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國產芯」各顯神通 加速自主創新之路

中國「國產芯」各顯神通 加速自主創新之路

資料圖: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騰空而起。 李聖成 攝 攝

中新網上海4月20日電 (鄭瑩瑩)「傳統的火箭發射完衛星後,火箭最後一級一般廢棄不再使用了,我們首次提出並實現了火箭末級的太空測評應用服務,給更多國產元器件做搭載驗證,來打破國外封鎖。」正在此間舉辦的「第六屆中國(上海)國際技術進出口交易會」上,上海宇航系統工程研究所下屬上海埃依斯航天科技有限公司的市場總監萬玉柱告訴中新網記者。

自去年11月開展元器件「嘀嗒拼車」共赴太空的業務以來,該公司已搭載8種元器件上天做驗證,其中7種是晶元,一種是微波電纜。

萬玉柱告知,「美國一直對中國宇航元器件的進口實施封鎖,中國航天曆來堅持走國產元器件自主可控的道路,期望國產元器件比例能達到99%以上。」

為了給國產宇航元器件提供更多的太空試驗機會,埃依斯公司對運載火箭末子級進行升級改造,解決元器件搭載驗證「最後100米」問題。

除了航天領域,中國其他企業也正嘗試打造可以比肩國際水平的「國產芯」。上海兆芯集成電路有限公司生產的國產CPU目前已在上海部分企、事業機構使用。該公司於2013年成立,目前是中國拔尖的國產CPU企業,掌握CPU、晶元組、圖形處理器三大核心技術。

該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葉峻表示,全球CPU市場基本被英特爾、AMD佔據,該公司產品性能基本能達到英特爾主流產品的80%,希望打入市場。

中國工信部「核高基專項辦」計劃處處長謝學軍此前在上海受訪時指出,CPU的研發本身門檻的確很高,但最難的不在於研發本身,而在於整個產業生態鏈上,「國外廠商積累了二三十年,壁壘有多高,可想而知。」

他認為,首先,企業可聚焦一些生態壁壘沒那麼高的突破口;其次,要在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新領域尋求機會,在新機會出現、尚未形成壁壘時,抓緊搶佔話語權。

目前已有中國企業在這方面「下功夫」。比如,阿里巴巴達摩院日前便透露,正在研發一款神經網路晶元——Ali-NPU,將運用於圖像視頻分析、機器學習等AI(人工智慧)推理計算。(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美參議院通過放鬆銀行監管法案
比粗鹽粒還小!IBM研發全球最小電腦 或5年內面世

TAG:中國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