵而瞞著自己的媽媽,這不是好行為。也許是桐桐媽平時太嚴厲了,對孩子的要求太嚴格了,不允許孩子出任何差錯,所以孩子丟了東西,才會想方設法去掩蓋。

孩子就是孩子,不可能在生活中在學習上不犯錯誤。孩子們也是活生生的人,他們也有自己有情感。一個未曾犯過錯誤的孩子永遠也不會成熟,就像一個從未摔過跤的孩子肯定學不會走路一樣。孩子的成長總會是磕磕碰碰的,我們過分嚴厲地要求孩子必須做到事事完美,會使孩子在錯誤面前,成為驚弓之鳥。由於害怕,就採取躲避的辦法,結果是媽媽把孩子逼到一條錯誤的道路上。

父母們應該意識到,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缺點、錯誤和不足也同樣是一筆財富。因為孩子從缺點、錯誤和不足學到了經驗,知道了應該怎麼樣去做。

當然,寬容是有前提的,必須是孩子對自己的錯誤已經認識,並深感內疚、悔恨時,方可運用寬容手段。我們在準備原諒孩子的過失時,應該從表情上、語氣上,使孩子感到我們對他們所犯的錯誤很痛心,並相信他們能夠悔改。寬容,絕不等於放任,撒手不管。父母更不對孩子的錯誤取無所謂的態度,使孩子如釋重負,沒有壓力,缺乏改正的意識和決心。

少一些嚴厲,才能更好地解放孩子。解放孩子的頭腦,孩子才能大膽思考;解放孩子的眼睛,孩子才能認真觀察;解放孩子的雙手,孩子才能充分嘗試;解放孩子的嘴巴,孩子才能盡情傾訴。這樣孩子才能和我們內心貼得更近,才更有利於了解和教育孩子。

管教孩子時要理智一些

管孩子,父母應該說都會,但什麼應該管,管到什麼程度,我們有些父母還真不清楚。他們只能憑藉自己對孩子行為的理解、對事物是非的判斷來管教孩子。闖禍、成績不好、不聽話、任性、不服管教、讓父母很生氣,這樣的事情在孩子身上時有發生,這時父母應該怎樣去管教孩子?生起氣來,很少有父母能夠做到理智地對待孩子。

許多父母,特別是媽媽大喊大叫、摔東西、態度粗暴地趕孩子出門!很少有父母可以誇口說自己在管教孩子時從沒失控過,但多數父母都會在事後為自己的行為感到後悔。

不理智地管教孩子,失控的怒火會影響管教孩子的效果。如果我們總是大喊大叫,孩子不知道自己應該怎樣做。相反,一旦孩子習慣了我們的這種方式之後,會將我們的話當作耳邊風,慢慢地就會變得無所謂了,我們的批評或表揚他都聽不進去了。

用冷靜的頭腦對孩子進行管教,我們的態度溫和了、我們的話語孩子能夠願意接受,孩子也會感覺到我們的教導是客觀公正的,孩子也能願意和我們溝通。

理智地管教孩子,父母不能把現在的孩子和自己小時候去比,自己小時候如何不用家長管,如何家長看自己一眼自己就老老實實的了,如何犯了錯誤自己就害怕了等等。今天的孩子個性意識、自我意識也都強,不願意認輸,常常表現出對家長的管教的不服,或者嘴上服了心裡也不服,甚至用各種形式的反抗來對抗家長。所以,如果媽父母再不能給予正確的理智的管教,那麼,後果就不可想了。

曾有這樣一件真實的事:

一天早上,媽媽起床之後發現6歲的女兒小雨尿床了,加上前一天剛與丈夫吵了架,煩躁之中,就把女兒小雨從床上拉起來,用小雨的小拖鞋打小雨的臉。倔強的小雨硬是沒有哭一聲。打完之後,母親問女兒:「為什麼尿床?」小雨和她頂了一句,車某的火氣又沖了上來,抄起掃把朝著小雨的屁股一頓狠打。

由於實在太疼了,小雨終於哭了起來,並本能地用雙手擋住掃把,並不停躲閃。車某更加狂怒,下手也更重,掃把雨點般地落在了小雨全身……車某也記不清打了多少下,直到看見小雨擋掃把的手發青了,掃把上的竹子也被打開了花,這才停下來。後來車某發現女兒有些異常,當她找回了丈夫,孩子已死在家中。

經法醫鑒定,50多處淤青遍布小雨的全身,左臉腫脹,一顆牙齒被打落。鑒定結論是小雨系被鈍性暴力作用於肢體致全身多部位廣泛性皮下出血,因創傷性休克、失血性休剋死亡。

怎樣理智地管教孩子,這是一個很值得父母們研究的學問。每個孩子有自己的特點,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父母要根據自己孩子的特點,琢磨適合自己的管教方法,這樣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那麼,怎樣才能讓我們在管教孩子時理智一些呢?

