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土豆、大米都不能吃了?碳水化合物攝入量與頭頸部癌症疾病有關
乾貨 | 靠譜 | 實用
導 讀
目前尚沒有研究評估碳水化合物攝入量與頭頸部鱗狀細胞癌(HNSCC)預後之間的關係。本文前瞻性的研究了414例新診斷HNSCC患者的治療前和治療後碳水化合物攝入量和複發率,全因死亡率和HNSCC特異性死亡率之間的關係。數據表明治療前高碳水化合物攝入量可能與頭頸部鱗癌患者的不良預後相關,但還需要臨床干預試驗來進一步驗證這一假設。
來自《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的一項新的研究稱,頭頸部癌症治療前一年內攝入大量碳水化合物和各種形式的糖可能增加患者癌症複發和死亡的風險。而在治療後食用適量的脂肪和澱粉類食物,如全穀物,馬鈴薯和豆類食品,可以起到保護作用,減少患者疾病複發和死亡的風險。頭頸部鱗狀細胞癌(SCCHN)指發生於口腔、咽、喉、鼻腔、鼻竇、唾液腺、頸段氣管及食管的鱗狀細胞癌,頭頸部鱗狀細胞癌是頭頸部惡性腫瘤最為常見的一個類型,這類腫瘤的惡性程度高,且預後不佳。
共有414名參與者完成這份治療前和治療後的食品評估攝入問卷(FFQ)及流行病學調查,隨訪時間為26個月,每年收集複發和死亡事件。在隨訪期間,有72例複發事件(17.4%),70例任何原因死亡事件(16.9%)和42例HNSCC死亡事件(10.1%),。
診斷的平均年齡為60.9歲,範圍為25-95歲。大約四分之一(24%)的參與者是女性,大多數(94.9%)是非西班牙裔白人。在診斷時將近65%的受試者被歸類為超重或肥胖,比例略高於以前的HNSCC隊列中觀察到的60%。 在確診後的一年,約69%的研究人群體重減輕≥2%。
在研究人群中,最常診斷的腫瘤是口咽部(40.1)和III或IV期(69.1%)。其中包括扁桃體,舌根和周圍組織。超過69%的參與者在疾病處於階段3或階段4時才被診斷出。診斷時患者的平均年齡約為61歲。這些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仍然很低,部分原因是這些癌症經常在晚期才發現,使患者複發的風險增高。
研究顯示:隨著治療前攝入較多的總碳水化合物、總糖、血糖負荷和簡單碳水化合物食物,全因死亡率及HNSCC特異性死亡風險將顯著增加。另外,在治療前分析中沒有發現其他膳食變數與死亡率或複發有顯著性關係,而在治療後分析中飲食變數與死亡率或複發率具有顯著性關係。
在治療後,與降低總碳水化合物、總糖等的攝入量相比,每日攝入中等劑量(約67克)的各種形式的脂肪和澱粉食物,可能會出現一些有益健康的效果,將降低參與者的全因死亡率、HNSCC特異性死亡率和癌症複發的風險。有趣的是,它們在統計學上的顯著性差異仍然存在於口腔癌症中,但不存在於口咽癌症中。同樣,高碳水化合物攝入量和血糖負荷對於1-3期癌症仍然存在顯著的相關性,但這種相關性並不存在於第4期癌症。但總糖的攝入完全不符合上述規律,它在1-3期的癌症中無統計學意義,而在4期癌症中有顯著意義。
「儘管在這項研究中,我們發現較高的總碳水化合物和總糖與頭、頸部癌症患者死亡率具有較強的相關性,但我們並不能說它們之間存在明確的因果關係,」Arthur說,也是位於伊利諾斯州Urbana的卡爾基金會醫院的卡爾癌症中心的腫瘤營養師,「下一步將是進行一項隨機臨床試驗來測試碳水化合物限制是否對存活率有積極作用。」
綜合前人的研究,該研究被認為是第一個提出應對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進行限制,且利用數據列舉出高脂飲食對頭頸部鱗狀細胞癌的治療潛力,並提出飲食結構將影響癌症的預後的觀點。共同作者Amy M. Goss,伯明翰阿拉巴馬大學營養科學教授說,「我們想通過前瞻性的干預研究來確定這是否屬實,並確定其潛在的機制,例如,如何減少糖類攝入以及糖類及其他膳食葡萄糖將如何影響癌症發展?」
這項研究非常有意義,因為它關注的是一種難以治療的癌症,且目前幾乎沒有人知道食品的營養應該如何幫助患者與癌症作鬥爭。根據該研究所得出的結論:頭頸部癌症治療前一年內攝入大量碳水化合物和糖類可能會增加患者癌症複發和死亡的風險。而在治療後食用適量的脂肪和澱粉類食物,可以起到有益健康的作用,從而減少患者癌症複發和死亡的風險。這項研究重申了干預性研究的重要性,同時探討癌症倖存者的最佳飲食結構,這對癌症患者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Anna E. Arthur et al, Higher carbohydrate intake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risk of all-cause and disease-specific mortality in head and neck cancer patients: Results from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 (2018).
END
活動
推薦
轉折點——生物醫藥招聘第一平台
※《Cell》子刊:基因圖譜為精準化療奠定基礎
※震驚!孩子生的越多老的越快!、華人科學家研發納米機器人!有望成為抗癌新療法!……
TAG:轉化醫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