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1年中國航天發射記錄

2011年中國航天發射記錄

航天集郵愛好者微信報 總第75期

2011年中國航天發射記錄

撰稿人:凌福根

2011年中國航天發射記錄簡表

下面用郵品記錄這19次發射。

第1次,4月10日4時47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 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成功將第八顆北斗導航衛星送入太空預定轉移軌道。這是一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這次發射是今年北斗導航系統組網衛星的第一次發射,也是我國「十二五」期間的首次航天發射。此次發射的衛星和火箭分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和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研製。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137次飛行。

第2次,0時1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中星10號通信衛星送入太空。中星10號將接替已經在軌運行13年的「中星5B」,為中國及其周邊國家和地區用戶提供優質的通信服務。此次發射是長征三號乙火箭第14次發射、長征三號甲系列火箭第40次發射,也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第138次飛行。

第3次,12點28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實踐十一號03星成功送入太空預定軌道,實踐十一號03星由集團公司所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航天東方紅衛星有限公司抓總研製,主要用於開展空間科學和技術試驗。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由集團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研製。「長二丙」可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和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不同軌道的衛星,具有很強的適應性。此次發射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139次飛行。

第4次,23點41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將中國第二顆中繼衛星「天鏈一號02星」成功送入太空,此次發射的衛星和火箭分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和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研製。這是長征系列火箭的第140次飛行。

第5次,5點44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成功將第九顆北斗導航衛星送入太空預定轉移軌道。這是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組網的第四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此次發射的衛星和火箭分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和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研製。這是長征系列火箭的第141次飛行。

第6次,7月29日15時42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實踐十一號02星」送入太空。「實踐十一號02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東方紅衛星有限公司負責研製,「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研製。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142次飛行。

第7次,8月12日0時15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巴基斯坦通信衛星1R。長征三號乙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研製,是我國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最大的運載火箭。此次發射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143次飛行。

第8次,6時57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海洋二號衛星發射升空。海洋二號衛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負責研製,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八院抓總研製。此次發射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144次發射。

第9次,8月18日17時28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發射「實踐十一號04星」。火箭飛行過程中發生故障,衛星未能進入預定軌道。此次發射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145次發射。

第10次,9月19日0時3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中星」衛星送入太空預定轉移軌道,「中星」衛星是中國衛星通信集團公司所屬的一顆通信廣播衛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製。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研製。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146次飛行。

第11次,9月29日21點16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FT1運載火箭,成功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送入預定軌道。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和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全新研製,它高、重8.5噸,分為實驗艙和資源艙,艙體的最大直徑達。與之前的載人航天器相比,「天宮一號」為航天員提供的可活動空間大大拓展,達15立方米,能夠同時滿足3名航天員的工作和生活需要。長征二號FT1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147次飛行。

第12次,10月7日16時21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法國製造的W通信衛星成功送入預定軌道,這是中國首次為歐洲衛星運營商提供發射服務。W衛星是法國泰雷茲阿萊尼亞宇航公司為歐洲通信衛星公司研製的大功率廣播通信衛星,質量5400千克,裝載Ku、Ka波段轉發器,設計壽命15年,可提供電視廣播、寬頻、視頻、數據傳輸、互聯網等服務。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研製,這是中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第148次航天飛行。

第13次,11月1日5時58分7秒,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成功將神舟八號飛船送入預定軌道。神舟八號飛船是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和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全新研製,採用三艙布置,軌道艙在前,返回艙居中,推進艙在後,對接機構安裝在軌道艙前端,用於空間試驗室系統對接。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是在長征二號F一期火箭基礎上,為適應發射運輸飛船任務而改進研製的,這是中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第149次航天飛行. 1時43分,神舟八號飛船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在距地球343公里的軌道實現自動對接。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空間飛行器交會對接能力國家。20時,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精確控制下,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成功進行了第二次交會對接。19時32分,「神舟八號」飛船返回艙降落於內蒙古四子王旗主著陸場。這標誌著「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交會對接任務圓滿成功。中國成為繼美、俄後第三個獨立完全掌握空間自動交會對接技術的國家。神舟八號自5時58分從酒泉發射,以在軌運行16天又13小時(397小時)的時間和1100萬公里的行程,成為迄今中國在太空飛行時間最久、飛行距離最長的飛船。