一是在管教孩子將要發怒時,要想辦法努力使自己平靜下來。比如,從1數到10,或是深呼吸幾次,也可以每次都用一句話去暗示自己,比如可以暗示自己說:「換個方式。」這樣可以抑制自己的怒火。

可以選擇走開一會兒,待自己的心情平靜下來時再和孩子說。那樣才能收到相應的教育效果。

如果我們還是沒有控制住自己,最終還是對孩子發了脾氣,記住事後要真心地向孩子道歉,告訴孩子,爸爸媽媽也是人,也會犯錯,但爸爸媽媽能承認並改正錯誤。讓孩子覺得爸爸媽媽是尊重他的,是真誠對待他的,這也利於緩和相互之間的矛盾。

多些耐心,多些辦法

有一個很好的比喻,教育孩子如同種樹。養育孩子都希望孩子有出息,就如同種下果樹想吃果子。但不是裁上樹就能結果,要有個時間;更要侍弄好,侍弄不好,也結不好果子來。家長沒有好的教育方法,孩子的成才就很困難,就像沒有好的管理方法果樹不會結碩果一樣。

許多父母自己又要照顧家,又要照顧老人和孩子,又要做好單位的工作,也很辛苦。正因為如此,一些父母經常犯急躁的毛病,在教育孩子時缺乏足夠的耐心,尤其是當看到孩子的行為幼稚時,就忘了自己曾經也是個孩子,也曾經犯過和孩子一樣的錯誤。沒有耐心陪孩子一起努力;沒有耐心讓孩子去嘗試,而是去代勞、去制止,甚至和孩子大吵大叫。

比如,孩子小的時候穿衣服,剛開始,孩子穿得慢,媽媽就幫忙穿;系鞋帶,孩子不會,媽媽就幫忙系;衣服洗不幹凈,媽媽就接過來給洗;書包收拾不好,媽媽就主動給收拾;房間弄得很亂,媽媽再忙也要給收拾……媽媽不是去想怎樣辦法讓孩子自已學著做好這些,而是表現得很沒有耐心,自己動手去做。結果一切都是由自己去做了,孩子就越做不好。

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對農村夫妻40得子,因而寵愛有加。在父母嚴密的保護下兒子養成了做事毛毛糙糙、粗心大意的毛病,就連走路也走不好,時常跌進水田裡,不是傷了這兒就是碰了那,很是讓望子成龍的爸爸媽媽焦急。

兒子上小學了。頑皮的他走路喜歡東張西望,不是弄濕了鞋子,就是弄髒了褲子,回家就哭鼻子。媽媽很不放心,每天悄悄跟在兒子身後,可仍有掉進水田裡的事發生。

一天,孩子的媽媽帶一把鐵鍬去兒子上學必經的田埂上,在上面斷斷續續地挖了十幾道缺口,然後用棍棒搭成了座座小橋,只有小心走上去才能通過。

那天放學,兒子走在田埂上,看面前一下子多出了這麼多的小橋,很是詫異。是走過去,還是停下來哭泣呢?四顧無人,想哭也沒用,他在那裡來迴轉了好一會兒,最終他選擇了走過去。當背著書包的他晃晃悠悠地通過小橋時,嚇得出了一身冷汗。但他第一次沒有哭鼻子,第一次有了某種勝利的感覺。

吃飯的時候,兒子很神氣地對媽媽說:「媽媽,今天我做了一件大事。」媽媽微笑著問他是什麼事,他小小的臉上滿是興奮地說:「今天我回來的路上出現了好多小橋,好窄呀!我是自己過去的!一次也沒有摔跤。你看,我的褲子和鞋都沒有濕。」媽媽給兒子夾了一塊肉,說:「你很勇敢,孩子。」第一次,吃完飯後,孩子自己乖乖地回到房間里寫作業。以後,他上學的路上再也沒惹過麻煩。

改變孩子有時候很不容易,但孩子有些問題、毛病不改變,這就可能影響到他的一生。只要多想辦法,只要用正確的方法,就一定能夠改變孩子。這個做農婦的媽媽,用自己的耐心改變了孩子。感謝這位睿智的媽媽,她用自己的智慧改變了孩子。

有很多父母,發現孩子犯錯時,要麼挖苦諷刺,要麼暴跳如雷,要麼不聞不問。這樣只會使孩子產生反抗、敵對情緒,人為地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

比如,有些父母不能用正常的語言來批評和教育孩子,反而經常用挖苦和諷刺的語言來對待孩子,給孩子的成長的道路上設置了心理障礙。

本來父母可以從正面說這些話,可是他們沒有耐心去那樣做,而偏偏要語帶譏諷,把話說得酸溜溜的,因為這樣的話不用思考,隨口可來。那些平時口才不怎麼樣的父母,一旦挖苦起孩子來,卻有非常好的天賦。對父母來說,這也是另一種不理智的表現。

這樣的父母的沒有意識到,這種話對孩子來說,就是一種人身攻擊。用這樣尖酸刻薄甚至冷酷無情的語言來傷害孩子,它是一種「惡毒的武器」!它傳達出的信息就是對孩子的不信任,對孩子取得的成績的蔑視,對孩子的人格的侮辱。這種不理智的言語,有時比打孩子幾下給孩子帶來的傷害更大。

所以,當父母的,一定要根據自己孩子的特點,多一些耐心,多尋找一些解決問題的辦法,適當地改變一下我們自己,相信我們會教育好孩子的。

但願我們所有的父母在耐心中、在寬容理解中成為智慧父母,讓我們的孩子感覺每一天的太陽都是美好的! 孩子也是一個人,他也有自己的情感和尊嚴。

孩子犯了他這個年齡不應犯的錯,孩子做某件時沒有達到我們的要求,我們最應該做的,就是給予引導和鼓勵。用坦率的態度幫孩子認識錯誤,改正錯誤;如果孩子取得進步,就請我們用坦誠的讚美言辭鼓勵孩子繼續努力。這樣,孩子才能改掉自己的缺點,保持自己的成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琢器苑 的精彩文章:

你是孩子的父母還是保姆 這是個不得不說的問題
你們把課堂變成酒館 又吃肉又喝灑 這是要逆天嗎?

TAG:琢器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