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要怕,阿里巴巴要開發中國芯

不要怕,阿里巴巴要開發中國芯

中國芯的消息,最近緊緊牽動每一個中國人的心。

今天,阿里對外透露了晶元研發的最新進展:阿里巴巴達摩院正研發一款神經網路晶元——Ali-NPU。

這款晶元將運用於圖像視頻分析、機器學習等AI推理計算。按照設計,該晶元的性價比將是目前同類產品的40倍。

具體研發和推出時間,阿里未披露更多進展。

不過阿里方面強調,此款晶元的研發,未來將會更好的實現AI智能在商業場景中的運用,提升運算效率、降低成本。

阿里達摩院研究員驕暘稱,CPU、GPU作為通用計算晶元,為處理線程邏輯和圖形而設計,處理AI計算問題時功耗高,性價比低,在AI計算領域急需專用架構晶元解決上述問題。

目前阿里巴巴自主研發的AI晶元,主要是為解決圖像、視頻識別、雲計算等商業場景的AI推理運算問題,提升運算效率、降低成本。

據驕暘透露,阿里巴巴自主研發的Ali-NPU,基於阿里機器智能技術實驗室等團隊在AI領域積累的大量演算法模型優勢,根據AI演算法模型設計微結構以及指令集,以最小成本實現最大量的AI 模型演算法運算。

按照設計,阿里巴巴的Ali-NPU性能,將是目前市面上主流CPU、GPU架構AI晶元的10倍,而製造成本和功耗僅為一半,性價比超過40倍。未來,Ali-NPU的能力,不僅可以更好地滿足視頻、圖像處理需求,還可以通過阿里雲進行計算能力的輸出,賦能各行各業。

事實上,阿里巴巴對自研AI晶元的人才建設早有布局。

「自研AI晶元」已成為阿里布局「中國芯」的戰略組成部分,目前達摩院晶元研發團隊,在美國、上海兩地已達數十人,預計年底將達百人。此前,阿里已經投資了寒武紀、Barefoot Networks、深鑒、耐能(Kneron)、翱捷科技(ASR)、中天微等多家家晶元公司。

「達摩院」是阿里旗下研究「基礎科學和顛覆式技術創新」的機構。2017年10月,馬雲宣布達摩院成立,要投入1000億元資金,存在的時間要比阿里巴巴更長久。

達摩院的研究領域包括:量子計算、機器學習、基礎演算法、網路安全、視覺計算、自然語言處理、人機自然交互、晶元技術、感測器技術、嵌入式系統等。

晶元,正是其中的一大方向。

馬雲在達摩院成立時說:「從演算法到硬體晶元,現在阿里巴巴已經買不到商用產品,支撐未來的發展,所以我們得自己做更深層的研發。」

中美貿易戰下的晶元行業

當前時間點來說,消息有特殊意義。

日前,美國商務部宣布,今後7年內,將禁止該國企業向中國電信設備製造商中興通訊出售任何電子技術或通訊元件。

此事件不僅對包括中興在內的高科技企業產生影響,而且在輿論場引發了一個深刻話題,出口禁運觸碰到了中國通信產業核心技術缺乏的痛點。「缺芯少魂」的問題,再次嚴峻地擺在人們面前。

而這只是當前中美貿易特殊時期的一個片段。

此前,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還依照川普總統的要求,根據所謂301調查,公布了一份擬對中國產品加收關稅的清單。

這份清單包括1300個獨立關稅項目,價值約500億美元,涉及多個科技含量極高的領域。USTR建議對清單上的中國產品額外徵收25%的關稅。

有專家指出,美國這次挑起的貿易戰,目的絕不是川普口中反覆提及的貿易逆差問題,而是明確遏制《中國製造2025》計劃。這份計劃中提到:到2025年,70%的核心基礎零部件、關鍵基礎材料實現自主保障。

據彭博社報道,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此前就直白表示:「依我之見,中國這份2025年的規劃就是在向全世界宣布,中國未來將在所有科技領域全面崛起,不給競爭對手的經濟留活路。AI、量子計算機、機器人,這些產業都將被中國人拿下。」

《中國製造2025》計劃提及的十大領域中,首先就提到了發展國產晶元:「突破關係國家信息與網路安全及電子整機產業發展的核心通用晶元,提升國產晶元的應用適配能力」。

晶元,被認為是製造業和科技實力的象徵。而晶元早已超過石油,成為我國每年進口最大的物資,年進口額超過2000億美元。據報道,高通在中國的晶元銷售和專利許可費收入占其全球總營收近六成。

此前,美國最大的電子產品零售商百思買停售華為手機,理由是「安全問題」。在華為的手機上,已經開始使用華為自己研發的晶元,例如麒麟970,就成為全球首個發布的手機AI晶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呂布BlockChain 的精彩文章:

TAG:呂布BlockChain |