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如何確定一把壺是不是好壺,由這三大因素決定!

如何確定一把壺是不是好壺,由這三大因素決定!

現在市場上的紫砂壺形形色色,讓人眼花繚亂,對於外行的消費者來講,最想知道的,莫過於是什麼因素,決定了一把紫砂壺的好壞。今天就給大家詳細的講一講:用料、工藝、燒制這三大因素,可以決定一把壺的優劣。

一、泥料

1、丁蜀鎮黃龍山及周邊地區,是傳統紫砂原料的產地。它深埋於黃石礦層之下,藏在甲泥之中。(甲泥,因堅如鎧甲而得名)

下圖:黃龍山天青泥

現在的紫砂泥料一捆(三十斤)的價格為幾百、幾千、幾萬甚至更貴,好的紫砂泥料千噸之中難求斤,百斤之中得十斤。況且現在很多泥料都是外地的,如安徽地區的泥料等。

雖然有些泥料,它們所含物相種類基本一致,但江蘇宜興紫砂泥自身的獨特性,並非其他地區的紫砂陶土所能完全替代。這一點已被很多專家、學者所證實。

下圖:黃龍山大紅泥

很多泥料都是加入金屬氧化物調製的,卻依然以原礦紫砂宣傳。還有非紫砂泥冒充真紫砂的情況,其往往是低檔的砂鍋泥、花瓶泥等,顏色光亮、呆板。劣質砂泥在煉製過程中,會出現色澤不勻的情況,於是便會添加各種化工原料,以使壺光艷漂亮

下圖:添加鐵紅粉的低劣朱泥壺

所以,好的紫砂泥料並不易得,紫砂泥料的內幕更多。但從外觀上來看,對於外行人來說,很難判斷紫砂的優劣,還有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法,就是泡養紫砂壺。

通過長時間的泡養,好的紫砂會顯出深沉、古雅的氣質,具有溫潤如玉的光澤。非紫砂泥、紫砂泥料不純的壺,基本上養不出來。

上圖:紫泥得福壺泡養效果對比。

二、工藝

1、今天所講的紫砂壺做工,指全手工與半手工,不包括灌漿、手拉坯、機車等。

2、壺的嘴、把、鈕,三點成一線,壺把的上下要在同一垂直線上;口蓋要嚴緊密合。圓壺要旋轉滑順無礙,方壺要面面接縫平直不變形,筋紋器要面面俱到,達通轉的要求。

上圖:顧景舟寶菱壺

1、以手壓緊氣孔,出水要即壓即停且滴水不漏。

2、壺身線條、轉折、稜線、壺面修飾要漂亮規整。

3、內壁的介面、接縫、內底要收拾勻當、利落,不留施工泥屑。

4、落款要大小得宜、位置適中、深淺合度。

5、在此基礎上再看壺的精氣神韻,但是壺的氣韻,卻不是人人都能做出。

6、好的紫砂壺作品是有生命的,氣韻逼人,以內在的精神氣質來豐富形象本身,強化藝術的感染力。制壺首先做到形似,其後做到神似,最後有所突破而形成自己的特色風格。

上圖:何道洪何氏風格容竹壺

一把壺要做到形、神、氣三者融匯貫通,才能使作品氣韻生動,顯示出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方可稱為佳作。這是不容易的事,除了紮實的基本技能,還要有深厚的文化藝術修養,有對泥原料、燒成等一系列工藝流程的深入了解和掌握等。

上圖:顧景舟仿古如意

絕大部分好的紫砂壺,都是全手工製作的,現在我們買壺大多也追求全手工製作,但好的半手工未必不如全手工。如果一把壺形、神、氣韻俱佳,就不要糾結是全手工還是半手工了。

現在的紫砂市場,造假手段日益高超,外行人根本無法區分。對於廣大消費者來說,與其花精力研究全手工與半手工的差別,不如選一個信賴的良心店家。

3、燒制

1、一把壺,其中泥料是日月精華、工藝是十年寒窗制砂壺的功底、但是燒不成的話,會前功盡棄。

2、紫砂壺燒,就是要燒清。燒清是窯場俗語,是指坯件進窯燒到預想的溫度,成品達到預想的理化性能和色澤肌理。使紫砂器燒結,但並未達到碳化(焦黑)、鈣解(出現針眼、氣泡)程度。

3、燒制是紫砂器製作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道工序。燒成時的溫度和氣氛不同,燒成作品的顏色與緻密程度,也會隨之變化。因此燒制人員需要大量的經驗和過硬的技術,才能燒出優秀的作品。

4、 影響紫砂顏色的主要是赤鐵礦(Fe2O3),赤鐵礦在1000℃以上時不穩定,在加熱至1370℃時會轉化為磁鐵礦(Fe3O4)。紫砂原料隨著燒成溫度的提高,紫砂中鐵離子氧化態降低,赤鐵礦逐漸轉變為磁鐵礦,進而影響其顏色的變化。

喜歡我的文章,就關注我吧。微信公眾號「xiaomatanzisha」裡面有大量專業的原創紫砂知識文章,關注後慢慢看,看完了,你也可以成為半個專家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馬談紫砂 的精彩文章:

你可知道開壺的意義在哪?應該注意哪些事項
紫砂壺:那段與台灣的不解情緣

TAG:小馬談紫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