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丈夫——西楚霸王項羽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東遊至會稽,黔首伏在道路兩旁恭迎,22歲的項羽和叔父項梁往觀,脫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之。」始皇帝這年七月崩於沙丘宮。
三年後,項羽殺宋義代上將軍,救趙至巨鹿。秦將王離與章邯圍趙王歇與張耳於巨鹿(今河北省平鄉縣西南),陳余北收常山士卒數萬人,軍巨鹿北,兵少,不敢前,五千人嘗秦軍,皆沒。諸侯皆作壁上觀,項羽過漳河,破釜沉舟,圍王離,九站九捷,斷絕糧道,大破秦軍,殺蘇角,擒王離(王離祖父王翦殺項羽祖父項燕)「當是時,楚兵冠諸侯。諸侯救巨鹿下者十餘壁,莫敢縱兵。及楚擊秦,諸侯皆從壁上觀。楚戰士無不以一當十,楚兵呼聲動天,諸侯軍無不人人惴恐。於是已破秦軍,項羽召見諸侯將,入轅門,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項羽由是始為諸侯上將軍,諸侯皆屬焉。」王離,率領的是當時秦最精銳的部隊「長城軍」,公元215年,蒙恬率領這支軍隊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至巨鹿一戰長城軍戰敗,餘下的二十餘萬盡被坑殺。這個時候秦軍最主力部隊已滅,天下大定。政由羽出,號為霸王,分裂天下,而封王侯。
公元203年春,漢王劉邦率56萬兵,東伐楚,四月入彭城,項王將兵三萬西從蕭縣,漢王日置酒高會,晨擊漢軍,中中至彭城,大破漢軍,至泗水殺十餘萬人,又追至靈璧(今安徽靈璧縣)漢軍擁擠踐踏十餘萬入睢水,睢水為之不流。劉邦單車逃命,嫌車慢,路上多次丟掉兒女(漢惠帝與魯元公主),父親與妻子呂后被擒。
以前看到項羽「力拔山兮氣蓋世」這句話稱讚項羽勇武,但還是覺得太過於誇張,看到項羽本紀的時候,巨鹿之戰,彭城之戰,以少敵多,以勞討逸,軍發如箭矢,勢若劈竹,追亡逐北,伏屍百萬,血流成渠,戰地皆赤,神愁鬼嘯,山河易色。才覺得古今項羽一人配這句話。
到垓下圍之數闕,四面楚歌,項羽大驚,歌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和而舞,左右泣下。四句既有對自己的自信也有對個人渺小的嘆息。看到這裡更覺得,英雄氣短,兒女情長,既有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英雄氣概,更有與虞姬訣別的君王柔情。烏江邊,「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老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 老天要滅亡我,我還渡烏江幹什麼?我何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向西,現在沒有一個人生還,就算江東的父老可憐我還讓我稱王,我的心裡不會羞愧嗎?江水滔滔,諸行無常,諸法無我,人生如夢,或許這就是我的宿命,既然天意如此,那又何必想那麼多, 霸王一劍自刎,從此,英雄謝幕。每讀至此,未曾不喟然涕下,英雄末路,至於此矣。
至此,我們看到一個性情中人的人生。 面對生命最後一刻,他想起的竟然只是自己的愛人和寶馬,而不是江山 , 也不是思考如何突出重圍,如何轉敗為勝,可見江山已經不重要,勝利已經不重要。結果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過程,是那真實的過程,那英雄的歷程。但劉邦就不大讚同項羽,雖然項羽的英雄氣概無可厚非,令他欽佩不已,但社會是現實的,真性情,誰講誰倒霉。所以,講現實、實用的劉邦成功了,不過這將是另一個故事。
公元前209年,殺會籍守,舉事吳中。次年攻秦,項梁兵敗被殺,退駐彭城。公元前207年,封魯公,救趙,殺宋義,巨鹿大破秦,威震諸侯,擒王離,章邯降。西至破函谷關漢軍,駐軍新豐鴻門,宴劉邦,入咸陽,燒屠,殺子嬰。自立西楚霸王,分封侯王。公元前206年,八月,齊、趙反,往討,殺降,遷民北海。次年,聞漢王入彭城,還率卒三萬,大破之,追至滎陽。公元前203年,下滎陽,鴻溝議和,已而劉邦背盟,與齊王韓信,梁王彭越,漢將劉賈,反將英布,周殷,六十萬軍,數圍項王楚軍十萬於垓下。八百騎出,失路,至烏江,戰,自刎。秦失其鹿,陳涉首難,天下豪傑群起共逐,羽身非有堯、舜之賢,湯、武之師,六國之宗室,天下之所望,起於隴畝,三年平秦,宰割天下,政由羽出,號為霸王,蓋古今未之有。自矜其功,力征經營天下,五年身死國滅。其興也暴焉,其亡也忽焉。羽好屠城,殺降,所過皆殘滅,手下所殺何止百萬。不能信用士人,功者害之,賢者多疑,不予功利。負約背恩,項家世代為楚將,羽竟殺懷王,天下非之皆叛。婦人之仁,勇而無謀。
殺降屠城,咸陽三月大火,骸骨遍野如麻,號哭慘怛天日,眉色不改,心無少回。然被圍垓下,霸王別姬,悲歌悵飲,情不自禁。烏江贈馬,自刎江邊。鴻門不殺劉邦,滎陽送還漢王父妻,不似漢王多詐,真性情。
TAG:文史手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