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彷徨的世紀末狂想——象徵主義畫家奧迪隆·雷東

彷徨的世紀末狂想——象徵主義畫家奧迪隆·雷東

歡迎關注奧賽博物館官方微信公眾號

《奧迪隆·雷東肖像:致敬塞尚》(Portrait d"Odilon Redon pour l"Hommage à Cézanne),莫里斯·丹尼(Maurice Denis)

奧賽館藏,藏於盧浮宮博物館,Paris, musée d"Orsay, conservé au musée du Louvre,Photo RMN-Grand Palais (musée d"Orsay) / Thierry Le Mage

大事記

1840年4月20日,出生於法國波爾多一個富裕的家庭

1847年,在女傭陪同下到巴黎度過幾個月時光,期間參觀了眾多美術館

1864年,到巴黎高等美術學院,短暫地師從讓-里奧·傑洛姆學習繪畫

1870年,參加普法戰爭,戰爭結束後搬到巴黎蒙帕納斯,開始創作系列石版畫《在夢中》

1886年,參加最後一屆印象派畫展

1899年,羅伯特·多梅西男爵要求其為城堡創作17個裝飾版畫,其中15幅現保存於奧賽博物館

1903年,獲得法國榮譽軍團勳章

1916年7月6日,於巴黎逝世

出生於法國波爾多一個富裕的家庭,少年時期的雷東表現出對音樂的熱愛。從小喜歡畫畫,十歲的時候獲得學校的繪畫獎,十五歲開始學習繪畫。雷東的父親堅持讓他學建築,但他卻沒能考上巴黎高等美術學院。之後斷斷續續的藝術學習讓他接觸到蝕刻與版畫等技法。在雷東的早期創作生涯里,他熱衷於木炭畫和石版畫,這樣的繪畫技法更好地表現了他畫作中瘋狂的幻想。十九世紀後期他才集中於粉彩和油畫創作,更在20世紀起放棄了以木炭畫為基礎的「黑色」創作。

《去往佩雷勒瓦德的小路》(Le chemin à Peyrelebade),奧迪隆·雷東(Odilon Redon)

年份不詳,紙板膠合紙面油畫,H. 46,8 ; L. 45,4 cm

RMN-Grand Palais (musée d"Orsay) / Christian Jean

出生於波爾多的雷東只在佩雷勒瓦德這個小鄉村呆了兩天。這個地區在大西洋沿岸,有著十分有特點的沙礫海灘和看不到盡頭的地平線。原始、節制、憂鬱……一個地區的自然環境的確影響到了這位畫家的藝術風格。《去往佩雷勒瓦德的小路》顯然是一幅氣氛陰沉的畫作:天空很低,其藍色沉鬱靜默;樹葉閃爍著低調且神秘的光彩,一束不知從何而來的光源照亮了一小塊草地,使場景更像是打了一束追光的、幽暗封閉的劇院舞台;畫面中央,一個男人佝僂的背影;遠處是一堵更為暗沉的半矮石牆……這些元素湊到一起,讓人不禁猜測畫家是否來自另一個神秘的世界或宇宙。幾乎是在他創作生涯的末期,他才開始使用了些明亮的色彩,但就像這幅靈感來自於童年記憶的《去往佩雷勒瓦德的小路》,孤獨和神秘是不變的基調。

《阿里·雷東肖像》(Portrait d"Ar? Redon au col marin ),奧迪隆·雷東(Odilon Redon),

約1897年,紙板油畫,H. 18,8 ; L. 22,2 cm

RMN-Grand Palais (Musée d"Orsay) / Christian Jean

在第一個孩子去世後,1889年阿里·雷東的出生給雷東帶來了巨大的安慰。這幅1897年創作的肖像畫中,阿里的側影位於畫面右方,這樣中心偏移的構圖方式在那比派中很常見,可以看出雷東對於這一藝術流派的喜愛。這幅畫的的遠景模糊、難以辨認,這樣的手法成了雷東的個人風格。那比派創始成員皮爾·波納爾(Pierre Bonnard)在他的文章《生活》(La vie)中表達了他對雷東的敬仰:「我十分欣賞奧迪隆·雷東。他的作品中最能打動我的,是兩個幾乎相對立的元素的共存:非常純粹的造型美和神秘的表現力。」在同一篇文章中,同為象徵主義畫家和那比派成員的莫里斯·丹尼(Maurice Denis)認為雷東是象徵主義最優秀的年輕一代代表,是畫家中的「馬拉梅」(法國象徵主義詩人)。這幅畫由阿里和雷東的妻子蘇珊捐贈給法國國家收藏。

《保羅·高更》(Paul Gauguin), 奧迪隆·雷東(Odilon Redon)

1903-1905年間,布面油畫,H. 65 ; L. 54 cm

RMN-Grand Palais (musée d"Orsay) / Hervé Lewandowski

這幅肖像很可能是是為了紀念高更的逝世。十九世紀九十年代,這兩個象徵主義代表畫家相識。1903年11月,雷東寫了一篇文章讚美高更,稱對方的繪畫「考究又野性、壯麗且精美」。在這幅畫中,近乎黑色的高更的側面以橢圓畫像的方式呈現,像葬禮浮雕,或者古董紀念章。雷東沒有追求描繪高更印加人的鼻子,或者長發,比起這些增加辨識度的外表特徵。雷東看到了高更身上印加血統帶來的野性,他更希望在畫中表現出其更接近靈魂的特點。在畫中人年輕且性別模糊的臉上,我們看不到痛苦和蒼老,被背景中「夢中的花朵」環繞著。逆光的效果加深了畫面的神秘感,而背景中的金色則以其神聖且珍貴的特質表現出畫家對高更的尊敬。

《長頸瓶中的花束》(Bouquet de fleurs des champs dans un vase à long col ),奧迪隆·雷東(Odilon Redon)

約1912年,淡黃色紙上粉彩,H. 0.57 ; L. 0.35,musée d"Orsay, Paris, France

photo musée d"Orsay / rmn

雷東之所以喜歡木炭畫,是他從中發現了表現幻想最有力的語言——黑色。黑色是夜的代表,也是神秘的象徵,他的版畫與素描是由飄浮的眼珠、半人的植物與昆蟲等混合而成的超現實世界。然而十九世紀九十年代開始,雷東放棄了石版畫和木炭畫,轉而開始色彩更為明亮的粉彩和油畫創作。或許是畫家受了十九世紀末的裝飾藝術風潮,加上同時代的印象派畫家的影響。1899年,雷東接受羅伯特·多梅西男爵的要求,為城堡創作17個裝飾版畫:「我用花朵裝飾了餐廳的牆壁,那是夢中的花朵,一種想像中的熱帶花朵……」。自此,雷東的畫作由陰暗恐怖轉為明朗,花朵和少女也成為主題。然而,他筆下的明亮色彩,絢爛但卻節制,華麗但卻不艷俗。

雷東最震撼世人的作品要數《獨眼巨人》,畫中的獨眼怪物從大地生出,形象怪異的同時又透露出一種溫和可親的感覺,這種對比呈現出一種擺脫了恐怖的詭譎。雷東喜愛音樂,閱讀大量象徵派詩歌,熱愛研究生物學……這些複雜多重的修養使他就像畫中的巨人:生而與眾不同的才華,超脫時空的幻想,世紀末的詩人憂鬱,貫穿一生的敏感與掙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奧賽博物館 的精彩文章:

自然頌歌——現實主義畫家羅莎·博納爾

TAG:奧賽博物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