4時16分中國首顆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同俄羅斯「福布斯-土壤」探測器於在位於哈薩克境內的拜科努爾發射場搭乘俄羅斯「天頂-2SB」運載火箭運載火箭發射升空。火箭發射之後星箭正常分離,將探測器和上面級組合體送入預定軌道。然而隨後不久,俄羅斯聯邦航天署署長波波夫金宣布,「福布斯-土壤」探測器及其所搭載的「螢火一號」火星探測器在飛行過程中出現意外,沒有按計劃實現變軌,未能如約奔赴火星,目前仍處於近地軌道。由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為主自主研發的「螢火一號」探測器長、寬各約75厘米,高60厘米。兩側太陽帆板展開近,質量約115公斤,設計壽命2年。探測器上攜帶等離子體探測包、光學成像儀、磁通門磁強儀、掩星探測接收機等4類有效載荷。計劃將對火星進行為期一年的在軌探測,其任務包括探測火星及其空間環境、揭示類行星空間演化特徵等。將重點探測火星高層大氣和電離層等空間環境。這不但對揭示火星演化史十分重要,而且還為中國下一步進行深空探測打下基礎。

第14次,11時21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衛星十二號」和搭載的「天巡一號」衛星送入太空。「遙感衛星十二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負責研製生產,衛星主要用於科學試驗、國土資源普查、農作物估產及防災減災等領域。搭載發射的「天巡一號」衛星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研製,主要用於技術驗證實驗。「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研製,此次衛星發射是中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第150次航天飛行。

第15次,8時15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將「創新一號03星」和「試驗衛星四號」送入太空。「創新一號03星」是一顆小型數據採集傳輸實驗衛星,由中國科學院研製,主要用於水利、水文、氣象、電力及減災等領域各類監測站點的數據採集和傳輸任務,為國民經濟建設服務。「試驗衛星四號」是中國第四顆技術試驗衛星,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主要用於開展空間技術試驗和環境探測。用於此次衛星發射的「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研製,這是中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第151次航天飛行。

第16次,11月30日2時50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將「遙感衛星十三號」成功送入太空。「遙感衛星十三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負責研製生產,主要用於科學試驗、國土資源普查、農作物估產及防災減災等領域,將對中國國民經濟發展發揮積極作用。承擔此次衛星發射任務的「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研製,這是中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第152次航天飛行。

第17次,12月2日5時07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將中國第十顆北斗導航衛星成功送入太空預定轉移軌道。這是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組網的第五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此次第十顆北斗導航衛星的成功發射,標誌著中國北斗區域衛星導航系統建設又邁出重要一步。「長征三號甲」 運載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製,北斗導航衛星由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研製。這是中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第153次航天飛行。

第18次,12月20日0時41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將奈及利亞通信衛星1R成功送入預定軌道。這次發射任務是根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中國長城工業總公司與奈及利亞通信衛星有限公司於2009年簽署的合同實施的。根據合同約定,「尼星1R」將接替因太陽能帆板驅動機構故障在軌失效的「尼星1號」,中國衛星發射測控系統部為其提供發射、測控服務及地面站支持。「尼星1R」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製,採用東方紅四號衛星平台,衛星波束覆蓋非洲中西部及南部地區、歐洲中東部地區和中亞部分地區,主要用於通信、廣播、互聯網接入、遠程教育、寬頻多媒體和導航服務。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研製,是我國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最大的運載火箭。這次發射是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的第18次發射,也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154次飛行。

第19次,12月22日11時26分,中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將「資源一號」衛星成功發射升空。「資源一號」衛星是一顆填補中國國內高解析度遙感數據空白的衛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負責研製生產。衛星重約,設計壽命3年,裝有全色多光譜相機和全色高解析度相機,主要任務是獲取全色和多光譜圖像數據,可廣泛應用於國土資源調查與監測、防災減災、農林水利、生態環境、國家重大工程等領域。該衛星用戶為中國國土資源部。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155次飛行。

(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航天集郵愛好者 的精彩文章:

TAG:航天集郵愛好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